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隱
幾樹桃花洞口開,春風遙送謫仙來。不知天地何年老,醉吸山泉當酒杯。
六朝宮殿沒蒼苔,往事江流去不回。惟有龍光猶未歇,夜深偏照讀書臺。
躡盡山亭石徑回,我心麋鹿自為媒。老僧欲別云關外,何意朱衣送酒來。
招隱尋春又鶴林,白云相伴亦禪心。請看古寺階前竹,依舊斜陽半院陰。
幾樹桃花洞口開,春風遙送謫仙來。不知天地何年老,醉吸山泉當酒杯。
六朝宮殿沒蒼苔,往事江流去不回。惟有龍光猶未歇,夜深偏照讀書臺。
躡盡山亭石徑回,我心麋鹿自為媒。老僧欲別云關外,何意朱衣送酒來。
招隱尋春又鶴林,白云相伴亦禪心。請看古寺階前竹,依舊斜陽半院陰。
幾株桃樹的花朵在洞口綻放,春風遠遠地送來了如謫仙般的人。不知這天地存在了多少歲月,醉意中以山間泉水當酒痛飲。六朝的宮殿早已淹沒在青苔中,往事如江水一去不回。只有那龍光還未消散,深夜里仍映照在讀書臺上。踏遍山亭曲折的石徑,我的心像麋鹿般自由,與自然為友。老和尚即將離開云關外,沒想到有穿紅衣的人送酒而來。到招隱山尋春又來到鶴林,與白云相伴也生出禪心。看那古寺臺階前的竹子,依舊在斜陽下投下半院陰影。
謫仙:指才高超凡之人,此處或指詩人自己或友人。
六朝宮殿:三國吳、東晉及南朝宋、齊、梁、陳均建都南京(古稱金陵),史稱六朝,其宮殿遺跡已淹沒于蒼苔。
龍光:原指劍氣或靈光,此處可能指讀書臺留存的文運或靈氣。
麋鹿:比喻自由無拘的心境。
朱衣:穿紅色衣服的人,此處指送酒者,或為隱者、友人。
鶴林:可能指鶴林寺(鎮江名剎),或代指有仙鶴棲息的山林。
禪心:佛教中清靜寂定的心境。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游覽招隱山(今江蘇鎮江)時。招隱山以招隱寺、讀書臺等古跡聞名,詩中“六朝宮殿”“讀書臺”等意象關聯當地歷史文化。詩人春日尋幽,觸景生情,既感懷歷史興衰,又陶醉于山水禪意,遂作此詩。
全詩以“招隱尋春”為線索,描繪招隱山春日景致,融合歷史遺跡與自然風光,借景抒情,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對歷史的感慨及超然物外的禪心,語言質樸自然,意境悠遠。
七年人海幾升沉,孤往誰知去國心。看到畫圖風景地,交柯亂葉最精深。
白云滿巖阿,松聲亂飛瀑。中有餐霞人,悠然絕塵俗。
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時易日法神功。守城野戰知兇吉,增得靈砂滿鼎紅。
淺蕊凡葩不自持,紛紛競斗早春時。高情獨負無人識,落盡群花晚始知。
十分蟾影照人間,一片山河古影寒。惆悵年年今夜月,人生能得幾回看。
河勢東回今幾年,濃陰滿目盡桑田。川原變化無終極,一氣不為常寂然。
今朝庭鵲喜,燈為一花開。側指皂囊去,轉頭驄馬來。新橙家斫鲙,殘菊客浮杯。樂事連休日,須憑酒作媒。
已奏淮陽績,仍浮渭北船。飛霜隨憲節,明月掛離筵。郡邑崤函外,城闉灞浐前。重關行紫氣,別業問藍田。六傳排云日,雙旌拂漢年。袖中龍劍色,燁燁射星躔。
傲睨江天闊,依依島嶼明。風林聞落葉,煙渚看云生。黃綺終堪隱,巢由不慕名。為君占易畫,履二得幽貞。
峨冠博帶青藜杖。行行獨步青溪上。時抱一張琴。云間覓賞音。煙霞深處好。泉石甘終老。我亦斯人徒。俱當來與居。
維靈德兮,變化不常。沛天澤兮,周流八荒。奠嘉幣兮,肅雍不忘。永佑民兮,錫以豐穰。
毗陵公子醉昏昏,白面迎風散酒痕。幾度小紅樓畔月,有人吟倚掩重門。
千澗淙淙一徑通,長松盡入白云中。徵君更在山深處,滿谷桃花爛熳紅。
零星矮紙墨將昏,對此猶思獄吏尊。一語癡人想慰藉,文章無命始長存。
危疑欲墮石,蒼然曰米拜。吁嗟千古情,石在米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