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和子野 其二
自笑酸寒老孟郊,
厭看俗事聚牛毛。
故鄉甚愛鱸魚美,
冷掾何嫌馬骨高。
少日宦情原淡泊,
涼風客鬢轉刁騷。
荷衣槐笏徒拘束,
不似芒鞋白纻袍。
自笑酸寒老孟郊,
厭看俗事聚牛毛。
故鄉甚愛鱸魚美,
冷掾何嫌馬骨高。
少日宦情原淡泊,
涼風客鬢轉刁騷。
荷衣槐笏徒拘束,
不似芒鞋白纻袍。
自嘲如清寒的老孟郊,厭倦看那些如牛毛般瑣碎的俗事。深深眷戀故鄉鮮美的鱸魚,做個清寒的屬官又怎會嫌棄自身境遇清苦。年輕時對仕途本就淡泊,秋風中客居的鬢發更顯蓬亂。官服朝笏不過是徒增拘束,遠不如穿草鞋、著白苧袍自在。
酸寒:清苦貧寒,此處指生活清苦、境遇寒微。
孟郊:唐代詩人,一生困頓,詩多寫貧寒之境,此處作者自比孟郊,表達自嘲。
牛毛:形容瑣碎繁多,如牛毛般細密,指俗事繁雜。
鱸魚美:用西晉張翰‘莼鱸之思’典故,張翰因思念家鄉鱸魚膾、莼菜羹而辭官歸鄉,此處喻指思鄉歸隱之情。
冷掾(yuàn):職位清寒的屬官。掾,古代官府屬吏的通稱。
馬骨高:馬骨高峻,喻指自身境遇清寒但風骨猶存。
刁騷:同‘蕭條’,形容鬢發稀疏蓬亂。
荷衣:代指官員的朝服;槐笏(hù):槐木手板,古代官員上朝用,代指官職。
芒鞋:草鞋,平民所穿;白纻(zhù)袍:白色苧麻制的長袍,平民日常便服。
此詩應為詩人秋日客居時所作。結合‘涼風客鬢’‘冷掾’等語,推測其當時或任職清寒官職,面對繁瑣俗務,觸發對故鄉的思念與對官場的厭倦,故以‘和子野’為題,借詩抒懷。
全詩圍繞‘秋懷’主題,通過自比、用典與對比,展現詩人淡泊的宦情與對自由生活的向往。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秋日抒懷之作,反映了古代文人對官場束縛的抗拒與對自然生活的追求。
平生心跡寄煙波,世事浮沉奈若何。一葉扁舟隨處好,喧嘩場里是非多。眼前無處不風波,北望烽煙未熄何。人種競爭新世界,江山變態邇來多。
紫云墮水。微浪生風綺。粉態半酣春夢里。胡蝶一雙驚起。晚煙綠上筠枝。輕盈卻怨開遲。不見王孫驕馬,隔簾自詫腰支。
冰屏四合響流泉,白玉杯盤奉御筵。縱有炎蒸無處入,水晶宮闕會神仙。
酂侯依日月,天漢敘隆昌。邁德居三杰,觀時定九章。過因王尉辯,功賴鄂君揚。終以同心美,清寧贊后王。
露曖長空片月流,闌干十二倚丹丘。千山霽色飄銀殿,萬頃寒光抱玉樓。曳杖迥疑天柱過,吹笙長憶廣陵游。當年莫奏開元曲,燦爛星河落翠裘。曲曲雕闌面面霞,何如蓬島問仙家。客來精舍談雙樹,人倚名園坐百花。翠合暮云流藻井,紅分朝日上檐牙。啼鶯滿徑壺觴在,長伴羊裘閱歲華。疊嶺高盤掛夕霏,云光霧色亂侵衣。雙鸞夾漢青疑墜,萬鷲摩空翠欲飛。北望星辰懸帝座,西來水石護禪扉。他時倘共商山客,日荷長镵賦采薇。噴玉千尋望轉奇,平開十畝漾漣漪。閒花弄色全依砌,古木叢陰半入池。云合四山龍起夜,露濃三徑鶴來時。吹笙自是神仙客,暫逐雙鳧到鳳墀。淥水微茫漲碧空,佳期誰向大堤同。冰輪兩岸飛明月,玉柱三天駕彩虹。殿閣半浮朱舫外,笙簫時出畫闌東。宜人最是新秋色,十里芙渠一夜風。突兀群峰倚碧臺,如登方丈入蓬萊。天垂象緯三辰列,日射云霞五岳回。幾夜漢槎孤泛到,何年秦策并驅來。從知帝夢思良弼,莫訝商巖產異才。
登高高處望,萬嶂一溪橫。不滿千家市,今休十載兵。訓狐號永夜,猛虎迫荒城。此亦關人事,憂端未易平。
霽色媚野景,秋氣清以肅。小池泛菱葉,茆檐覆疏菊。遙山一點青,涓凈若新沐。農家刈稻黍,場圃方事筑。夕陽下柴門,牧人帶歸犢。淡煙何霏微,溟溟起水澳。日暮急清砧,客游感孤獨。
鵑叫春山夢不驚,緩尋花草拾瑤瓊。詩人何事因懷古,強把無情作有情。山野花鈿木葉衣,幾春花好又花稀。自從畫出秦官怨,閑與詩人管是非。人世紛紛經幾春,阿房猶有未亡身。當時若識君王面,已作驪山一劫塵。
蕭字驚看惜解攜,清樽留戀綠楊堤。奎光入夜人爭仰,遍照江南又陜西。
凄凄砌里有蟲吟,漏盡聲聲韻轉沈。人入夢時初過雁,月當圓處正聞砧。風微菡萏浮平沼,雨霽梧桐落遠林。此夜幽閨偏耿耿,悲秋為感楚騷心。
裂石斷崖如赤壁,暗想當年學士蘇。巨口細鱗新網得,一樽惟有月相娛。
開關轉得丸泥力,修月還將七寶裝。何意鴿金螺鈿外,更能煉石補天荒。
廣福庵寒鎖落花,開山初祖屬吾家。欲尋鳳髻峰前塔,斜日秋林噪暮鴉。
秋陰迢遞映嶒嶒,出郭仙舟到未曾。已掃荒臺遲上客,何當白雪寄閒僧。江邊細雨宜停棹,云際孤峰喜共登。幾度幽懷徒引領,令人相望在高岑。寒巖古木動高秋,望入云端意莫收。一宿未能傾契闊,三生何處話沉浮。擬將良夜深投轄,卻憶清風獨掩樓。何事豪吟歸興促,空馀明月照峰頭。
刻木牽絲罷戲場,祭馀雨后兩相忘。門雖有雀尚廷尉,食已無魚休孟嘗。虱里趨時真是賊,虎中宣力任為倀。籬東舍北誰情話,雞語鷗盟意卻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