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題劉醇齋先生快晴小筑詞后
天風海水,訝如椽大筆,壓他秦柳。那得珍珠千萬斛,撒向蠻箋亂走。
手捉蛟虬,腳翻鸚鵡,當代知誰偶。狂吟高唱,一聲聲徹牛斗。
休嘆銹斧輕拋,朱門客散,云氣成蒼狗。馀事千秋夸盛業,金印何須懸肘。
絲竹閑情,莼鱸俊味,天待公消受。旗亭畫壁,謫仙也合低首。
天風海水,訝如椽大筆,壓他秦柳。那得珍珠千萬斛,撒向蠻箋亂走。
手捉蛟虬,腳翻鸚鵡,當代知誰偶。狂吟高唱,一聲聲徹牛斗。
休嘆銹斧輕拋,朱門客散,云氣成蒼狗。馀事千秋夸盛業,金印何須懸肘。
絲竹閑情,莼鱸俊味,天待公消受。旗亭畫壁,謫仙也合低首。
天風呼嘯,海水翻騰,驚訝于先生如椽的大筆,能壓過秦觀和柳永。哪來的千萬斛珍珠,撒落在詩箋上肆意游走。先生手可擒蛟龍,腳能踏鸚鵡,當代有誰能與他匹敵。先生狂放吟詩高歌,一聲聲直上云霄。不要感嘆如銹斧般被輕拋,朱門賓客散去,世事如白云變幻無常。做些余事也能成就千秋盛業,何必一定要掛著金印。有絲竹雅趣相伴,品嘗莼鱸美味,上天正等著先生去消受。在旗亭畫壁的比試中,就算是詩仙李白也該甘拜下風。
如椽大筆:形容筆力雄健,文章氣勢宏大。
秦柳:指北宋詞人秦觀和柳永。
蠻箋:指精美的紙張。
蛟虬:傳說中的蛟龍。
牛斗:指牛宿和斗宿,泛指天空。
銹斧輕拋:比喻有才能的人被閑置。
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金印懸肘:指做大官。
莼鱸俊味:指思鄉之情和對美食的向往。
旗亭畫壁:唐代詩人王昌齡、王之渙、高適在旗亭比賽作詩的故事。
謫仙:指李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當時劉醇齋先生可能未得到重用,作者有感于其才華,寫下此詞表達對他的贊賞與安慰。當時的社會或許存在人才不得志的現象,作者借詞抒發自己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劉醇齋先生的才華,突出其文學成就。特點是豪放壯闊,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詞的創作風格和文人之間的相互欣賞。
近晌歸來心不平,猜知膩友遠探情。客方盤嶺犬先吠,主未出扉鵝又鳴。亂樹遮時唯見影,枯枝折處已聞聲。經年一別欣重晤,晴日懸空紫翠明。幾十里遙程腳辛,越溪翻嶺沐征塵。他鄉相憶義深遠,窮壑來尋誼益真。籠圈有雞腥味備,山廚無菜野蔬珍。今宵與子枕衾共,暢論風云百樣人。
澹無組紱累,夙志愛林泉。挾冊驅羝群,箕踞叢筱邊。玩繹造芒芴,超遙謝蹄筌。微風延眾籟,落日明長川。心景適相契,物我遽兩捐。爾羊本非□,我書亦空詮。不寫谷生博,畫師無乃偏。執業雖各途,亡羊奚異旃。固知東陵愚,豈及西山賢。徇名與徇利,均死何后先。棄置且勿較,呼兒進杯棬。
春雨夜初歇,源泉曉發時。無風塵欲靜,水面見玻璃。
夜羽垂天星色青,隨心傾雪出銀瓶。櫻花十萬人間落,漫野光絲穿夢靈。
