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宮四首 其三
上皇鑾輅重巡游,
雨淚無言獨倚樓。
惆悵眼前多少事,
落花明月滿宮秋。
上皇鑾輅重巡游,
雨淚無言獨倚樓。
惆悵眼前多少事,
落花明月滿宮秋。
太上皇的車駕再次巡游此地,(有人)默默流淚獨自倚靠在樓頭。眼前的諸多事情讓人惆悵不已,落花飄零、明月朗照,整個華清宮都籠罩在一片秋意之中。
上皇:指唐玄宗,安史之亂后傳位給肅宗,被尊為太上皇。
鑾輅:皇帝的車駕。
惆悵:傷感,愁悶。
華清宮是唐玄宗與楊貴妃游樂之地,安史之亂后,唐朝由盛轉(zhuǎn)衰。此詩創(chuàng)作于唐朝后期,詩人目睹華清宮的衰敗,回憶往昔的繁華,感慨世事變遷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其特點是以景襯情,借華清宮的今昔對比,抒發(fā)滄桑之感。在文學史上反映了晚唐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敏感和憂慮。
珠宮客到夕陽時,西望鄉(xiāng)園欲淚垂。芳草不堪多臥病,青山何事又分離。高原暮火行人盡,積雨長天去雁遲。暫醉一杯乘興地,對君誰復憶凄其。
一聲清唳九天聞,羽族叢中少似君。赤壁夜來驚醉客,緱山朝下伴閒云。高飛懶逐乘軒侶,遐引慵隨啄腐群。只影蹁躚天宇闊,俯觀人世正紛紛。
隔雨紅樓虛幻境,漫天黃葉嘯深秋。不是佳人不是賊,但拋潔稿付潮頭。
水濁山昏暑未清,風枝不動月微明。忽驚零露先秋戒,更放蟭蟟一月鳴。
翠巘雙林合,丹梯一徑懸。洞門臨地底,石室與天連。文字開龍藏,金銀布梵筵。茲山實靈異,吾欲托棲禪。
葉舒非漸大,花發(fā)是初開。無論人訝似,蜂見也爭來。淺深依樹色,舒卷聽人裁。假令春色度,經(jīng)著手中開。
又見高郵城,連延傍湖水。水上紅驛樓,登眺憶往歲。昔逢春雪飛,今值秋風起。歲華與人事,回換理如此。中貞諒自保,期不愧行止。
冷落蕪叢照水枝,孤云暗雨不分時。君看朽草蕭蕭處,曾是紅桃斗白梨。未探紅深已綠濃,垂楊不解系春風。今朝一點無根絮,吹入平河不見蹤。
千里佳期一夕休,鳥啼花落水空流。請看石上藤蘿月,曾照張家燕子樓。碧落有情空悵望,春山無伴獨相求。黃金用盡教歌舞,不及盧家有莫愁。
飲辟魚臺路,諸君莫道難。如今湞峽險,不在牯牛灘。
眾炎欺客得涼宵,盡敞軒窗箑罷搖。鐘阜收云遲墮月,青溪回檻暗通潮。細香生竹因風覺,遠影燒燈映水飄。話久累噓還共寂,萬方何限室翹翹。
病身誰伴亦誰憐,贏得昏昏幾覺眠。睡起不知身是病,踞床看盡水沉煙。病中嫌雨又嫌晴,自是情懷未苦平。兩日雨多端不惡,市聲洗盡只檐聲。功名銷盡向來心,詩酒從今也不禁。夜雨遣人歸思動,不知湘水幾篙深。方外詩豪張仲良,義風今日更誰雙。絕憐病客無半眼,粥飯隨宜到小窗。
買鄰千萬許兒賒,老子詩成賴指瑕。門枕醴泉交讓木,行人不問識君家。
野夫耽病春慵起,日日高眠病不愁。頗怪風光頻見役,即慚詩句未全酬。穿花蛺蝶輸生事,入荇鯈魚足壯游。白石青精吾自取,不知何地有丹丘。
勞生九十漫隨緣,老病支離幸自全。百歲幾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見曾玄。秪將去日占來日,誰謂增年是減年。次第梅花春滿目,可容愁到酒樽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