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仲見寄 其一
儒冠誤我欲投簪,抱膝聊為隴上吟。
故里未歸先入夢,新交雖好少知心。
清光湛湛溪中月,遺跡沉沉瀨底金。
聞道雪晴豐薺麥,行看放犢滿桃林。
儒冠誤我欲投簪,抱膝聊為隴上吟。
故里未歸先入夢,新交雖好少知心。
清光湛湛溪中月,遺跡沉沉瀨底金。
聞道雪晴豐薺麥,行看放犢滿桃林。
儒生的帽子耽誤了我,我真想棄官歸隱,抱膝閑坐,姑且像諸葛亮那樣吟唱隴上之歌。故鄉(xiāng)還沒回去,就已先在夢里出現(xiàn),新結(jié)識的朋友雖然不錯,但知心的卻很少。清澈的月光如湛湛流水,是溪中的明月;那深深沉在水底的,是往昔留下的遺跡。聽說雪停天晴后薺菜和麥子長勢很好,我將看著桃林里到處都是放牧的小牛。
儒冠:古代讀書人戴的帽子,這里指代讀書人。
投簪:丟下固冠用的簪子,比喻棄官。
隴上吟:指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喜歡吟誦的《梁父吟》。
湛湛:形容月光清澈。
瀨:湍急的水流。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儒冠誤我欲投簪”可推測,詩人可能在仕途上遭遇了挫折,對官場生活感到失望,萌生了歸隱之意。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讓文人難以施展抱負的情況,詩人在這種心境下創(chuàng)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仕途的不滿和歸隱田園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jié)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chǎn)生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一種普遍心境和情感狀態(tài)。
姑蘇右浙會,園榭森相望。 之子脫名鎖,自主無何鄉(xiāng)。 虛堂布遺經(jīng),周孔之文章。 靜齋播風雅,弦音日洋洋。 吮豪濯曲溪,泚墨散芳塘。 抱琴獨登臺,望山閑涉罔。 釣渚閱游泳,竹路排青蒼。 亭幽小勺迥,紅白相低昂。 予此謝病歸,旅吳歲月長。 常聞君園勝,欲往兩足僵。 開緘味題詠,恍若披圖詳。 吾聞玉川子,破屋洛之陽。 東野廢官守,止坐叢瀨傍。 豈如吾子樂,游息藹有方。 朝延日清明,百官良弛張。 子既難其進,論撰亦有光。 退之謂子厚,窮久道益強。 文辭燁垂后,將相未可當。 窮愁乃著書,心志能渾剛。 倘來奚足卹,令名期自將。
堂上西風至,郊原歲事成。 雨馀虹影落,云霽露華清。 唧唧蛩鳴夜,飄飄雁渡晴。 登臨多物色,筆落競縱橫。
漾舟漢江上,掛席候風生。臨泛何容與,愛此江水清。 蘆洲隱遙嶂,露日映孤城。自顧疏野性,難忘鷗鳥情。 聊復與時顧,暫欲解塵纓。跋涉非吾愿,虛懷浩已盈。
去去知未遠,依依甚初別。他鄉(xiāng)至下心,昨夜階前雪。 終日讀書仍少孤,家貧兄弟未當途。適遠才過宿舂料, 相隨惟一平頭奴。男兒出門事四海,立身世業(yè)文章在。 莫漫憶柴扉,駟馬高車朝紫微。江南驛使不曾斷, 迎前為爾非春衣。
歸心只有杜鵑知,且倚裴亭遍共捻。 客路秋風吹杜若,故園春雨老辛夷。 家貧未辦閒居賦,世濁空吟感寓詩。 邂逅江湖還別去,岸花檣燕兩堪悲。
香慣臨風細,花偏映日生。 若將人試擬,小玉定齊名。
風萍渺無跡,一日扣柴扉。 乍見猶疑夢,相逢遽語違。 子方懷錯志,誰復挽征衣。 煙雨松楸隔,何當賦式微。
木落愁遠山,鄉(xiāng)心夜來絕。 不見渡溪人,但見渡頭月。 高堂憶遠征,妻孥望天末。 舞衣生輕塵,自貽此契闊。 白云起江頭,直向武夷沒。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銀塘光不定。綠云冉冉粉初勻,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風起秋波冷,獨擁檀心窺曉鏡。他時欲與問歸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剪中流,白蘋芳草,燕尾江分南浦。盈盈待學春花靨,人面年年如故。留春住,笑幾許浮萍,舊夢迷殘絮。棠橈無數(shù)。盡泛月蓮舒,留仙裙在,載取春歸去。 佳麗地,仙院迢迢煙霧。濕香飛上丹戶。醮壇珠斗疏燈映,共作一天花雨。君莫訴。君不見桃根已失江南渡。風狂雨妒,便萬點落英,幾灣流水,不是避秦路。
下牢溪畔水,楚客送揚舲。木落丹楓岸,沙明赤坂亭。
眼中秋望闊,愁外蜀山青。此去三巴近,清猿定飽聽。
窗殘夜月人何在,一見清明一改容。 墜葉飄花難再復,生離死別恨無窮。
縱說今宵舊歲除,未應除得舊臣荼。 摩云即有回陽雁,寄得南枝芳信無?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zhuǎn)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