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雜詠十首 紅葉四首之三 其六
花容二月舊時春,霜葉殷紅樹樹新。
到眼秋光明繡陌,近畿風景識楓宸。
賜緋乍可呼盧采,服紫真能化國人。
幾點燕山青未了,火云流影尚輪囷。
花容二月舊時春,霜葉殷紅樹樹新。
到眼秋光明繡陌,近畿風景識楓宸。
賜緋乍可呼盧采,服紫真能化國人。
幾點燕山青未了,火云流影尚輪囷。
二月的花朵曾有舊時的春光,如今霜后的楓葉殷紅,每棵樹都煥然一新。映入眼簾的秋光使那錦繡小路明亮,在京城附近的風景里能感受到皇家氣象。賞賜紅色就如同可以參與博戲,穿紫色服飾真能影響國人。燕山還有幾點青色未消,那如火云般的楓葉光影還盤繞曲折。
花容二月:指二月春花的容貌。
殷紅:深紅。
繡陌:錦繡的小路。
近畿:京城附近地區。
楓宸:宮殿,代指皇家。
賜緋:賞賜紅色官服。
呼盧采:古代博戲。
服紫化國人:出自《韓非子》,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
輪囷:盤繞曲折的樣子。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近畿”“楓宸”等表述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京城附近,于秋季看到紅葉美景后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欣賞自然與感受京城氛圍。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季京城附近的紅葉景色,突出秋景的明艷。其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語言典雅。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秋景的細膩觀察和獨特表達。
短燭清尊話世情,幾回失笑幾回驚。黃梅積雨今宵霽,猶有行人惡月明。
倚檻看云飛,開簾放燕歸。草生煙翠冷,花落晚紅稀。對酒歌金縷,彈琴弄玉徽。醉醒深院月,芳影上荷衣。策杖步松關,銜杯看遠山。青鞋陪月出,翠袖裹云還。芳草斜陽外,落花流水間。山林多樂意,無夢到塵寰。
山蒼蒼。水茫茫。人有離愁各一方。幾時歸故鄉。菊初黃。橘初黃。同是秋客休斷腸。老來人更強。
衡陽新雁幾時歸,惆悵佳人萬事非。蓬首西風還拜月,夜涼贏得露沾衣。
城中稀暇日,取適過林泉。古寺排金榜,離宮枕玉泉。折花聊映醉,藉草亦成眠。不學王孫嘔,平心過百年。
五陵佳氣,贏得霸圖成。三百里,蒼龍出,下華清,走咸京。其勢障秦嶺,阻涇渭,驕河外,限關內,鎮京畿,割昏暝。對峙荒丘,金粉今安在,一例無憑。但興亡滿目,落日暮云平,一片蟬鳴,野煙橫。有銅仙淚,銅駝棘,新亭景,使人驚。笑一炬,成焦土,亂鴉聲,替簫笙。滿地昆明墨,館娃黑,暗銷凝。黃昏候,吹寒角,入空城。薺麥離離,秋草斜陽里,野火熒熒。剩依依垂柳,官路自青青,猶護秦陵。
驄馬經行處,曾清海上氛。人猶談往跡,名乃掛彈文。心事憑蒼昊,閒情付白云。送君無限意,聊與醉斜曛。
勤政樓中夜正長,上皇西望轉凄涼。侍兒惟有紅桃在,一曲涼州淚萬行。
僧兄肥遁地,正在太湖頭。新句老而健,一錢貧不留。寡交山自看,多病藥相投。終日書堂坐,風筠冷似秋。
識破家緣冤苦。忻然跳出鄉閭。秦川秀處作庵居。永住永住永住。物外逍遙自在,如今寄甚家書。還鄉便得赴仙都。不去不去不去。
驛店蕭蕭雨落,水村喔喔雞鳴。推枕偶然夢覺,沿河已有人行。
此身隨處任安置,坐上牛車。慢趕牛車,蕭瑟西風古道斜。紅塵看破歸村野,不戀繁華。厭倦繁華,茅舍篷窗便是家。
十年城旦赭為衣,仍向侯門罵坐歸。死去只知文苑字,到來依舊識人稀。
飽盡風煙幾歲寒,裒然高韻矗文壇。聲搖五夜飛金玉,色映千秋擁蓋冠。并秀巳無群卉在,后彫應作老成看。森陰偶寄騷人榻,累日豪唫屬和難。
旨甘孔時,春酒載筵。天錫純嘏,眉壽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