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荅常心吾中丞寄問二首
別后渺愁予,秋來得報書。未過衡渚雁,早下武昌魚。天地方多難,江湖有索居。間蹤休更問,頭白侶樵漁。
何地容高隱,江樓萬竹青。曉猿諳報客,夜鶴解聽經。天迥懸卿月,山深閱歲星。會傳宣室召,莫勒草堂銘。
別后渺愁予,秋來得報書。未過衡渚雁,早下武昌魚。天地方多難,江湖有索居。間蹤休更問,頭白侶樵漁。
何地容高隱,江樓萬竹青。曉猿諳報客,夜鶴解聽經。天迥懸卿月,山深閱歲星。會傳宣室召,莫勒草堂銘。
分別后我滿心憂愁,秋天收到你的書信。大雁還沒飛過衡渚,你卻早早寄來武昌魚般的問候。如今天地間正多災多難,我在江湖間獨居。別再打聽我的蹤跡了,我已頭發花白,與樵夫漁夫為伴。哪里能容我高隱呢,江樓旁萬竹青蔥。清晨猿猴熟悉通報客人,夜里仙鶴懂得聆聽經文。天空高遠懸掛著如卿月般的你,深山里我歷經歲月。你定會得到朝廷的召見,不必在草堂刻銘隱居。
渺愁予:讓我滿懷憂愁。
衡渚雁:衡渚即衡山的小洲,傳說大雁南飛至衡山回雁峰而止。
武昌魚:這里代指書信或問候。
索居:獨居。
間蹤:蹤跡。
高隱:隱居。
卿月:喻指朝廷中的高官。
歲星:即木星,這里指歲月。
宣室召:指被朝廷召見任用。
勒: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天地方多難”可推測當時社會動蕩不安。詩人可能因時局而選擇隱居,友人常心吾中丞寄信問候,詩人便作詩回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艱難時局下的隱居生活和心境,同時對友人仕途有所期許。其特點是情景交融,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亂世中的心態。
聞說庚寅弟,兼思乙酉兄。樓高江樹遠,帆去暮潮平。藥豈能延壽,符焉可避兵。各憑心事好,共保歲寒盟。越州兄弟好,年與德俱高。未覺同宗吝,寧須蓋代豪。雪爐稱夜坐,花墅接春遨。何日成三老,茶甌瀹碧濤。
楚娃雙侍玉為顏,勸酒能歌雉子斑。醉殺休論官不調,古來遷客幾人還。
幾見秋風幾見春,一愁未已一愁新。閒中點檢平生事,唯有清貧不負人。甕面浮香處處春,任他時事百端新。自知野鹿山麋相,不足麒麟閣上人。
鶴羽飄飄早慣看,湖光鬢影共凋殘。但埋朽骨在清雪,直與春心到絕寒。
秋晦舟中夜,相看獨有燈。隨緣聊寄宿,寧道不如僧。溪對橋雙影,云低水一層。疏疏風柳外,蟲響亂漁淜。
番禺天外古交州,念子南行戀舊游。故國又經花落后,遠書翻寄雁來秋。梅邊野飯逢人少,海上青山對客愁。為報羅浮云影道,早隨明月引歸舟。
昆崙一池水,色與銀河同。問子為誰氏,從師向此中。短檠非世業,破笠是家風。回首唐虞際,浮云點太空。
衡門可棲,藜藿可飯。錦綺雖麗,韋布自暖。車馬雖貴,豈若仰偃。下覽林皋,上陟巒巘。靜倚垂虹憩,目送行云返。
云外千峰斗速行,山尖一樹獨分明。不知林下人家密,倚杖忽聞雞犬聲。
今人多結勢,古人多結心。結勢可趨利,結心能斷金。金堅義亦固,利厚害彌深。往者不咎昔,來者當鑒今。
兒時最愛挹江樓,塔影江聲倚暮秋。問學侯芭慚后起,勝筵王勃動新愁。當年北郭留先跡,此日西湖憶侍游。頭白眼花空老去,行藏毋忝爾生不。
老病新看鏡,形容太瘦生。昨孤前席召,只益負暄情。白發千莖短,丹心一寸明。玉堂天上近,終日彩云橫。
穴處巢居避市廛,南山構架白云巔。風高茆葦三重掩,澗險藤蘿百尺牽。旦食有狙分芧地,春耕無犢廢芝田。野人不但貧輸力,甲首敲門橫索錢。
黃梅雨熟汝辭家,數得秋風到藕花。書里懸知有歸日,醉中不復問年華。
學從元字起,貞實已先元。密玩坤乾易,精探宇宙根。與公傳后世,有客踐前言。萬古立鰲極,惟思夜氣存。高年開八帙,細字尚親抄。已矣蠅頭筆,誰其鳳觜膠。能傳言外意,始識畫前爻。此老埋黃壤,紛紛嘆面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