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馮柳東同年示重修曝書亭圖即用竹垞翁集中曹倦圃畫竹垞圖原韻
舊縑依約,記江湖載酒,一帆歸泊。
萬卷丹黃人去后,蠹影飄零誰托。
醧舫楹攲,茭池?盡,怕有禽聲樂。
百年斜照,野花重補籬落。
堪羨賢令高懷,詞垣繼起,風雨同觴酌。
黛色成陰詩意在,寫與青油簾幕。
遠翠能招,文鴛亦喜,畫里閒丘壑。
帝城春事,古藤仍倚闌角。
舊縑依約,記江湖載酒,一帆歸泊。
萬卷丹黃人去后,蠹影飄零誰托。
醧舫楹攲,茭池?盡,怕有禽聲樂。
百年斜照,野花重補籬落。
堪羨賢令高懷,詞垣繼起,風雨同觴酌。
黛色成陰詩意在,寫與青油簾幕。
遠翠能招,文鴛亦喜,畫里閒丘壑。
帝城春事,古藤仍倚闌角。
舊絹上的畫面依稀可辨,還記得當年在江湖載酒,乘船歸來靠岸。萬卷書籍批注校訂之人離去后,書蠹的影子飄零,又能托付給誰呢。醧舫的柱子傾斜,茭池的水已干涸,只怕還有禽鳥的歡歌。百年的斜陽映照,野花重新裝點了籬笆。真羨慕賢明的縣令有高尚的情懷,在詞壇繼往開來,一同在風雨中舉杯飲酒。畫面中黛色的樹木成蔭,詩意盎然,被畫進了青油簾幕之中。遠處的翠色能夠招引,文鴛也歡喜,畫里有著閑適的山水丘壑。京城春天的景象,古藤依舊倚靠在欄桿角落。
舊縑:舊的絹,指畫。
丹黃:古時校點書籍用朱筆書寫,遇誤字用雌黃涂抹,合稱丹黃。
蠹:書蠹,蛀蝕書籍的蟲子。
醧舫:船名。
?:水干涸。
賢令:指馮柳東。
詞垣:指詞壇。
青油簾幕:指精美的畫。
馮柳東出示重修曝書亭圖,作者依竹垞翁集中曹倦圃畫竹垞圖原韻創作此詞。曝書亭是朱彝尊藏書、著述之處,在當時具有一定文化影響力。作者可能借此詞表達對文人雅事傳承的感慨,以及對友人的贊賞。
這首詞主旨在于贊美馮柳東的情懷和畫作,突出了文人風雅傳統的延續。其特點是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夢里不知身是客,卻疑身是老坡仙。 羽衣道士飛將去,月在波心人在船。
瑤臺歸去鶴空還,一曲霓裳落世間。 秋雨幾番黃葉落,朝云應欠到香山。
城角巍欄見海涯,春風簾幕暖飄花。 云煙斷處滄波闊,一簇樓臺十萬家。
池上春風動白蘋,池邊清淺見金鱗。 新波已縱游魚樂,調笑江頭結網人。
清入欄干酒易醒,春風楊柳幾沙汀。 平沙抵得瀟湘闊,祗欠螺峰數點青。
月疑宮闕下銀潢,碧轉欄干萬頃光。 我是水晶宮里客,倚樓猶自羨滄浪。
當時倉座倚鴻籌,清白堪封萬戶侯。 陵谷已非家世遠,畫橋依舊水東流。
玉顏羞見錦衣侯,草木煙封雨鎖愁。 不似田文門下客,一貧一富不知羞。
五柳先生卷折腰,孤眼千載仰風標。 青衫令尹頭如雪,不厭朝昏過此橋。
沙石香叢葉葉青,卻因聲誤得蟬名。 騷人佩處唯荊渚,識者知來遍蜀城。 消得作亭滋九畹,便當入室異群英。 非逢至鑒分明說,汩沒人間過此生。
弄月吹簫過石湖,冷香搖蕩碧芙蕖。 貪尋舊日鷗邊宿,露濕船頭數軸書。
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沈沈鎖建章。 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
江上筑臺遺世塵,堂上虛白見天真。 丹心許國平生事,皓道還家自在身。 水樹芬馨憐茝蕙,雪軒顏色愛松筠。 清時解紱端榮佚,不獨賢哉詠古人。
水合交層浪,峰回出翠鬟。 云隨村艇去,鷗趁洑波還。 斗酒相忘甚,寸心如此閑。 不應篷底醉,過卻釣魚山。
節義之風古所褒,清談於晉視如毛。 百年王謝丘墟了,惟卞將軍墓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