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瑞侄雁字詩兼有勉意
瀚海風高紫塞摶,遙瞻健翮鍥云端。史籀直向蟲書覓,皇頡空于鳥跡觀。字倚類形分隸草,文從霄漢揭瑯玕。掞天竟屬如椽手,莫但窗前瞥羽翰。
同歌寶鼎重咸京,復睹奎文鏤泰清。一畫已從行處出,六書仍向陣邊呈。排云五色鸞箋下,垂露千重薤葉生。玉檢何須探往策,聯翩今已報瑤瓊。
瀚海風高紫塞摶,遙瞻健翮鍥云端。史籀直向蟲書覓,皇頡空于鳥跡觀。字倚類形分隸草,文從霄漢揭瑯玕。掞天竟屬如椽手,莫但窗前瞥羽翰。
同歌寶鼎重咸京,復睹奎文鏤泰清。一畫已從行處出,六書仍向陣邊呈。排云五色鸞箋下,垂露千重薤葉生。玉檢何須探往策,聯翩今已報瑤瓊。
浩瀚沙漠風高,雁群在紫塞盤旋,遠遠望見強健的翅膀如刻在云端。史籀的大篆應從蟲書里尋找源頭,倉頡造字也不過觀察鳥的足跡。雁字依類成形,分出隸草各體,文字從云霄間顯露出珍貴模樣。文光照天終究屬于大手筆,莫只在窗前看雁羽飛過。同歌寶鼎重現咸京祥瑞,又見奎文刻于高天。一筆已從雁行中流出,六書仍在雁陣邊呈現。排云而下的五色鸞箋,垂露般的薤葉筆法層層生長。何須查看古代典籍,如今雁群已聯翩報來美好成果。
紫塞:指長城,因土色紫而得名。
健翮(hé):強健的翅膀,代指雁群。
史籀(zhòu):周宣王太史,相傳作大篆。
蟲書:古文字體,形如蟲鳥之跡。
皇頡:即倉頡,傳說中漢字創造者。
鳥跡:指鳥類爪印,傳為倉頡造字靈感來源。
隸草:隸書與草書。
瑯玕(láng gān):比喻珍貴的文字。
掞(shàn)天:文光照天。
如椽手:指文筆高超的大手筆。
奎文:指文章,奎星主文運。
六書:漢字造字與用字方法(象形、指事等)。
鸞箋:彩箋,此處指雁陣如彩箋上的文字。
垂露、薤(xiè)葉:均為書法術語,形容筆畫圓潤如露、細長如薤葉。
玉檢:珍貴的典籍。
瑤瓊:比喻美好的成果。
此詩為和侄子瑞的雁字詩而作,兼具唱和與勉勵之意。可能創作于家族文學交流場景,借雁陣似字的自然現象,引書法淵源,激勵侄子在學業或文事上追求卓越。
全詩以‘雁字’為核心,融合自然景觀與書法文化,既詠物又寄意,通過追溯文字起源、贊美書法藝術,最終落于對侄子的勉勵,體現了傳統家族文學中‘以詩傳意’的特點。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