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相公答張提刑州名詩三首 其二 講德
上德欽明代,
中階翊亮司。
夔龍曜勛業,
鸞鳳肅威儀。
復古高文麗,
為邦惠化綏。
還當奉侯瑞,
歸輔太平基。
上德欽明代,
中階翊亮司。
夔龍曜勛業,
鸞鳳肅威儀。
復古高文麗,
為邦惠化綏。
還當奉侯瑞,
歸輔太平基。
圣明的君主德行高尚,時代昌明;中樞機構輔佐朝政,盡職盡責。賢臣們功勛顯赫如夔龍,朝臣威儀莊重似鸞鳳。恢復古制文章高雅華麗,治理邦國仁政安定民生。應當進獻吉祥的征兆,回歸輔佐奠定太平基業。
上德:至高的德行。
欽明:圣明,形容君主智慧明達。
中階:指朝廷中樞機構。
翊(yì)亮:輔佐,輔助。
夔(kuí)龍:傳說中堯舜時期的賢臣夔和龍,此處代指當朝賢臣。
鸞鳳:鳳凰一類的神鳥,比喻賢能的朝臣。
復古:恢復古代的典章制度。
惠化:仁政教化。
侯瑞:吉祥的征兆。
太平基:太平盛世的基礎。
此詩為北宋文人與晏殊(晏相公)唱和之作,當創作于仁宗朝政治相對清明時期。張提刑(提刑官)以州名命題作詩,晏殊作答后,作者依韻和詩,通過'講德'主題歌頌君臣同德、仁政興邦的治世局面,反映當時士大夫對太平盛世的期許。
全詩以'講德'為核心,從君主圣明、朝臣輔佐、仁政施邦、祥瑞太平四維度展開,既贊頌了當時政治生態,又暗含對君臣共筑太平的期待,是北宋中期應制唱和詩中典型的頌德之作。
樓外江山麗,城邊錦繡新。春光濃似酒,醉殺浪游人。
不與群芳競,宜乎殿顥商。露從今夜白,菊是去年黃。九日陶公酒,一生青女霜。有同高士操,得爾慰凄涼。
飲飛挾宸舟,彩鹢粲云母。波涵太液秋,影動靈鼉吼。觀云棹水擷菱蕖,馮夷擊鼓群龍趍。飄飄仙袂隨風舉,帝憐飛燕結纓裾。當時得意更深眷,承恩日在昭陽殿。茲游奇絕冠平生,三十六宮俱健羨。瑤池翠水波粼粼,日暮寒生碧草春。阿嬌厭貯黃金屋,來歌送遠歸風曲。仙乎去故而就新,歌聲嘹亮遏行云。黃鵠一去無消息,人間有情淚沾臆。
天工何意,碎瓊珰玉佩,書空千尺。箬笠蓑衫扁舟下,淮口煙林如織。飛觀嶙峋,子亭突兀,影浸澄淮碧。綸巾鶴氅,是誰獨笑攜策。遙想易水燕山,有人方醉賞,六花如席。云重天低酣歌罷,膽壯乾坤猶窄。射雉歸來,鐵鱗十萬,踏碎千山白。紫簫聲斷,喚回春滿南陌。
蕭瑟秋聲漸少聞,江城一角滯寒云。幾多舊事在衣塵。落葉有心歸有宿,飄萍無著是無根。人間難得性情真。
線繞參差路,云封咫尺山。寺僧初怪客,三日竊優閒。
離亭新柳未含煙,誰道春歸在客先。俠氣尚懸三尺劍,生涯應付五湖船。閑云片片隨孤鶴,芳草茫茫接遠天。寄謝百花洲上月,舊游回首一潸然。
鏖戰當年草木腥,我來愁對雨冥冥。何當喚起無情碧,化作風濤警夜聽。何處蒼山不夜臺,石碑牢落鬼雄哀。云深莫道無行跡,尚有啼鵑泣血來。
孤鳥來云外,片霞染樹邊。荊南多賈市,沙渚佳漁船。全蜀下通楚,秋江亙接天。中流簫鼓泛,不似魏公年。
尚有馀生可讀書,讀殘風雨歲將除。梅花報導春消息,香在詩人舊草廬。
野浦荒村訪舊居,鳥啼花落碧窗虛。蕪園不復栽紅藥,閒館曾經看素書。對酒每懷陶靖節,論文長笑馬相如。自從雕鶚因風去,水色山光思有馀。
東賣呆兮西賣癡,賣癡即是賣呆兒。賣來賣去無人買,我不擔當與阿誰。
蒼梧云暗九峰疑,砥柱孤高郁水湄。南海衣冠誰望氣,弘農太守是吾師。學仙已盡青囊秘,委運唯應天化隨。紫翠祇今霄漢遠,無勞賦筆擬湘離。
一團春在越城中,雷震今朝處處通。寒谷喚回三月暖,東風吹散百花紅。蒼天不為韶光禁,好景行看萬里同。物物直教歸化育,令人特地仰神功。
山北山南秋復春,扁舟為屋樹為鄰。誰能學得天隨子,老向江湖作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