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同侯李諸公浮丘遲汪侍御
朔吹聯(lián)鑣度曲陂,入山寧怨得歸遲。
二云深護朱明館,諸水潛通阿耨池。
井漬石苔留鹿跡,亭空巖菊照鴟夷。
客來豈但霜威促,黃發(fā)堪從謝傅期。
朔吹聯(lián)鑣度曲陂,入山寧怨得歸遲。
二云深護朱明館,諸水潛通阿耨池。
井漬石苔留鹿跡,亭空巖菊照鴟夷。
客來豈但霜威促,黃發(fā)堪從謝傅期。
北風中我們并馬走過曲折的山坡,進山游玩哪會抱怨歸來太遲。重重云霧深深守護著朱明館,條條溪水暗暗連通著阿耨池。石井浸著石苔留下了鹿的蹤跡,空亭旁巖菊映照出酒器。客人到來不只是因秋霜威嚴而匆匆,頭發(fā)花白的我們也能像謝安一樣期待相聚。
朔吹:北風。聯(lián)鑣:并馬而行。曲陂:曲折的山坡。
朱明館: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山中道觀之類建筑。
阿耨池:佛教傳說中的天池。
鴟夷:皮制的口袋,這里指酒器。
霜威:秋霜肅殺的威力,也可指人的威嚴。
黃發(fā):指老人。謝傅:即謝安,東晉名相。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從詩題推測,應(yīng)是冬季詩人與侯、李等友人在浮丘游玩,等待汪侍御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wěn)定,詩人有閑暇與友人一同游山賞景。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冬日游山的情景,展現(xiàn)了山中清幽的景色和閑適的氛圍。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觀的描寫,也有對友情的期待,體現(xiàn)了詩人高雅的情趣和對生活的熱愛,在同類紀游詩中有一定的藝術(shù)價值。
春城白藥占春馀,妙品端宜入畫圖。萼粉雨馀沾蝶趐,蕊香風暖上蜂須。壽陽宮女妝梅額,姑射仙人瑩雪膚。不見眉山蘇閣老,更誰能賦玉盤盂。
東武南城,新堤固、漣漪初溢。隱隱遍、長林高阜,臥紅堆碧。枝上殘花吹盡也,與君試向江頭覓。問向前、猶有幾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時畢。風雨外,無多日。相將泛曲水,滿城爭出。君不見、蘭亭修禊事,當時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滿山陰,空陳跡。
天水城頭風物鮮,當時一見兩欣然。猶耽小閣馳思夢,已報幽人知命年。長句縱橫飛雨后,清懷瀟散釣臺前。何時煙水隨君去,魚在提籠竿在肩。
都門驥子日成群,望處渾疑五色云。蕃息數(shù)增千百萬,愿言上奏圣明君。
寶月驚塵墮曉。愁鎖空枝斜照。古苔幾點露螢小。銷減秋光旋少。佩丸尚憶春酥裊。故人老。斷香忍和淚痕掃。魂返東籬夢窅。
脩篁蘸方沼,常與此心通。永晝一卷書,閉拋聽泉筒。
野宿無淹寐,蓐食焉待飽。主人戒雞鳴,驅(qū)我就中道。行徒非古歡,惴惴來就保。隙月隱若窺,風林窣相惱。嚴霜白于雪,照我顏色槁。不恨顏色槁,但恨不自老。
敵降談笑據(jù)征鞍,勝敵何如自勝難。老眼浮云看一世,殊勛遠地險千盤。邊書罪己神靈護,頗藺同心賊膽寒。料理元戎清況在,也留只字及南冠。
門外軒車若水流,能虛要地結(jié)清幽。連峰半隱嵯峨閣,暗室中穿窈窕溝。銀燭媚回黃菊暝,綠窗驕借翠筠秋。狂夫丙夜猶呼酒,寄語陳遵轄慢投。
柳橋忽薦秋風館,送子重逢江上舟。十里海山原自到,五年羈淚向誰收。孤臣捧檄情何劇,圣主憐才召以優(yōu)。共詠白蘋深一醉,高嗟吾土倦登樓。
白發(fā)身全諸福,班衣歡繞十孫。最是鳳毛五采,明時翙翙高騫。
萬古金山寺,煙波四望分。對江吳共楚,終日水和云。燈影搖鮫室,香煙觸雁群。最宜禪誦處,船客夜深聞。
臘月江村掩竹扉,蕭然四壁客來稀。云橫遠樹千峰斂,日落平原獨鳥飛。末技雕蟲空自老,雄談捫虱欲誰依。越王山下梅花發(fā),幾度尋君夢里歸。
吟跡巖空覆綠苔,俄然天地此高臺。頹波力障心常在,榮政周除雪后來。景仰光風山獨秀,緒馀遺澤水深回。后車可繼資賢令,偉偉乾坤更看誰。
此君清苦少知音,獨有幽人忍凍吟。生死挺然終抱節(jié),榮枯偶爾本無心。比肩恥與蒿萊伍,強項不容冰雪侵。姑待東風脫新綠,傍陰高臥解吾簪。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