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給舍懋脩量移紹興郡丞
十年瑣闥伏青蒲,封事何如賈大夫。
一出云霄容折檻,卻令名姓佐分符。
行探禹穴金為簡,坐嘯稽山鏡作湖。
咫尺更逢前席召,帝城春似漢西都。
十年瑣闥伏青蒲,封事何如賈大夫。
一出云霄容折檻,卻令名姓佐分符。
行探禹穴金為簡,坐嘯稽山鏡作湖。
咫尺更逢前席召,帝城春似漢西都。
十年間你在宮廷中伏身青蒲直諫,所上的封事堪比漢代剛直的賈大夫。從朝廷高位外任仍保持著折檻進諫的風骨,如今帶著令名去輔佐地方長官。此去你將探訪禹穴看那金簡藏書,閑坐時可眺望會稽山與鏡湖勝景。不久定會再次被皇帝親切召見,京城的春光正似當年的漢西都長安般明媚。
瑣闥(suǒ tà):宮廷的側門,代指朝廷。青蒲:漢代未央宮前殿東廂鋪青蒲的地面,為群臣奏事處,后指諫臣直諫之地。
封事:密封的奏疏,古代臣下上書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緘,故稱。賈大夫:指漢代賈捐之,以直言敢諫著稱。
折檻:典出《漢書·朱云傳》,朱云諫成帝時攀折殿檻,后指直言進諫。
分符: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或封賞功臣,以竹符為信證,剖分為二,君臣各執(zhí)其一,稱分符,此處指地方官職。
禹穴:傳說中大禹藏書的洞穴,在今浙江紹興會稽山。金簡:傳說大禹曾用金簡刻書記錄治水之事。
坐嘯:指官員閑坐吟嘯,形容治理輕松,出自《后漢書·黨錮傳》“坐嘯”典故?;剑簳剑诮B興。鏡作湖:鏡湖,紹興境內的湖泊,因平靜如鏡得名。
前席召:指皇帝因專注聽諫而向前移動坐席,典出《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此處指受皇帝重視召見。
漢西都:漢代西京長安,此處代指明代京城。
此詩為送別友人陳懋脩調任紹興郡丞而作。陳懋脩曾任給事中(“給舍”),長期在朝廷擔任諫職,此次“量移”(平級調動)地方,詩人通過此詩肯定其忠直品格,預祝其在新職有所作為。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約為明代,反映了當時官員外任的社會背景。
全詩緊扣“送別”主題,前半贊友人直諫之德,后半繪地方勝景并寄寓期待,既突出陳懋脩的忠直形象,又表達了對其仕途順遂的美好祝愿,是明代贈別詩中兼具史識與文學性的作品。
新年高殿上,始見有光輝。
玉雁排方帶,金鵝立仗衣。
酒深和椀賜,馬疾打珂飛。
朝下人爭看,香街意氣歸。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里余。
檀欒被層阜,蕭瑟蔭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
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憶我齋中榻,寒宵幾獨眠。
管寧穿亦坐,徐孺去常懸。
蟲網垂應遍,苔痕染更鮮。
何人及身在,歸對老僧禪。
宋氏遠家左,豺狼滿中州。陽君守滑臺,終古垂英猷。
數(shù)仞城既毀,萬夫心莫留。跳身入飛鏃,免胄臨霜矛。
畢命在旗下,僵尸橫道周。義風激河汴,壯氣淪山丘。
嗟爾抱忠烈,古來誰與儔。就烹感漢使,握節(jié)悲陽秋。
顏子綴清藻,鏗然如素璆。徘徊望故壘,尚想精魂游。
湖與元氣通,風波浩難止。
天外賈客歸,云間片帆起。
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里。
少女棹舟歸,歌聲逐流水。
遙聞碧潭上,春晚紫藤開。
水似晨霞照,林疑彩鳳來。
清香凝島嶼,繁艷映莓苔。
金谷如相并,應將錦帳回。
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園書。
及此聞溪漏,方欣驗尾閭。
大哉天地氣,呼吸有盈虛。
美石勞相贈,瓊瑰自不如。
游市慵騎馬,隨姬入坐車。
樓邊聽歌吹,簾外見鶯花。
樂眼從人鬧,歸心畏日斜。
蒼頭來去報,飲伴到倡家。
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
四時發(fā)英艷,三徑滿芳叢。
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
王孫未知返,幽賞竟誰同。
明星入東陌,燦燦光層宙。皎月映高梧,輕風發(fā)涼候。
金門列葆吹,鐘室傳清漏。簡冊自中來,貂黃忝宣授。
更登天祿閣,極眺終南岫。遙羨商山翁,閑歌紫芝秀。
晨興念始辱,夕惕思致寇。傾奪非我心,凄然感田竇。
山中有所憶,夏景始清幽。
野竹陰無日,巖泉冷似秋。
翠岑當累榭,皓月入輕舟。
只有思歸夕,空簾且夢游。
青山日將暝,寂寞謝公宅。
竹里無人聲,池中虛月白。
荒庭衰草徧,廢井蒼苔積。
唯有清風聞,時時起泉石。
喔喔雞鳴曉,蕭蕭馬辭櫪。草草名利區(qū),居人少于客。
生期三萬日,童耄半虛擲。修短命半中,憂歡復相敵。
朝提黃金爵,暮造青松宅。來往日相悲,北邙田土窄。
峨峨西天岳,錦繡明翠壁。中有不死鄉(xiāng),千年無人跡。
心期周太子,下馬拜虛碧。鶴駕如可從,他年執(zhí)煙策。
五岳徑雖深,遍游心已蕩。
茍能知止足,所遇皆清曠。
七十難可期,一丘乃微尚。
遙懷少室山,??址俏嵬?。
郊外杏花坼,林間布谷鳴。
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風吹草輕。
無因共沮溺,相與事巖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