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十二首 其二 拜馬澗
昔聞王子晉,把袂浮丘仙。
金駿于此墮,吹笙不復還。
玉蹄無跡久,澗草但荒煙。
昔聞王子晉,把袂浮丘仙。
金駿于此墮,吹笙不復還。
玉蹄無跡久,澗草但荒煙。
從前聽聞王子晉,攜手浮丘公成為仙人。金色駿馬在此墜落,王子晉吹著笙一去不返。馬蹄的痕跡早已消失,山澗的荒草上只有一片荒煙。
王子晉:周靈王太子,傳說他喜好吹笙,后在嵩山修煉成仙。
把袂:攜手。
浮丘仙:即浮丘公,古代仙人,曾接王子晉上嵩山。
金駿:指王子晉所騎的金色駿馬。
玉蹄:指馬蹄。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結合詩歌內容,可能是詩人游覽嵩山拜馬澗時,聽聞王子晉的傳說有感而發。當時詩人或許在感慨歷史的神秘和歲月的無情。
這首詩主旨圍繞王子晉的傳說,展現時光變遷。其特點是借傳說抒懷,意境獨特。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體現了詩人對傳說故事的文學演繹。
吹簫來鳳凰,弄玉偶簫史。音聲迭諧和,形體忽軒舉。彩云不復聚,華月照故址。空遺千載名,流落無極止。
我不疏君君自疏,此君于我定何如。中庭明月常常在,卷地風來不掃除。
裨海環成大九州,乎生欲策六鰲游。短衣攜得西涼笛,吹徹龍沙萬里秋。
早春茜。怎大地陽和,峭風吹換。更六花飛舞,向爐不知暖。瞢騰倚醉趁椒盤,連舉紅螺盞。說良辰、逝水年華,歲朝頻見。無語暗心轉。記洗甲銀河,捷書曾盼。負了韶光,踏枝鵲,處堂燕。開燈時節依稀近,柳眉花眼。問山中,歷日都忘早晚。
殷彝周鼎幾千年,土蝕苔封洗滌全。且與道人燒柏子,不須公子爇龍涎。
婉孌兩根依,芳心自不違。月明蒼玉佩,風卷綠羅衣。
青天無涯,白云不羈。流水抱山轉,征人踏月歸。應以比丘得度者,個般形像對來機。
塵外亭南我舊居,自從丱角慕相如。他年倘有東阿眚,敬為先生特筆書。
轉老轉迂疏,胸中一物無。放言誇酒圣,著論笑錢愚。掃地收松粉,全巢買鶴雛。登臨未應倦,天給短筇扶。得喪略相當,幽居氣味長。五窮雖偃蹇,二豎已奔忙。出甑桃花軟,傾瓢竹葉香。語君真富貴,不是傲羲皇。
陽精去南陸,大曜始西流。夕風凄謝暑,夜氣應新秋。重門月已映,嚴城漏漸修。臨風出累榭,度月蔽層樓。靈河隔神女,仙轡動星牛。玉衡指棟落,瑤光對幌留。徒知仰閶闔,乘槎未有由。
問訊婁東友,刑章誦法曹。新詩托傳驛,舊國感離騷。鄰巷雞聲隔,滄江雁陣高。懸知殘臘夜,天末寄憂勞。
身是書中老仆童,布衣不溯馬頭風。雖無二頃資窮巷,猶有三峰著睡翁。虛室漫留莊叟白,新詩忽見相州紅。危時流俗滔滔去,鐵石心腸獨我同。
每嗟云樹隔江天,目斷西山舊雪巔。忽漫相逢又成別,秋燈挑盡雨連綿。
漢家爭道孝文明,左右臨朝問亦輕。絳灌但知讒賈誼,可思流汗愧陳平?
白石橋西綠竹林,青松亭外白云岑。何人閒睡三萬日,鳧鴨碧波江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