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城東作 其一
地形磅礴接匡廬,曠野人煙乍有無。
棲畝稻粱方待穫,識家雞犬各隨呼。
農耕半嶺如僧衲,牧跨羸牛似畫圖。
官守投閒省墳柏,滿林霜露涕沾濡。
地形磅礴接匡廬,曠野人煙乍有無。
棲畝稻粱方待穫,識家雞犬各隨呼。
農耕半嶺如僧衲,牧跨羸牛似畫圖。
官守投閒省墳柏,滿林霜露涕沾濡。
此地地勢磅礴與廬山相連,曠野中人家時有時無。田地里的稻粱即將收獲,認得家的雞犬各自應著呼喚。農夫在半山坡耕種,身影如同身披僧衣;牧童騎著瘦弱的牛,好似一幅圖畫。我為官閑暇來祭掃祖墳,面對滿林霜露不禁淚濕衣襟。
磅礴:氣勢盛大。
匡廬:即廬山。
乍有無:時有時無。
棲畝:指長在田地里。
穫:同‘獲’,收獲。
僧衲:僧衣,這里形容農夫勞作時的身影。
羸牛:瘦弱的牛。
官守:為官任職。
投閒:即投閑,有空閑。
省墳柏:祭掃祖墳。
濡:沾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官守投閒省墳柏’可知,詩人在為官有空時回鄉祭掃祖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鄉村生活有序,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觸景生情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風光和抒發祭掃祖墳的感慨。其特點是將鄉村生活的描繪與個人情感表達相結合,以質樸的語言展現出生活氣息和情感深度。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鄉村生活的一個側面。
沽酒歸來雪滿船,一蓑撐傍斷磯邊。誰家庭院無梅看,不似江村欲暮天。
明倫一疏筆如椽,痛掃兇邪四海傳。故使北人騎屋望,時聞南面獨班宣。雖言上眷尤濃甚,只著前銜固愴然。舊日恩堂炊已熟,夕陽敗柳奈號蟬。
憂來無處寄深思,也擬春秋也作詩??找鄯文c添故紙,有何勛烈補明時。身唯蓬蓽行將老,志似嵩丘永不移。誰使翰林東道主,肯敷馀論憫衰遲。
金華殿里是崆峒,分直談經禮數崇。為問君門千萬里,儒臣何路向重瞳。
新度《霓裳曲》,三年教得成。驚鴻渾不下,飛燕若為輕。芍藥春亭暮,芙蓉野水生。梨園多白發,吹笛到天明。
君先魯東家,門戶照千古。文章固應爾,須鬣馀似處。雖非蒙倛狀,尚肖歷國苦。誦書口瀾翻,布谷雜杜宇。十年困奔走,櫛沐飽風雨。吾道其非邪,野處豈兕虎。灞陵閑老將,柏直口尚乳。自君兄弟還,鼎立知有補。蓬山耆舊散,故事誰刪去。來迎馮翊傳,出餞會稽組。吾猶及前輩,詩酒盛冊府。愿君倡此風,揚觶斯杜舉。
筍輿軋軋亂山中,籬落桃花潑眼紅。小駐渡頭呼艇子,一溪淺綠漾晴風。
侯家榮經山水縣,勝致絕出西南州。
尋花呼酒恣清狂,繩匠斜街久斷腸。魂夢王陳真入座,何來窗下一枝香。
遠游昔登梁父巔,天門突兀摩蒼煙。秦碑漢碣半寥落,萬家封禪俱茫然。憶從蒼頡制文字,六書燦爛星辰懸。八百年來陽冰死,邕斯體制誰其傳。董生今年政三十,曳裾笑指長安日。論心遇我游俠場,意氣翩翩指金石。自言家住滄海東,曾入禹穴探奇蹤。門外寒山掛蒼玉,青天削出?芙蓉。朅來挾瑟齊門老,客子形容半枯槁。黃金臺館天茫茫,系筑悲歌和窮鳥。興到長鐫石鼓文,快劍長戟秋森森。突兀虬龍起幽壑,翱翔鸞鵠回高林。金薤琳瑯遍筐篋,螺畫蟲書互驚絕。白石煙銷苔蘚凝,寒云海凍珊瑚裂。年來徵仲數八分,長沙小篆稱通神。生也雕蟲不自惜,往往制作追前人。偏傍頗肖韓擇木,風格時兼蔡有鄰。十載都門困旅食,短衣匹馬隨風塵。吁嗟董生何仆仆,歸去猶堪友麋鹿。攜尊傍我吳山麓,飽看秋潮落天目。
大江東去浩無窮,江上孤城勢最雄。天地今逢王業盛,山河曾笑霸圖空。寒潮落盡春云白,沙鳥飛來夕照紅。欲訪遺蹤尋海岳,月明跨鶴共凌風。
墨氏似仁楊似義,佛如美色與淫聲。刀圭烏喙甜如蜜,何況專攻欲盡精。
更闌人靜,正滿天晴露,半庭斜月。時見飛螢三四點,樹影依稀相隔。暗地偷月,微形自照,冷焰明還滅。有時分亂,殘星流下天闕。應念造物多情,翻騰變化,腐草還成物。多少黃萎隨土壤,爭似超然飛越。我正清貧,寒窗寂寞,賴爾成勛業。案頭乾死,也勝零落霜雪。
宿醉離愁慢髻鬟,六銖衣薄惹輕寒,慵紅悶翠掩青鸞。羅襪況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瑯玕,骨香腰細更沈檀。
軒冕功名何足為,先生聊作易農資。漢庭誅死皆卿相,猶說才能勝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