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游湖春夏秋冬四絕 其一
冰散玉珂微弄暖,
梅含金粉巧矜新。
道人不管年光逝,
貪作詩章等待人。
冰散玉珂微弄暖,
梅含金粉巧矜新。
道人不管年光逝,
貪作詩章等待人。
湖冰消融,如玉的冰塊微微散發著暖意,梅花含著金色花粉,巧妙地展現著清新。道人不理會時光流逝,只顧著作詩等待友人。
玉珂:原指馬勒上的玉制飾物,這里形容湖冰如玉。
矜新:夸耀新奇。
道人:指詩人自己或友人。
年光:時光。
此詩是詩人與微之同游時所作。可能創作于早春時節,當時詩人與友人一同出游,被眼前的早春景色所吸引,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早春景色,突出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知和陶醉其中的狀態。其特點是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閑適的創作風格。
細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
何處梅花一綻香。
井臼無供戢羽貧,
未知何地老容身。
更無一卷文書在,
七錄家藏許卜鄰。
云英生小便溫柔,別有靈心孰與儔。
怕惹郎愁深諱疾,扶床嬌喘自梳頭。
五月征蠻戌海邊,班師喜奉檄初旋。即看萬眾生春色,無復連山怯瘴煙。帥府恩深容紀過,豎儒業在豈求田。白頭汗馬知何濟,轉覺歸心劇去年。
轉覺歸心劇去年,翻思戎馬在征田。丈人豈少捐之策,戰壘誰懲奉議煙。東下末僚懷病往,西來驕虜負恩旋。芟除亂草須終盡,一發如存解擾邊。
經旬雨不絕,兀坐郁愁思。溜斷聲方歇,云來陣復隨。
沼深容我瀨,天漏令人疑。何事君高興,揮毫猶賦詩。
身衰逢亂日,官冷是閒時。行止今難定,干戈復若茲。
壯懷逐歲盡,歸夢有誰知。雨共窮愁淚,瀟瀟擬散絲。
常思高致。又見涼風起。
歡喜年時為壽意。快寫山歌重寄。
愿公好德康寧。青云收取功名。
莫道而今官小,吾儒正要仁民。
風尖葉裂。簌簌飛瓊屑。
凍合關河天一色。不辨去程南北。
天涯游子單寒。客中誰勸加餐。
便有今宵歸夢,可能尋到長干。
信宿遷延始至家,
一人相見一咨嗟。
誰知大阮飄零苦,
得慶生還病轉加。
舞揮秦日月,
為整漢山河。
隨意此徐步,鄉居一味閒。
樹回青嶂合,村盡碧溪灣。
流水自成瀑,夕陽猶在山。
林泉且吟嘯,烽火黯塵寰。
翼唐九佐開天命,論道三臺識國楨。
握管表章文學館,持忠堅保歲寒名。
棟梁祖干家聲重,蘭桂孫枝令譽清。
浙閩封疆慎撫育,惟期寧靜勉精誠。
記得高齋相對坐,孤燈疏雨寒宵。玉驄一去杳難招。天涯芳草路,轉入望中遙。
百歲光陰秋夢短,鹿埋何處芭蕉。舊情偏傍故園饒。酒杯江上飲,吟鐙月中敲。
滇海云深逢老象,時于沙底埋牙。知君歸興入春賒。鳳山煙雨里,數盡舊時花。
聞道天家收放逐,玉堂新草黃麻。仙源好去問靈槎。未應同老我,風雨漫思家。
苦鶴瑤天泣。灑秋風、蒼崖窅窅,冷薶殘魄。果是憂曇才一見,已見冰霜高節。誰更寫、愁紅怨碧。剩得纏綿詞一卷,唱秋墳、山鬼應啼血。黃鵠眼、淚潛滴。
春容依約還如昔。爇心香、蓮華供奉,莊嚴仙骨。情到十分原殉義,歷遍粉灰香劫。抵多少、生天成佛。只我傷心緣甚事,斷腸碑、怕檢胭脂。華月冷、度簾隙。
往事依依幻亦真,分明箋字墨華新。
離筵曾照西樓月,別賦空懷南浦春。
萬卷難諳天下事,百年老去眼中人。
辭君再晤知何日,滄海浮萍寄此身。
一出銅馳幾望京,詞人籍甚趙郎名。
文推鄴下劉公干,狂似陳留阮步兵。
清嘯高樓遮海戍,轉輸連艦發津城。
溯波雙鯉無因至,何限中原尺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