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古十四首 其十三
玄元明知止,大雅尚保躬。
茂先洽聞者,幽賾咸該通。
弱年賦鷦鷯,可謂達養蒙。
晚節希鸞鵠,長飛戾曾穹。
知進不知退,遂令其道窮。
伊昔辨福初,胡為迷禍終。
方驗嘉遁客,永貞天壤同。
玄元明知止,大雅尚保躬。
茂先洽聞者,幽賾咸該通。
弱年賦鷦鷯,可謂達養蒙。
晚節希鸞鵠,長飛戾曾穹。
知進不知退,遂令其道窮。
伊昔辨福初,胡為迷禍終。
方驗嘉遁客,永貞天壤同。
玄元皇帝深明適可而止之道,才德高尚者崇尚保全自身。張華本是見聞廣博之人,幽深玄奧之理皆能通曉。他年輕時作《鷦鷯賦》,可稱通達修身啟蒙之道。晚年卻希求如鸞鵠高飛,直上九霄追求高位。只知進取不知退隱,終致人生道路困窘。當初尚能明辨福禍開端,為何最終迷失于災禍?這正驗證了懂得隱退之人,能與天地同保永恒正道。
玄元:指老子,唐高宗追尊老子為玄元皇帝。
知止:知道適可而止,《道德經》有'知止不殆'。
大雅:才德高尚者,《詩經·大雅》指德高者之詩。
保躬:保全自身。
茂先:張華字茂先,西晉文學家、政治家。
洽聞:見聞廣博。
幽賾(zé):幽深玄奧的道理。
該通:完全通曉。
弱年:年輕的時候。
賦鷦鷯:張華年輕時作《鷦鷯賦》,借小鳥自況,表達安于卑位、全身遠害之意。
達養蒙:通達啟蒙修身之道。
希鸞鵠:希求像鸞鳥、天鵝那樣高飛,喻追求高位。
戾(lì):到達。
曾穹:高天。
嘉遁客:懂得適時隱退之人。
永貞:永久保持正道。
此詩為唐代道士、詩人吳筠《覽古十四首》組詩之一。吳筠好詠史論道,此詩通過評價西晉張華生平,借歷史人物的得失,闡述道家'知止'思想,反映唐代士人對出處進退之道的思考。
詩以張華為例,通過其早年《鷦鷯賦》明哲保身與晚年追逐高位致禍的對比,告誡世人需'知進知退',呼應道家'知止不殆'的核心思想,體現詩人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深刻洞察與處世智慧的總結。
上善湛然秋,恩波洽帝猷。謾言生險浪,豈爽見安流。 泛去星槎遠,澄來月練浮。滔滔對離酌,入洛稱仙舟。
讀書人去剩荒臺,歲歲春風長野苔。 山上桃花紅似火,一雙蝴蝶又飛來。
遠觀山色,年年依舊如新,近視人情,漸漸不同往日。 詩朋酒友,日會三千,知己心人,百無一二。 花開兮,蝴蝶至,人困兮,親戚疏。 時來,誰不來;時不來,誰來。 自跌倒,自爬起,靠人扶,都是假。 親戚朋友,說的是隔山話。且挨過三冬四夏,暫受些此痛苦,雪盡后再看梅花。
章句飄飄續小山,古風蕭瑟筆追還。 海鵬共擊三千里,鐵馬同歸十二閑。 功業會看鐘鼎上,聲華已在縉紳間。 他年記憶憐衰老,為報西川引一班。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隴底嗟長別,流襟一動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吳波深處波聲急。欄干下瞰魚龍宅。江北與江南。斜陽山外山。十洲三島地。夢里身曾至。今日醉危亭。神仙邀我盟。
半生習氣,被風霜、銷盡頭顱如許。七十年來都鑄錯,回首邯鄲何處。杜曲桑麻,柴桑松菊,歸計成遲暮。一樽自壽,不妨沈醉狂舞。 休問滄海桑田,看朱顏白發,轉次全故。烏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壞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調,墮淚真兒女。興亡一夢,大江依舊東注。
青衫華發,對風霜、倚遍危樓孤嘯。惡浪平波,看盡世間多少。忘卻金閨故步,都付與、野花啼鳥。只自笑。悠悠心事,無人知道。 擾擾世路紅塵,看銷盡英雄,青山亦老。宇宙無窮,事業到頭誰了。高樓一聲書角,把千古、夢中吹覺。天欲曉。起看蕊梅春小。
自憐翠袖,向天寒、獨倚孤篁吟嘯。半世虛名,孤負白云多少。欲問梅翁舊約,怕誤我、沙頭鷗鳥。時一笑。行行且止,人間蜀道。休怪歲月無情,嘆塵世浮生,閑忙閑老。待趁黑頭,萬里封侯都了。今古勛名一夢,聽未徹、鈞天還覺。羌管曉。樓角曙星稀小。
正淡煙疏雨,梅子黃時,清和天氣。阿母當年,暫輟瑤池會。霞帔星冠,霓旌羽纛,下碧霄云際。恰與瞿曇,同時共日,降人間世。 裼寢開祥,斑衣祝壽,一種靈椿,兩枝仙桂。滿引玻璃,且向今宵醉。待看階庭,藍袍交映,奉板輿游戲。到得蟠桃,熟時歸去,已三千歲。
南山老,還記少陵詩。七十古來稀。清池擁出紅蕖墜,西風吹上碧梧枝。趁今朝,斟壽酒,記生時。也不羨、鯤鵬飛擊水。也不羨、蛟龍行得雨。人世事,總危機。扶床正好看孫戲,舞衫不要笑兒癡。更塤篪,三老子,鬢如絲。
花落風初定。倚危闌、衷情欲訴,躊躇不忍。把酒問春無語,吹落游塵怎任。待淚雨、紅妝蔫盡。不道燕銜春將去,誤啼鵑、喚起年年恨。芳草路,人愁甚。 浮生一夢黃粱枕。且不妨、狂歌醉舞,塵談揮柄。金谷平泉俱塵土,誰是當年豪勝。但五柳、依然陶令。千古興亡東流水,望孤鴻、沒處殘陽影。無限意,傷春興。
雪羅初試,過賜衣時節,才三四日。記得延陵公子宅,麟角當年新紱。半刺名家,一經奧學,是青云人物。如何華發,蒲輪未聘遺逸。 問訊怨鶴驚猿,不妨俱隱,且逍遙丈室。有子傳家經可教,況有東皋種秫。醉里乾坤,間中日月,便是長生術。瑤池宴後,剩看幾度桃實。
恨公來較晚,早歸朝、驄馬去難留。是朱輪華轂,聯珪疊組,家世公俟。今在玉堂深處,借重護偏州。好把青氈拂,奕世勛猷。 明日東津歸路,正梅花霜暖,春上枝頭。看連旗列鼓,送客下江樓。對云山、千年不老,向樓前、閱盡幾行舟。留名在,嚴陵灘下,日夜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