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別陸華甫吳允兆
念年五相送,今別況悠哉。
路出丹陽去,情深白下來。
飄零從此始,惆悵未能回。
努力看華發,聽鴻且莫哀。
念年五相送,今別況悠哉。
路出丹陽去,情深白下來。
飄零從此始,惆悵未能回。
努力看華發,聽鴻且莫哀。
二十五年間多次相互送別,如今這一別更是讓人感慨悠長。你要取道丹陽離去,我們的情誼深厚如同從白下而來。從此你將開始漂泊的生活,我滿心惆悵難以釋懷。你要保重身體,看著自己的白發,聽到鴻雁的叫聲也不要哀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友人相識二十五年,此次友人要前往丹陽,詩人在分別之際寫下此詩,可能當時社會處于相對和平但人們生活仍有漂泊不定之感,詩人對友人的未來充滿擔憂。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過往送別和對友人未來的擔憂,展現出深厚情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代送別詩的常見情感和表達手法。
隴山秋樹舊巢傾,遠向江東逐旆旌。去國夢魂應繚繞,入春喉舌漸分明。一聲警露何慚鶴,百囀遷喬肯讓鶯。終日雕籠心不戀,經年丹觜色猶輕。思歸悒悒因成疾,顧主依依尚有情。死葬小園芳草地,夜來經雨綠苔生。
乘流貪迅急,冒寒沖曉霧。閩江信清駛,趨海勢遙注。坤軸恐其弱,巨石相撐拄。詭誕如鬼工,禹鑿未經夙。齒利侔劍戟,槎枒齦腭露。窟壓老蛟蟠,濤奔健馬赴。震蕩驚雷吼,崩坼盤渦怒。篙師脫穎手,箭疾鮮還顧。素聞駭呂梁,側想淩滟滪。平生仗忠信,遇險當不懼。
馳蒼潑綠樹千圍,溪雨頻來石菌肥。舉步欲吟心上句,驚鴻忽起拍波飛。
待問盈朝日,群生解褐初。太常方奏第,儒館下除書。出入勞忠藎,襟懷自卷舒。如何奪公早,不得待懸車。
香篝薰被,諳盡單棲味。遲日房櫳花濺淚,知道春魂醒未。年來銷得狂名,南樓試聽調笙。只是尋常風月,不關鶯燕寒盟。
金鵝蕊生瑤水陰,錦駝鳥鳴珠樹林。上皇敕賜龍色酒,天樂五云流玉音。
長溪如白虹,分走荊霅派。具區納群流,襟帶三郡界。太虛混鴻蒙,元氣流沆瀣。初疑溟渤寬,稍覺云夢隘。茫茫雁飛遲,颯颯帆度快。雨來鼉報鳴,風起鷗驚邁。神龍作淵都,豈復數鱗介。珠光照水府,不受白日曬。朝看炮車云,云浪動澎湃。聲吹地將浮,勢擊山欲壞。黃頭雖輕生,捩柁不敢懈。有時湛明鏡,峰吐青幾塊。煙中樹若莎,波上舟如芥。漁就沙岸炊,客來水祠拜。震澤思禹功,夫椒記吳敗。白魚逢夏出,黃柑待秋賣。我性好游觀,夙負云水債。欲尋鴟夷舸,不顧涉險戒。人生亦何為,世故自拘械。萬事風飄花,百年露垂照。何當叩林屋,秉炬訪仙怪。試探不死方,為人起疴瘵。
茅屋藏深樹,柴門對遠山。主人多不出,杖屨得常閒。
斗帳方床一布衾,睡馀推枕復長吟。青燈細雨三更夢,白首殘編萬古心。天上不知何歲月,城中誰信有山林。哀歌坐待東方白,短發刁騷不滿簪。
頑劣安能曉道玄,愚癡不必識其淵。群生定數何迍蹇,奢望重重盡隱先。
已厭時人目,翻生古道悲。洲中鸚鵡賦,臺上鳳凰詩。風雨客多病,江湖鬢有絲。長途且萬里,無夢寄相思。
君住三山我四明,一時傾蓋五羊城。歌求伐木詩中意,琴聽歸樵曲外聲。鶯囀上林春色好,風生南海瘴煙清。懸知兩地還為客,明月如何此夜情。
擾擾貪名者,驅馳易白頭。江山長不改,歲月急如流。且盡一尊酒,共消千古愁。可憐金谷廢,人去月當樓。
西山一何高,上有列仙館。阿母幾何年,皬然霜發短。丹室搆瓊英,霞衣出火浣。上元受寶訣,雙成吸玉管。俯視瑤水波,幾度清且淺。青鳥云中遨,飛鳴正睍睆。玉函墮真圖,仙氣人間滿。侍中歲星魂,燕喜何衎衎。取彼玗琪實,跪進車渠盌。若木曉暉長,桃花春氣緩。一奏玄云謠,永歡閬風苑。
寒梅零落春雪灑,蕭娘腰瘦無一把。淡黃楊柳未成陰,何人已系青驄馬。畫樓深處迎春歸,鞦韆影里紅杏肥。濛濛花氣濕人面,東風吹冷輕羅衣。衣上粉珠流不歇,暗解翠裙花下摺。殷勤莫遣燕子知,會向人間報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