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深春惟有夢
茅屋不妨貧
合浦沉珠盡
衡陽過雁新
虞翻猶在粵
王粲欲歸秦
日暮風偏急
江蘋寄遠人
深春惟有夢
茅屋不妨貧
合浦沉珠盡
衡陽過雁新
虞翻猶在粵
王粲欲歸秦
日暮風偏急
江蘋寄遠人
深春時節唯有夢境相伴,居住茅屋也不嫌棄清貧。合浦的珍珠已沉埋殆盡,衡陽飛過的大雁帶來新意。我如虞翻仍滯留粵地,似王粲渴望回到故秦。暮色中風兒更加急驟,采江蘋寄給遠方的親人。
合浦沉珠:用《后漢書·循吏傳》典,合浦產珠,因官吏貪求致珠蚌遷徙,此處反用指珠盡,隱喻困境。
衡陽雁:衡陽有回雁峰,傳說雁至此不再南飛,詩中代指傳遞消息的春雁。
虞翻:三國吳學者,因直諫被流放交州(今廣東),此處詩人自比滯留南方。
王粲:東漢文學家,作《登樓賦》表達思鄉,此處喻指渴望北歸。
江蘋:水生植物,《楚辭》中常用以寄托思念之情。
推測詩人或因戰亂、貶謫滯留南方(如粵地),春日觸景生情,借歷史人物自況,抒發漂泊中的歸鄉之思。具體創作時間地點待考,但從‘虞翻猶在粵’‘王粲欲歸秦’可見其身處南方而心向北方的背景。
全詩以春日為背景,通過現實場景與歷史典故的交織,刻畫了漂泊者孤寂的心境與強烈的歸鄉渴望,語言含蓄深沉,用典貼切自然,是一首典型的抒情思鄉之作。
幾載飛來慣夢游,飛來今喜艤行舟。笑看世界浮云夢,坐定禪心百慮休。猿返玉環煙漠漠,犀沉金鎖水悠悠。等閒擬約聽僧偈,招手天風丹桂秋。
送君西還酌君酒,更出都門折楊柳。憐君自是同鄉人,上馬欲別愁回首。風帆五月上瞿塘,卻望石泉如故鄉。啼猿峽里見明月,萬里相思應斷腸。
紅日初生碧海邊,蓬萊金殿起晴煙。幾重瑞氣籠雙闕,萬室歡聲動九天。百二山河扶寶祚,兩階干羽舞文磚。遙聞蔥嶺新都護,愿舉霞觴祝萬年。
逝矣童心萬景邊,宜悲宜笑復宜顛。木棉風定鐘聲緩,各憶蒼茫二十年。
駕枉潛夫室,堂開上客筵。雖吾丈人行,愧汝兩生賢。春去傷花艷,年來倦草玄。吁嗟老將至,何以使名傳。
晨雞初鳴當夜半,少婦出房愁思亂。晨雞再鳴月入帷,少婦出門郎馬嘶。晨雞三鳴月在道,道上馬嘶聲漸杳。馬嘶漸杳雞亂鳴,桃燈泣淚天未明。后夜聞雞北窗下,夢里雞聲候郎馬。
楊家矍鑠雙翁媼,平生快活無煩惱。中男頗解盡歡娛,拜跪膝邊顏色好。開封百物價直低,尋常剩有豚與雞。鮮鱗嫩菜好柿栗,販來都聚隅頭西。買歸為具羅盤饤,藥室香凝春晝靜。滿斟政喜甕方深,迭勸豈愁瓶屢罄。況逢禾麥豐登年,飯炊稻米衣裝綿。頤老惟知足嬉笑,安居但愿忘憂煎。隨緣供養竭醫貲,且樂清貧慎勿辭。不見巷南富豪子,禍罪貽親異鄉死。
南園風色暖,二月已回春。宴笑皆文士,過從少俗人。檻花紅已遍,庭草綠初勻。富貴非吾事,韶光過眼新。
一曲清歌一束綾,美人猶自意嫌輕。不知織女螢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風勁衣單手屢呵,幽窗軋軋度寒梭。臘天日短不盈尺,何似燕姬一曲歌。
天外狂風盡日吹,朝陵有客正驅馳。冥冥花樹春難見,颯颯塵沙晚更隨。官馬不愁迷古轍,奚奴應恨挈新詩。歸來尚可夸寮友,沾濕猶勝冒雨時。
仲夏風雨多,蕭蕭涼氣生。憑軒望原野,品物皆敷榮。唐虞在上位,海宇際升平。豐年況有象,一飽更無營。喜來賦新詩,持用寄高朋。
海中孤島古無名,二百年來服圣清。侯尉車書通內地,冠裳文物啟邊城。荷蘭退避皇威詟,荊刺刪除善氣生。太息蒼黎安治世,但知耕稼未知兵。
行人將底酬春色。
雕龍獨對夕陽殘,問韻偏逢食有簞。客國晨楓尤燦爛,故園夜斗正闌珊。八公豆腐登仙道,百丈冥狐落昧禪。詩酒華胥浮斷夢,云天一棹濟滄漫。冤魂餓鬼梗喉餐,積業今生問字難。三宿孤僧桑月影,一音百世野狐禪。周妻何肉泛浮屑,慧臂佛牲存膽肝。錄得虎溪相視笑,羚羊掛角窅煙寒。陋室維摩敗百回,沈魚落雁誤浮才。降魔無計流塵海,斂淚馀年辨劫灰。齊己狂飆千里雪,寒山疏影萬枝梅。女神花灑風云涌,著墮翻鳴筆底雷。八斗古人難喚回,平沙蹇雁愧憐才。銹苔鉛劍鋒無刃,殘燭炙心淚有灰。泥爪空留千紙印,斷崖豈放一枝梅。杜陵萬卷方成句,吾輩虺虺滾旱雷。
去年石上君攜我,今日溪邊我送君。世事盡從朝晚過,人情難必死生分。輕幡裊裊思悠悠,夢破依然到鼎州。送客各還家里去,青山白骨自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