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耜云中丞
汾水秋風夢影非
不堪血淚漬臣衣
靴刀空效李光弼
華表還驚丁令威
東海揚塵行復見
西山采蕨分長饑
避秦何處桃花水
漫說江南一棹歸
汾水秋風夢影非
不堪血淚漬臣衣
靴刀空效李光弼
華表還驚丁令威
東海揚塵行復見
西山采蕨分長饑
避秦何處桃花水
漫說江南一棹歸
汾水的秋風中,夢中的景象已不再真實,血淚浸透臣子衣襟的痛苦難以承受。空自效仿李光弼帶靴刀盡忠,卻未得重用;如丁令威化鶴歸鄉,驚見華表下世事變遷。東海變桑田的巨變即將重現,只能在西山采蕨,注定長期忍受饑餓。何處能尋得避秦的桃花源?莫要空說乘舟歸江南的美事。
汾水:山西汾河,此處或指王耜云任職地相關背景。
血淚漬臣衣:血淚浸濕官服,形容極度悲憤。
李光弼:唐代名將,安史之亂中與郭子儀齊名,“靴刀”為武將隨身武器,喻盡忠。
丁令威:傳說中遼東人,學道成仙化鶴歸鄉,見華表而嘆世事(《搜神后記》)。
東海揚塵:出自《神仙傳》,麻姑謂“東海三為桑田”,喻世事巨變。
西山采蕨:借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采薇事,指隱居清苦。
避秦:用《桃花源記》典故,指避亂隱居。
桃花水:春汛,或指桃花源的溪水。
此詩或作于明清易代之際,王耜云(中丞)或為明遺民官員。詩中“血淚漬臣衣”“東海揚塵”等句,反映亂世動蕩;“避秦”“江南歸”等語,暗含遺民避世之思,當為作者與王耜云同處國變,感慨身世而作的贈別詩。
全詩借多個歷史典故與滄桑意象,勾勒出易代之際的動蕩圖景,既表對友人際遇的深切同情,亦抒自身避世無門的無奈,是遺民詩人家國之痛的典型寫照,語言含蓄深沉,情感真摯動人。
買宅兼花事亦希,樹成春足主人歸。花開巳詫胭脂透,葉展還驚翡翠圍。
若較梨花憎太白,縱多桃李葉全無。何如翠袖紅妝倚,的的黃須錦瓣扶。
獨恨無香恐未真,紛紛蜂蝶底相親。俗傳定欲燒銀燭,絕代誰為照睡人。
沉香亭上已多歡,夢入昭陽月色寒。若使天香亦傾國,君王應更倚闌干。
若有人兮山之阿,結衡茅兮被女蘿。
紛青衿兮淑且多,援吾師兮進明謨。
羌佔畢兮激清騷,聲瑯瑯兮振鳴珂。
東梟盧兮西簫歌,時既迫兮將奈何。
思我樂兮心忘勞,舍姬孔兮誰將與訛。
臘雪頻添鬢影皤,春醪暫借病顏酡。
三年飄泊居無定,百歲光陰去已多。
漫祭詩篇懷賈島,畏撾更鼓似東坡。
邊氓也唱迎年曲,到耳都成老者歌。
素心只是愛尋常,
怕進平原十日觴。
燔炙烹炰都少味,
始知難敵菜羹香。
春風濯濯柳容儀,
鶴氅神情舉世推。
可惜教君仗旄鉞,
枉將心地托牢之。
明星覷著眼睛枯,
絕后何曾得再蘇。
堪笑堪悲緣底事,
一年一度被茶糊。
打門軍將到山家,小國長須海上楂。
冰片霞餐正浮蜜,雪穰風味更宜茶。
頗思野蔌盤無荔,安得珍投瓊報瓜。
汎水舊游渾不記,且看七椀岸巾紗。
拈到螺丸易斷腸,
麋煤香帶粉痕香。
生生愿把雙蛾畫,
守定珊瑚筆架旁。
剔起燈來是火,歷劫無明照破。歸堂撞見圣僧,幾乎當面蹉過。
有佛處不得住,踏著秤錘硬似鐵。無佛處急走過,腳下草深三尺。
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錯舉。北斗掛須彌,棒頭挑日月。
摘楊花,摘楊花,眼里瞳人著繡鞋。
雁山枯木實頭禪,不在尖新語句邊。背手忽然摸得著,長鯨吞月浪滔天。
燈焰悄。夜迢迢。弄玉簫。
涼意湊,酒痕銷。入鄉愁,增旅思,月兒高。
紅豆冷,故關遙。人落落,雞嘐嘐。
祖生鞭,士行甓,真吾曹。
涂毒不自贊,留待三山老。
試問卿上人,贊好莫贊好。
海中忽起劫初風,北斗柄折須彌倒。
枉道黌堂是冷官。深深青瑣鎖青鸞。
新詩自得清歌舉,和氣都消永夜寒。
花態凈,酒杯寬。燕嬌鶯巧有馀歡。
不因客里東陽瘦,好把西江一吸乾。
如此豐姿,超出紅塵,春光正闌。勝牡丹亭北,獨矜富貴,梅花嶺上,惟占孤寒。滿吐甜香,暗翻濃態,何忍輕離贈亦難。疏簾放、午風宜避,莫使摧殘。
徐煦沒骨同看。更一種、盈盈似露盤。羨豐臺玉質,雨馀爭買,廣陵金帶,酒后傳觀。謝賦當階,柳吟臨牖,收拾幽香襲筆端。情深盛、待群芳零落,與我盤桓。
渥洼水咽天房開,酸風嘶入黃金臺。
赤虬帝子市駿骨,感激白汗啼香埃。
雙銅刮露竹披耳,三騣連錢窣紅尾。
碧蹄颯沓碎瓊瑤,青毛參差剪秋水。
畫闌十二春夢涼,銀缸夜煮蘭苕香。
胡雛黃須不敢秣,忽驚神駿生輝光。
劉郎倚醉桂華樹,洗卻芳塵拂金紫。
為君折取珊瑚鞭,一日旋風五千里。
新韶明日逐人來,遷客何時結伴回?
空有燈光照虛耗,竟無神訣賣癡呆。
荒陬幸少爭春館,遠道翻為避債臺。
骨肉天涯三對影,思家奚益且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