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歷年避暑祠中,每邀蓀湄小住,披襟岸幘相對怡情。今夏移榻來祠而蓀湄去秋作古矣,悵賦此詩八首 其八
涼月靜宜清夜對,
白云閒當故人留。
遲眠嬌女嬉相告,
蟋蟀階前捉一頭。
涼月靜宜清夜對,
白云閒當故人留。
遲眠嬌女嬉相告,
蟋蟀階前捉一頭。
清涼的月亮靜謐地灑在秋夜,正適合此時相對;白云悠閑飄拂,仿佛是為故人在此停留。晚睡的嬌女笑著跑來告訴我,她在臺階前捉到了一只蟋蟀。
涼月:清涼的月亮,營造秋夜靜謐氛圍。
閒:同'閑',悠閑。
故人:指已故的蓀湄,詩人往年避暑時的好友。
遲眠:因思念或閑適而晚睡。
嬉:嬉笑,表現孩童的天真活潑。
捉一頭:捉到一只(蟋蟀),口語化表達更顯生活氣息。
詩人歷年于祠中避暑時,常邀好友蓀湄同住,二人曾披衣解巾、相談甚歡。今夏詩人再至祠中,而蓀湄已于去年秋天去世,觸景生情,故寫下這組悼亡詩,此為第八首。
此詩通過秋夜清景與孩童趣事的描寫,以日常細節傳遞深切哀思。前兩句以涼月、白云寄寓對故人的懷念,后兩句用嬌女捉蟋蟀的活潑場景,反襯物是人非的悵惘,情感真摯,余韻悠長。
門外綺羅如繡。堂上華燈如晝。領略一番春,共醉連宵歌酒。今后。今后。如此遨頭少有。
翠竹如屏,淺山如畫。小池面、危橋一跨。著棕亭臨水,宛然郊野。竹籬茅舍。 好是天寒,倍添幽雅。正雪意、垂垂欲下。更朦朧月影,弄明初夜。梅花動也。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 一種天然好滋味,可憐生處是天涯。
淺紅淡白間深黃,簇簇新妝陣陣香。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
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里久無煙。
鷗雨分涼,魚云織暝,一蓬山色依然。瘦影斜陽,碧天搖夢成煙。仙山依舊無消息,奈東風、換了啼鵑。剩樽前、點點殘紅,飛近箏弦。 憑欄休說當時事,只叢祠簫鼓,流水鴉邊。一片凄陰,可堪送我華年。天涯何處無芳草,到春深、便覺堪憐。好留連、未是黃昏,休促回船。
春水綠吳舲。江湖聽雨程。二十年、夢醒銀燈。又是江南梅子熟,有幾點、打窗聲。 殘月冷如冰。愁人心上明。一絲絲、淚寫吳綾。門外綠楊風正起,休念與、落花聽。
本待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南來北往隨征雁,行路艱難。青泥小劍關,紅葉湓江岸,白草連云棧。功名半紙,風雪千山。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傷情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 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 一行寫入相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