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后松岡
木落霜高葉滿林,平蕪極目氣蕭森。
驚寒風戰孤松頂,破臘梅開老樹心。
鳥睇長空急歸羽,云迎落日下層陰。
扁舟漁父唱歌去,煙水茫茫何處尋。
木落霜高葉滿林,平蕪極目氣蕭森。
驚寒風戰孤松頂,破臘梅開老樹心。
鳥睇長空急歸羽,云迎落日下層陰。
扁舟漁父唱歌去,煙水茫茫何處尋。
樹葉飄落,寒霜高掛,樹林里積滿落葉;放眼望去平坦的原野,氣氛蕭瑟陰森。凜冽的寒風在孤松頂端呼嘯;沖破臘月的梅花在老樹枝頭綻放。鳥兒望著長空急切地振翅歸巢;云朵迎著落日,投下層層陰影。一葉扁舟上,漁父唱著歌離去;煙波浩渺,不知他去向何方。
木落:樹葉飄落。
平蕪:平坦的原野。
蕭森:形容蕭瑟陰森的樣子。
破臘:沖破臘月,指梅花在寒冬開放。
睇(dì):看,望。
歸羽:歸飛的鳥,羽代指鳥。
層陰:層層陰云或陰影。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秋冬時節登高望遠時所作,通過描繪蕭瑟秋景與生機物象,寄寓對自然變化的觀察與內心感慨。
全詩以秋冬蕭瑟之景為背景,融合孤松、臘梅的堅韌生機與漁父扁舟的閑適,意境悠遠。既展現自然變化之狀,又隱含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向往,語言凝練,畫面感強。
溪上采蓮女,秋波照晚妝。心如蓮子苦,情似藕絲長。
真宅歸丹府,蓬壺第幾城。化龍應是劍,跨鶴不聞笙。舊戟朱門列,新阡紫氣縈。元公車服在,馀慶屬玄成。
寒燈寂寞夜窗虛,誰信官居似客居。俸薄未能供伏臘,道存應不廢詩書。燕山北去梅花少,易水西來雁影疏。莫道玉堂霄漢上,故人無力薦相如。
東南大郡重專城,贊畫從來屬老成。品藻無私書上最,及瓜有待促嚴程。黃梅雨濕雙旌重,紫楝風吹五兩輕。蓮幕可容虛席久,兒童竹馬出郊迎。
日日東風處處春,六街車馬蹴香塵。曲江水滿花如錦,留與陳王賦洛神。
娉婷標格神仙樣。幾日佩環離海上。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猶未放。霞觴滿酌搖紅浪。慢引新聲云際響。玉顏長與姓相宜,壽數三回排第行。
暖風吹欲動,舄落半亭光。數月始今夕,相將水一方。墨香歸上客,杯影瀉橫塘。頗怪炎陽候,林明不易涼。
客中久不聞絲竹,此夕逢君吹紫玉。斷猿哀雁總驚啼,我亦無端淚相續。數聲裊裊復嗚嗚,散入寒云細欲無。愁望洞庭空落木,夢游秦苑總荒蕪。曲中識訴君心苦,不道人聽更凄楚。關山燈下嘆羈臣,江浦舟中泣嫠婦。憶昨閶門費酒貲,玉人邀坐弄參差。彩霞深院花開處,明月高樓鶴去時。如今忽在他鄉外,風雨寒窗兩憔悴。恨無百斛金陵春,同上鳳凰臺上醉。始知嶰谷枯篁枝,中有人間無限悲。愿君袖歸掛高壁,莫更相逢容易吹。
伯姑無恙時,令我與子友。周旋以至今,各是遺種叟。文字種聲名,于身亦何有。還書問兩弟,是事君識否。
水天涼夜月,不是惜清光。好物隨人秘,秦淮憶建康。
吾聞共工臺,乃在昆崙北。長蛇戴九頭,利吻錯戈戟。呿呀恣啖食,抵厥成溪澤。嗚呼三仞沮,可以警貪得。
白發持竿者,江華坐晨日。垂鉤勿太深,恐落蛟龍窟。
城郭千峰合,仙凡一水分。顛崖懸鳥道,亂石聚羊群。苔井分丹水,茶爐煮白云。肩輿萬松嶺,有客訪梅君。
身口意業未能除,業報輪回自見書。定力不足枯腸癟,又到前溪捉回魚。
渾噩無知失影蹤,寄居窀穸飽蛆蟲。化飛色界微塵去,蜃海云樓渡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