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
三王之世正如秋,權重權輕事有由。
深谷為陵岸為谷,陵遷谷變不知休。
三王之世正如秋,權重權輕事有由。
深谷為陵岸為谷,陵遷谷變不知休。
三王的時代就像秋季一樣,權力的輕重是有緣由的。深谷變成山陵,河岸變成深谷,山陵變遷、深谷變化沒有休止。
三王:一般指夏禹、商湯、周文王。
事有由:事情是有原因的。
深谷為陵岸為谷:出自《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比喻世事變遷。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社會變革、世事動蕩的時期,看到時代的變化,聯想到三王時代,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世事無常和時代變遷。其特點是借景喻世,用自然變化象征社會變化。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反映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正本安邊有大猷,
空談吏治兔園流。
請看安史蕃回亂,
枉費顏元典郡州。
別業篁川,曾記得、昔年經此。恰兩岸、依依綠柳,樹猶如是。老屋欹斜倉鼠竄,豐碑倒折枯藤寄。嘆山川、無恙綺羅非,都休矣。
風潭上,泉還旨。煙汀外,花還紫。只空庭藻影,魚魚唯唯。縱不長貧何足羨,便為老圃真堪恥。繼尚書、勛業等云霄,惟君耳。
深柳堂成,難自掩、文章聲價。羨此日、絳紗高座,凌顏轢謝。爝火百年供嘯詠,龍鱗千仞憑瀟灑。想揮鞭、一蹙造青云,何難者。
且暫覓,玉山罅。又何必,金門下。任嵚崎歷落,酒壚花社。捉筆不須尊衛霍,讀書久已輕曹馬。只此中、丘壑最移情,吾師也。
風雨江干,算旅況、誰能遣此。幾欲向、箜篌鄰女,喚公無是。一一江豚掀浪拜,雙雙哀雁沿洲寄。看釣蓬、吹火夜燈紅,歸來矣。
新茗冽,醇醪旨。片云黑,晚煙紫。指樓船滄海,似聞阿唯。展卷怕看梁宋事,持杯翻畏樽罍恥。俯奔濤、千尺聽江聲,悲盈耳。
努力加餐,亟為問、江東米價。堪嘆息、空囊羞澀,長途衰謝。萬里帆隨鴻影落,孤燈淚共牛衣灑。撫龍泉、咄咄更書空,誰知者。
風淅淅,蓬窗罅。波滾滾,檣烏下。任江魚吞檻,江歐迎社。夢里綠陰蕉覆鹿,杯中清影程生馬。倚舵樓、準趁半江晴,來朝也。
北郭青墩,想魂魄、猶應戀此。敢則謂、青山謝傅,將無同是。相賞便攜泉石意,自怡祗合煙霞寄。正棲丘、飲谷十年前,難忘矣。
菱角美,香芹旨。寒月白,暮云紫。有曉猿夜鶴,招予唯唯。縱隔千山還可共,不知一事徒深恥。問半生、蹤跡尚沉浮,無言耳。
瓦釜雷鳴,難復問、黃金土價。閱多少、初鶯早雁,花開葉謝。炙轂因人誰見許,新亭有淚無從灑。盡滔滔、日夜大江流,如斯者。
故園栗,微霜罅。北堂棗,疏籬下。愛鮑君知我,陳侯均社。輸粟昔曾傳柱史,入貲猶欲夸司馬。遍天涯、購得計然書,何求也。
亦復何為,奈范叔、一寒至此。君不見、崩濤駭浪,滔滔皆是。楚尾吳頭家作寓,燈天硯地身為寄。悵蘆中、一葉兩三人,真窮矣。
汲新水,逾甘旨。被短褐,逾朱紫。檢齊梁舊史,掀髯曰唯。天塹不矜衣帶限,江流難刷降幡恥。問六朝、遺恨幾英雄,茫然耳。
對此茫茫,何處問、壚邊酒價。那更禁、風吹浪打,水流花謝。點點寒從雙鬢入,絲絲愁共千行灑。只此中、眼淚滿春江,無窮者。
笑補石,虛空罅。嘆填海,蓬瀛下。想隔江煙樹,依稀村社。帶瞑連陰天似墨,濕云粘夢云如馬。總江南、江北影模糊,孤燈也。
幻妾浮生豈有涯,何妨鼠穴賀牛車。
貧兒好作游仙夢,怪事偏傳小說家。
古道蹇驢多北向,空庭秋日又西斜。
人間官賤黃金貴,乞與燒成九轉砂。
新寺回廊入翠微,
亭前珠樹斗芳菲。
寄言游者休披采,
還似人懷薏苡歸。
漫說葩經無價值,重興圣化正斯時。
雞林色采耀耶島,鳳閣和章繼朔墀。
璀璨何曾遺粉本,琳瑯爭忍卻吟詞。
多君負有大擔力,再起風騷志不移。
山鳥啼。水鳥啼。水闊山青路欲迷。愁他雙槳遲。
酒醒時。夢醒時。花又無聊月又低。莫教羌管吹。
聞道云溪上,喬林翠拂天。
鳥啼蘿徑外,花落石潭邊。
雨歇黃精老,春深皂莢圓。
高人高臥所,毛骨半成仙。
晴日炙。雪初消,池水碧。游鯉負冰,好鳥窺人,閑愁增劇。
追憶年時香閣里,攜手看、故山春色。奈而今,惱亂東風,偏吹孤客。
春猶昔。渾暗擲。人咫尺。何從覓。
嘆陌上青青,又生芳草,薄暮綠煙如織。
湖海氣難一旦減,兒女淚已千行滴。
漸近了花朝,怕重提寒食。
畫扇停揮白日長,
清風細細襲羅裳。
女童來報新篘熟,
安得良人共一觴。
推戶驚風大,聽詩聞雨來。
五年終夕話,三客異鄉回。
歡阻河塍月,心傷里社災。
別懷知未釋,寄與短章開。
強權世界理全淪,
小丑乘時作大君。
怪底子云情思好,
飏言拜獻美新文。
公家家世舊崔嵬,
驚坐先生日萬杯。
已辦槽床千日飲,
便須乘月抱琴來。
客來亭上脫春衫,
馬浴寒泉洗轡銜。
怪得主人留再住,
水聲林影似江南。
邊檄煙塵日漲天,
天教老病喚歸田。
從君試問平塘水,
更照衰容得幾年。
沿山西行日光斷,一松如龍黑天半。松根一龍干九龍,欲攫臺殿凌虛空。
虬枝北出風力駛,五里亭邊落松子。蒼然一頂常宿云,巢鶴不敢呼其群。
枝蟠入石石不知,石窾常見生靈芝。年深力厚觸山破,根斷猶穿北山過。
客行破曉即看松,高下樓閣清光中。南枝迎陽日氣濃,北枝臘雪猶未融。
倦時眠松根,醒時看松色。山僧愛松亦如客,隔歲松花餉人食。
一株旁倚態亦奇,偃蓋靜覺春陰移。復有一株云氣重,一風微吹干俱動。
其余八九縱復橫,傾耳總作龍吟聲。初唐武德至今遠,山古寺古濤聲平。
我留三宿非愛山,松下百匝偏忘還。君不見看松如我亦無兩,黃海終南各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