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師同玉上人游茅阜 其一
朝辭二竺寺,暮宿三茅峰。
紅樹落一葉,白云深幾重。
遠游喜無雨,清興尤宜冬。
遙知天壇上,會與仙人逢。
朝辭二竺寺,暮宿三茅峰。
紅樹落一葉,白云深幾重。
遠游喜無雨,清興尤宜冬。
遙知天壇上,會與仙人逢。
清晨辭別二竺古寺,傍晚投宿三茅險峰。紅樹飄下一片落葉,白云繚繞數重深濃。遠游欣喜天無陰雨,清逸興致更適寒冬。料想在那天壇高處,定能與那仙人相逢。
二竺寺:杭州天竺山有上、中、下三天竺寺,此處或指其中兩座著名寺院。
三茅峰:茅阜山的山峰,傳說為茅氏三兄弟修道成仙之地,故得名。
天壇:指三茅峰上的壇臺,或代指仙人聚集的高遠之地。
清興:清雅的游興、興致。
此詩或為詩人與僧人玉上人同游茅阜山時所作。冬季遠游,天朗無雨,山間紅樹、白云相映成趣,詩人觸景生情,結合茅阜山的仙話傳說,寫下此篇記錄游興與對自然、仙趣的向往。
詩記冬日游茅阜山之行,以時間為線展現朝辭暮宿的行程,通過紅樹、白云等意象勾勒山景,語言清新自然。尾聯(lián)‘會逢仙人’借傳說升華主題,既顯游賞之樂,亦表對超脫境界的追求,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紀游之作。
五都一何綺,歌管政繁會。眷我友明月,援琴寫秋瀨。何言昃離后,一飽困藜稗。風雨墨如翳,欲往徒自礙。
結屋人煙外,云生谷口迷。早花江上發(fā),春鳥峽中啼。水立燃犀渚,風翻飲虎溪。林間采蒼耳,閑去一攀躋。
封人祝多子,患寡不患小。林慮行且歌,自喜身已老。五月日可畏,不踐門前道。北窗足虛閑,清風颯然到。況有樽中物,玉山恣傾倒。黃河或可斷,世事未云了。
長安落花飛上天,南風引至三殿前。可憐春物亦朝謁,唯我孤吟渭水邊。
卜居小閣板為墻,一室如籠亦似筐。四壁空空何所有,晝間席地夜當床。
禁序方尊寵,雍容侍紫宸。忽驚疇昔夢,遂失老成人。史稿留天閣,銘旌去國闉。龍門賓友散,揮涕想遺塵。
青春何堂堂,去我忽若失。試以古稀言,來日少去日。
拂袖吟行大海傍,關門紫氣正徬徨。心懸寸草時千折,淚灑孤桐日萬行。下榻塵埃慚仲舉,驅車岐路畏王陽。亦知把臂濠梁近,愁絕兼葭尚一方。
后皇制任土,職貢來四方。珍異匪余求,服食乃其常。金華有嘉種,玉粲會芬香。土人昔肇端,每歲賦其鄉(xiāng)。頗聞播種初,行者避畎疆。斂收異徵納,老稚不敢嘗。擾擾府中集,數日何奔忙。珠璣歷萬指,錯落照九光。圓好中式度,緘封謹縑囊。矧今歲旱乾,彌望茅葦荒。野人懼不供,挈瓶越林岡。及茲幸充數,揚帆上天倉。惟民秉恒性,食芹猶不忘。勤動非所辭,有司貴循良。賢侯重承命,護視嚴周防。行行不可遲,去去凌風霜。玉食儻見登,仁恩沐汪洋。愿推及物心,共樂斯時康。陳風以為贈,別意何悠長。
癭木裁冠鶴氅輕,十年塵土厭飄零。小山舊隱云封戶,大藥新栽月滿庭。丹井夜交龍虎氣,碧霄春躡鳳凰翎。西風客舍炎歊凈,擬讀琴心內景經。
香清還耐久,粲粲鏤金葩。想見蜂為蠟,單方采此花。
遠水蕭蕭荻葦風,月明云外叫孤鴻。丹楓擁被疏蓬底,夢斷山深野寺鐘。
今時習主簿,還是魯諸王。
巧匠斲山骨,刳中事煎烹。直柄未當權,塞口且吞聲。龍頭縮菌蠢,豕腹?jié)q彭亨。外苞乾蘚文,中有暗浪驚。在冷足自安,遭焚意彌貞。謬當鼎鼐間,妄使水火爭。大似烈士膽,圓如戰(zhàn)馬纓。上比香爐尖,下與鏡面平。秋瓜未落蒂,凍芋強抽萌。一塊元氣閉,細泉幽竇傾。不值輸寫處,焉知懷抱清。方當洪爐然,益見小器盈。睆睆無刃跡,團團類天成。遙疑龜負圖,出曝曉正晴。旁有雙耳穿,上有孤髻撐。或訝短尾銚,又似無足鐺。可惜寒食毬,擲此傍路坑。何當出灰灺,無計離瓶罌。陋質荷斟酌,狹中愧提擎。豈能煮仙藥,但未污羊羹。形模婦女笑,度量兒童輕。徒示堅重性,不過升合盛。傍似廢轂仰,側見折軸橫。時于蚯蚓竅,微作蒼蠅鳴。以茲翻溢愆,實負任使誠。常居顧盼地,敢有漏泄情。寧依暖熱弊,不與寒涼并。區(qū)區(qū)徒自效,瑣瑣不足呈。回旋但兀兀,開闔惟鏗鏗。全勝瑚璉貴,空有口傳名。豈比俎豆古,不為手所撜。磨礱去圭角,浸潤著光精。愿君莫嘲誚,此物方施行。
頹年去堂堂,白發(fā)新種種。崎嶇造化久,敗屨常決踵。從來萬里意,不料乘崄恐。鳴鶴略九皋,未羨乘軒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