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 其十五
檀槽碎響金絲撥。露濕潯陽江上月。不知商婦為誰愁,一曲行人留夜發。
畫堂花月新聲別。紅蕊調長彈未徹。暗將深意祝膠弦,唯愿弦弦無斷絕。
檀槽碎響金絲撥。露濕潯陽江上月。不知商婦為誰愁,一曲行人留夜發。
畫堂花月新聲別。紅蕊調長彈未徹。暗將深意祝膠弦,唯愿弦弦無斷絕。
檀木琴槽被金屬撥子彈撥出細碎的聲響,露水打濕了潯陽江頭的明月。不知這商婦是為誰而愁,一支曲子竟讓行人停下腳步,留到夜里才出發。華美的廳堂中,在花前月下彈奏著新譜的離別之曲,紅色弦柱上的長調還未彈完。暗中將深深的心意寄托在膠弦上,只希望每根琴弦都永遠不會斷絕。
檀槽:用檀木制成的樂器上架弦的部分,代指樂器。
金絲撥:金屬制的撥弦工具。
潯陽江:長江流經江西九江北的一段,因白居易《琵琶行》中'潯陽江頭夜送客'聞名,此處借離愁意象。
商婦:商人之妻,古典詩詞中常與離別、孤獨關聯。
膠弦:用膠粘合的弦,此處象征穩固持久的情感。
此詞或創作于宋代市井音樂文化繁榮背景下,文人常以樂妓、商婦彈曲為題材。詞中'潯陽江'意象呼應白居易《琵琶行》中商婦故事,可能借傳統離別母題,表達對真摯情感長久延續的美好期待。
全詞以音樂為線索,通過商婦彈曲場景,將離別愁緒與情感祈愿結合,意象典型,語言含蓄,體現宋代婉約詞對細膩情感的刻畫特色。
與虱都來不較多,
挑筋斗太嘍羅。
忽然管著一籃子,
有甚心情那你何。
分峽東西路正長,
行人名利火然湯。
路傍著板滄浪峽,
真是將閑攪撩忙。
相公經文復經武,
常侍好今兼好古。
昔人曾聞阿武婆,
今日親見阿婆舞。
未游滄海早知名,
有骨還從肉上生。
莫道無心畏雷電,
海龍王處也橫行。
終南南太守,
南郡在云南。
閑向南亭醉,
南風變俗談。
何事最堪悲,云娘只首奇。
瘦拳拋令急,長嘯出歌遲。
只見肩侵鬢,唯憂骨透皮。
不須當戶立,頭上有鍾馗。
近日侯門不重才,
莫將文藝擬為媒。
相逢若要如膠漆,
不是紅妝即撥灰。
南海黃茅瘴,
不死成和尚。
紫綠終朝染,
因何不識非。
莆田竹木貴,
背負十柴歸。
側坡蛆蜫蜦,蟻子競來拖。
一朝白雨中,無鈍無嘍羅。
吃得肚嬰撐,
尋思繞寺行。
空中設羅網,
只待殺眾生。
我皇開國十余年,
一輩超升炙手歡。
閑向五門樓下望,
衙官騎馬使衙官。
走卻坐禪客,
移將不動尊。
世間顛倒事,
八萬四千門。
自是硇砂發,非干駭石傷。
牒高身上職,碗大背邊創。
破落三間屋,
蕭條一旅人。
不知負何事,
生死厄于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