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虞陽繆少初司馬 其二
斜穿石徑度回廊,高踞巖腰俯下方。
十里晴湖明似鏡,萬家炊火夜生涼。
攜來梅鶴皆仙侶,買得莼鱸近水鄉。
最是清芬傳勿替,崇祠太仆屹中央。
斜穿石徑度回廊,高踞巖腰俯下方。
十里晴湖明似鏡,萬家炊火夜生涼。
攜來梅鶴皆仙侶,買得莼鱸近水鄉。
最是清芬傳勿替,崇祠太仆屹中央。
沿著石徑曲折穿過,又走過回廊,高高地坐在山腰俯瞰下方。十里晴朗的湖面明亮如鏡,夜晚千家萬戶的炊煙帶來絲絲涼意。帶來的梅和鶴都是超凡脫俗的伴侶,在靠近水鄉的地方買到了莼菜和鱸魚。最值得稱贊的是那高潔的品格代代相傳,太仆的祠堂巍峨地矗立在中央。
司馬:官名。
度:穿過。
高踞:高高地坐。
炊火:炊煙。
梅鶴:林逋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此處指高雅的伴侶。
莼鱸:用張翰見秋風起而思故鄉莼菜、鱸魚膾的典故,代指家鄉美食。
清芬:高潔的品格。
勿替:不廢,不斷絕。
崇祠:高大的祠堂。太仆:指某人,具體待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與繆少初交往過程中,可能一同游覽了某地,此地有湖、有山、有祠堂等。詩人被眼前的美景和繆少初的高雅氣質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贈給繆少初,以表達對他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繆少初的高雅品格和閑適生活。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優美的景色烘托人物形象。在文學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游和情感表達。
開府南條最上州,古今形勝一登樓。三巴洶洶魚龍窟,七澤蒼蒼橘柚洲。閭井寓兵生聚遠,詩書謀帥拊循周。仲宣亦有從軍賦,遙望西江李郭舟。
一見蒼碑眼自開,便疑身在郁孤臺。可憐決獄章廷尉,不帶將軍薏苡來。
飛廉事紂僨厥宗,何自上天司八風。噓枯吹生在掌握,竊弄神柄貪天功。四月五月旱大甚,天地翕赫方蟲蟲。原田莓莓赤如燎,種不入土啼老農。雨師鞭霆走群龍,玄云四合零雨濛。胡為吹云使消爍,更鼓烈燄翻長空。斯民焦勞亦何罪,得不哀怨號蒼穹。天雖處高聽甚聰,汝敢迷罔斧爾躬。天誅將加不可逭,殛死大荒誰汝恫。
寶鏡本無相,傳燈發慧光。真如元瑩凈,法體本瑩煌。金鼎燒真火,華池浴太陽。個中端的意,元不離中黃。靜室閑心鏡,虛堂剔慧燈。外頭明皎皎,里面晃騰騰。黍米光中現,銀蟾水底澄。懸胎金鼎內,一粒大丹凝。
賢郎祿養正宜留,底事匆匆買去舟。世澤共推家學在,榮封重沐圣恩優。一帆煙水離京口,兩岸云山過越州。遙想到家秋正好,親朋詩酒樂林丘。
里公必諛令,毋論賢否倫。諛言不從心,有識所不珍。當事責名譽,輿歌雜贗真。五嶺南天外,吏治總聲循。潮廣復千里,于揭尤海濱。今之為都者,誰可甘樸淳。頻年山海孽,欲盡蚩蚩民。皮肉供兵火,溝壑半吟呻。嗟哉芻牧少,翻令司牧嗔。十里聞蟪蛄,千家見鵠鶉。不謂六月霜,忽動九重春。吁帝哀煢獨,得公果仁人。視傷瘡痏日,思艱共苦辛。撫摩足元氣,藏喻一恕身。及茲多故日,方知靜者神。休然至治理,簡默所繇臻。邑亦遂無事,今昔可具陳。而我于役竣,適公下車晨。七月觀風草,心口各有因。即今王程步,饑渴動征輪。回首岐峰北,弦歌想日新。眷言還相勖,庶以慰情親。
第一鵝黃映曉煙。梢長裊娜弄暄妍。待得濃陰滿夏日,不如春月取人憐。
無諸舊國考亭鄉,柱史乘軺代省方。三山云物歸攬結,八州風紀待恢張。掃除蕪翳要霜雪,濡喣槁瘁宜春陽。公馀別有天下喜,兩袖清風朝北堂。
肅肅江樓五點鐘,覺來呵欠起從容。游鹍獨運知風向,殘月孤寒近夜終。落地閑花無可聽,出墻高柳不勝慵。蕭然忽作蘇門嘯,白發東窗見曉峰。
川練縈紆島上花,世間遙望出城霞。仙源不比函關路,老子來時坐一槎。
雪韭霜菘酌歲除,也無牛乳也無酥。貧中卻富何人會,自有村醪不用沽。
荒村歲暮誰相問,惟有籬花慰索居。游過山川常在夢,別來朋舊久無書。秋風鳥雀暄禾黍,落日牛羊遍里閭。即此蕭條空館夜,與君相對話匡廬。
來時蕭峽駐輕舟,惆悵初年作遠游。夢里相思不相見,武功山下月輪秋。
黃卷青燈幽自好,大馬長刀態亦橫。佛家自有金剛怒,請看少林十三僧。
殘月已無光,獨在東隅守斷腸。萬里西風千片葉,凄涼,更有孤懷立夜長。短夢漫悠揚,寂寂樓臺冷冷霜。縱到重簾燈影下,彷徨,誰為殷勤展繡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