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效小庾體
三五月華新,遨游逐上春。
相邀洛城曲,追宴小平津。
樓上看珠妓,車中見玉人。
芳宵殊未極,隨意守燈輪。
三五月華新,遨游逐上春。
相邀洛城曲,追宴小平津。
樓上看珠妓,車中見玉人。
芳宵殊未極,隨意守燈輪。
正月十五,月光格外皎潔新鮮,人們外出游玩,追逐著早春的氣息。相互邀約在洛陽城的角落,到小平津去宴飲游樂。在樓上觀賞歌女的表演,在車中看見美麗的佳人。這美好的夜晚還遠未結束,人們盡情地圍繞著燈輪游玩。
三五月:指農歷十五。月華:月光。
上春:初春。
洛城:洛陽城。曲:角落。
小平津:古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東北。
珠妓:指歌女。
玉人:容貌美麗的人。
芳宵:美好的夜晚。未極:沒有盡頭。
燈輪:一種巨大的燈彩,形如車輪。
此詩創作于上元節,上元節即正月十五,有觀燈、游樂等習俗。當時社會相對安定繁榮,人們在節日期間盡情游樂。詩人在這樣的氛圍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上元夜的熱鬧景象。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上元夜的熱鬧場景。其突出特點是生動展現節日氛圍,語言清新自然。它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在描繪節日風俗的詩詞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亭外物清曠,人間多熱惱。
夜晴登此亭,水月相媚皓。
多君心鏡空,光明寫懷抱。
憑誰持此意,舉似寒山老。
禮法日荒蕪,坦率日增益。
唯余枯藤枝,起坐不相失。
山枕孤云歸,林寒倦鳥集。
愛此亦題詩,鈍澁見才力。
乃知衰老來,全殊少年日。
勞生知幾何,萬事歸嘆息。
??斧好濯磨,當就阿誰乞。
老畏高門地,慵便下澤車。
終然嬰世網,難作愛吾廬。
白平陽滛于,詩曹務盡廢。
郡置假尉以,代之分其半。
蜀客快劇談,風味出譏誚。眾中聞巴音,必往就一笑。
道人西蜀來,風度又高妙。吾家長頭郎,高蹈萬物表。
平生少推可,說子不知了。吾初意魁梧,一見殊短小。
篝燈款夜語,每毎犯吾料。貌和華林風,氣爽霜天曉。
坐令岑寂中,絕塵追騕褭。君看顯與訥,出蜀亦同調。
竟如眾星月,聲光潑云嶠。子亦當加鞭,歲月一過鳥。
我昔游瀘江,泛舟奔楚宮。
黔江自南來,胥會涪之東。
黔江清且碧,瀘江濁而紅。
紅碧不相入,分流如臥虹。
群潴激湍濤,洶涌成戰攻。
須臾盡變濁,混混顏色同。
清固不勝濁,此理天下通。
君視開成間,牛李爭長雄。
要之贊皇子,不勝太牢公。
物理自古然,徘徊嘆無窮。
此生已無累,一席可窮年。
細嚼寶公飯,飽參彌勒禪。
懶修精進定,愛作吉祥眠。
夜久山空寂,唯聞遶砌泉。
青山隨處有,見之輒欣然。
獨于湘上山,欲買歸休田。
此邦多君子,故欲吾終焉。
先生人品高,白鷗春水前。
弟子亦秀發,玉樹相明鮮。
頗怪翰墨場,亦著白髪禪。
分題得難韻,下筆風雷旋。
詩成愕眾口,不復較后先。
閑中有此樂,安用食萬錢。
紫芝愛陸渾,遂為好事傳。
悠然見眉宇,寧復羨遺編。
壯歲日千里,晚途天一方。
花縵聊傲世,白袷亦隨鄉。
團扇侵時令,方書遣晝長。
此間吾所樂,便擬卜林塘。
風埃九十里,霧雨濕駝裘。
鴈過回詩眼,江寒聚晚愁。
魂清方怯雪,句冷更含秋。
殘岸連孤嶼,依稀似橘洲。
朱門連大藩,知是故人宅。登門一笑懽,忘其身是客。
叢林斷岸西,聚落一水隔。欲知往來數,雞犬亦相識。
人情改朝夕,世議苦迫窄。公輩月輪高,不涴濁流色。
撥書臥清曉,井汲聞余滴。職嚴賓謁少,境靜意自適。
嗟余眷閭里,邊風馬嘶北。公賢義當親,此外吾何擇。
瘴疴蘇晝簟,小寢喧鼻息。夢驚哦公詩,清懽洗岑寂。
覆載宜然等,寒暄乃爾殊。
雪曾前歲有,地過此邦無。
煮海鯨鯢動,烹山虎豹呼。
南來何所得,詩語帯娵隅。
好天涼夕病衰余,散步中庭瘦策扶。
禪客相逢宿山寺,玉輪同看上云衢。
十分歸思懸江國,一半秋光入鬢須。
草露濕衣香霧重,更將毛骨洗冰壺。
靜室依清幾,開書映隙光。
悟迷初不隔,語默故難藏。
妙可忘情會,深無以意量。
臨機辨神駿,正要略玄黃。
林中晏坐老沙門,豈愿臨年觸垢氛。
正恐先生不得飽,欲令后死與斯文。
近逃臺鼎居東洛,聞道衣冠滿北軍。
須信此涂天一握,人間漫說有孤云。
叢祠香火罷,山寺偶同游。
??撥紅金涌,窗空碧縷浮。
旋敷白?布,暖甚紫茸裘。
試作吉祥臥,夢清如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