嶺南畫師稱國手,出入相門呼老友。意態居然成一家,風流奇絕前無偶。朝陽赫赫來天東,一輪涌出海霞紅。羲和如駕復停馭,高岡對峙鳴雌雄。九苞瑞世仍華國,靈囿千年寧復得。文明有象入清朝,指鳥何人敢狂惑。畫師文采亦出塵,阿閣清嚴為寫真。眼前多少啁啾狀,肯使凡毛易混珍。庭院風清竹梧細,隱約枝頭聲噦噦。四座周回展卷看,此身如在蒼姬世。
廣陵胡生少且孤,十五已作奔竄徒。蹤跡彷佛不可詰,向人長跪乞為奴。苦遭惡少相窘迫,飲令行酒乘前驅。片語不投怒詈起,鞭笞竟百臀無膚。季布髡鉗不辭辱,范雎折摺仍見拘。夜半群奴解其縛,生也遂得踰垣逋。頃來江上始一見,造次能將書自薦。畏途倚藉即交親,杯酒酣歌忘貧賤。乍喜仍愁若病狂,忌言往事慚顏面。從來龍性不可馴,須知豹采終當變。三年展轉客浠川,浠川人士盡相憐。卓家文君正新寡,琴中疊奏求凰篇。共羨名姝諧賦客,俄驚碧海變桑田。恩情中路忽棄捐,白頭之吟誰為傳。泛梗飄飄貪別浦,浮云冉冉向遙天。人言胡生太不才,我獨念之增悲哀。男兒失意無好丑,高名自古為身災。故將疏放取嘲笑,吁嗟俗議真愚哉。
憂天亦覺杞人愚,此際憂來不可袪。風日蒼黃群盜滿,山河破碎一城孤。通儒謀國多書卷,上相籌兵祗地圖。宗廟神靈應閔念,昭陵石馬幾時趨。
方池散文漪,微飔坐來爽。歸禽各已息,華月從東上。故人適我趣,攜尊共延賞。隔水聞疏鐘,令人起遐想。
參差臺殿接煙霄,履舄交加萬國朝。門上優伶呈法曲,太平腔板合鸞簫。
鸛鵲樓頭日暖,蓬萊殿里花香。草綠煙迷步輦,天高日近龍床。樓上正臨宮外,人間不見仙家。寒食輕煙薄霧,滿城明月梨花。按舞驪山影里,回鑾渭水光中。玉笛一天明月,翠華滿陌東風。殿后春旗簇仗,樓前御隊穿花。一片紅云鬧處,外人遙認官家。
青城塵土晝濛濛,百二山河一夕空。收斂神功歸化筆,野花啼鳥尚春風。
輦道花殘愁暮春,越王臺下草如茵。山川半入蘼蕪色,城廓全銷車馬塵。幾樹人家臨曲水,隔溪漁火是迷津。物情生態俱無賴,拄杖行歌逐隱淪。
東皇收拾春歸去,獨遣酴醾殿后塵。憐我寒窗賦愁寂,時看玉面送殘春。
廬山之精化匡公,平吞彭蠡洗心胸。五蘊吹轉法輪風,尾閭歸墟洞不窮,其中暗與南溟通。南溟荔熟當炎夏,火珠遍綴芳林下。甘美如割云山蜜,香甜不數扶南蔗。外披絳綃內玉膚,色味雙絕天下無。皎然西施并子都,來呈香酥獻醍醐。匡公與荔結緣久,一聞荔熟垂涎久。詞客園林凡幾家,家家荔落匡公手。拋殼紛紛紅雪飛,入口滾滾糖槽漏。遺核在地日數斗,翻令見者驚欲走。拍手笑東坡,自矜三百顆。若持餉匡公,日日還遭餓。匡公大嚼更懷歸,行住常餐兼坐臥。人言丹荔王百果,封公荔王制曰可。問公腹中何所如,蠡湖溟海趨尾閭。信我前言良不虛。不然啖后茗碗還五十,滔滔蕩蕩安能儲?南人畏荔熱太毒,公腹清涼樂有馀。試問甘露門,何如荔中味。我言半偈公須記,色香佛法所最忌。此物曾經馳驛騎,千人萬人相枕死。至今猶怨太真妃,玉膚紅粉空妍媚。甘口生疾苦口藥,芳潔無如蔬筍氣。知公心似絮沾泥,勿使香魂入夢迷。滿口蓮華宣梵唄,本來無物是菩提。吁嗟丹荔休多攜。
禿柳澄沙浪打渦,峭帆風飽掠江過。坡陀石磴盤盤上,佳處亭前晚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