和盧方伯暮春見訪郊居出示家藏二首
碧海春深波浩蕩,青山日暮樹陰濃。光輝野屋留車轍,珍重家藏出鼎鐘。五色彩霞人吐鳳,千言紫氣道猶龍。深宵未遣星軺動,為把層云古洞封。
年來兩地各巖居,一札寧通政府書。晉室還須借安石,漢庭空復薦相如。園林雨霽花猶濕,簫鼓風喧芰欲舒。何幸相逢更相別,偏留繡句照蓬廬。
碧海春深波浩蕩,青山日暮樹陰濃。光輝野屋留車轍,珍重家藏出鼎鐘。五色彩霞人吐鳳,千言紫氣道猶龍。深宵未遣星軺動,為把層云古洞封。
年來兩地各巖居,一札寧通政府書。晉室還須借安石,漢庭空復薦相如。園林雨霽花猶濕,簫鼓風喧芰欲舒。何幸相逢更相別,偏留繡句照蓬廬。
暮春的碧海春深,波浪浩蕩;傍晚的青山,樹木濃蔭。您的車轍為我的郊居增添光輝,鄭重出示的家藏如古鼎鐘般珍貴。您文采斐然如五色彩霞中吐鳳的才子,學識淵深似千言紫氣里乘龍的至人。深夜未讓使者車駕啟程,只為那層云籠罩的古洞幽景。近年我們各自隱居山林,一封書信難得通于官府。晉室還需倚重謝安般的人才,漢廷空自推薦司馬相如式的文士。園林雨過天晴,花朵仍帶濕潤;簫鼓隨風喧響,菱荷即將舒展。何等幸運相逢又要分別,偏留華美的詩句照亮我的草廬。
盧方伯:指盧姓地方長官(方伯為古代對地方長官的尊稱)
吐鳳:典出《西京雜記》,指揚雄作《太玄經》時夢吐鳳凰,后喻文才出眾
道猶龍:典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贊老子“其猶龍乎”,喻學識高深
星軺(yáo):使者所乘的車駕
安石:東晉名相謝安,此處喻指盧方伯的治世之才
相如: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喻指文才
芰(jì):菱角,此處指水生植物
蓬廬:簡陋的居所,詩人自指郊居
此詩為詩人與盧方伯暮春時節于郊居相會時的唱和之作。盧方伯到訪并出示家藏文物,詩人感其雅意,結合二人分居山林的經歷及對彼此才學的推崇,創作此二首以記其事、抒其懷。
全詩圍繞“暮春見訪”展開,前首側重描繪雅集場景與友人風采,后首轉入對彼此際遇的感慨及相聚離別的情思。詩中用典精妙,寫景傳情,既體現對友人的贊賞,也流露文人交游的雅趣,是古典唱和詩的典型之作。
晨登瓦官閣,極眺金陵城。
鐘山對北戶,淮水入南榮。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樂鳴。
兩廊振法鼓,四角吹風箏。
杳無霄漢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氣滅,地古寒陰生。
寥廓云海晚,蒼茫宮觀平。
門余閶闔字,樓識鳳凰名。
雷作百川動,神扶萬栱傾。
靈光一向貴,長此鎮吳京。
窮通皆是運,榮辱豈關身。不愿門前客,看時逢故人。
意氣青云里,爽朗煙霞外。不羨一囊錢,唯重心襟會。
春看玫瑰樹,西鄰即宋家。
門深重暗葉,墻近度飛花。
影拂桃陰淺,香傳李徑斜。
靚妝愁日暮,流涕向窗紗。
欲囀聲猶澀,
將飛羽未調。
高風不借便,
何處得遷喬。
賢哉征西將,幕府多俊人。
籌議秉刀尺,話言在經綸。
先鞭羨之子,走馬辭咸秦。
庭論許名實,數公當即真。
行行弄文翰,婉婉光使臣。
今者所從誰,不聞歌苦辛。
黃云蕭關道,白日驚沙塵。
虜寇有時獵,漢兵行復巡。
王師已無戰,傳檄奉良臣。
水樹子云家,峰瀛宛不賒。
芥浮舟是葉,蓮發岫為花。
酌蟻開春甕,觀魚憑海查。
游蘇多石友,題贈滿瑤華。
衡岳有開士,五峰秀貞骨。
見君萬里心,海水照秋月。
大臣南溟去,問道皆請謁。
灑以甘露言,清涼潤肌發。
湖海落天鏡,香閣凌銀闕。
登眺餐惠風,心花期啟發。
山險驚摧辀,水險能覆舟。奈何平地不肯立,爾今輕命重黃金,忠孝兩虧徒爾夸。
始以險技悅君目,險竿兒,聽我語,更有險徒險于汝。
重于權者失君恩,上得不下下不得,我謂此輩險于險竿兒。
暝望香山閣,梯云宿半空。
軒窗閉潮海,枕席拂煙虹。
朱網防棲鴿,紗燈護夕蟲。
一聞雞唱曉,已見日曈曈。
芳歲不我與,颯然涼風生。繁華掃地歇,蟋蟀充堂鳴。
感物增憂思,奮衣出游行。行值古墓林,白骨下縱橫。
田豎鞭髑髏,村童掃精靈。精靈無奈何,像設安所榮。
石人徒瞑目,表柱燒無聲。試讀碑上文,乃是昔時英。
位極君詔葬,勛高盈忠貞。寵終禁樵采,立嗣修墳塋。
運否前政缺,群盜多蚊虻。即此丘壟壞,鐵心為沾纓。
當其崇樹日,豈意侵奪并。冥漠生變故,凄涼結幽明。
悲端豈自我,外物紛相縈。所適非所見,前登江上城。
倚樓臨綠水,一望解傷情。
昔擅登壇寵,爰光典午朝。
刀懸臨益夢,龍啟渡江謠。
茂績當年舉,英魂此地銷。
唯余孤壟上,日夕起松飆。
湖上女,江南花,無雙越女春浣紗。
風似箭,月如弦,菱歌思欲絕,楚舞斷人腸。
歌舞未終涕雙隕,渡口水流緩,妾歸宵剩遲。
含情為君再理曲。
莫把金籠閉鸚鵡,
個個聰明解人語。
忽然更向君前言,
三十六宮愁幾許。
漢國明妃去不還,
馬駝弦管向陰山。
匣中縱有菱花鏡,
羞對單于照舊顏。
禪宮新歇雨,香閣晚登臨。
邑樹晴光起,川苗佳氣深。
水包城下岸,云細郢中岑。
自嘆牽卑日,聊開望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