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寄碩父五首 其三
學詩如學道,先須養其氣。
植苗無它術,務在除荒穢。
滔滔江漢流,源從濫觴至。
要作千里行,無為半途滯。
學詩如學道,先須養其氣。
植苗無它術,務在除荒穢。
滔滔江漢流,源從濫觴至。
要作千里行,無為半途滯。
學習寫詩就如同學習道理,首先要培養自己的氣質和精神。種植幼苗沒有別的方法,關鍵在于除去雜草。那滔滔不絕的長江和漢水,源頭是從細小的水流開始的。要想行走千里,就不要在半路上停滯不前。
學道:學習道理、學問。
氣:氣質、精神。
植苗:種植幼苗。
荒穢:雜草。
濫觴:江河發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后指事物的起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有不少人在學詩過程中存在急于求成、忽視基礎等問題,詩人有感于此創作此詩來勸勉學詩者。
這首詩主旨是闡述學詩的方法和態度,強調培養氣質、打好基礎、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其特點是以生動比喻說理,在學詩理論方面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既難求富貴,何處沒溪山。不成天也,不容我去樂清閑。
短褐寬裁疏葛,柱杖橫拖瘦玉,著個竹皮冠。弄影碧霞里,長嘯翠微間。
醉時歌,狂時舞,困時眠。け然自得,了無一點俗相干。
擬把清風明月,剪作長篇短闋,留與世人看。待倩月邊女,歸去借青鸞。
煙水闊。高林弄殘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韻,銀床飄葉。衣濕桐陰露冷,采涼花、時賦秋雪。嘆輕別。一襟幽事,砌蛩能說。
客思吟商還怯。怨歌長、瓊壺暗缺。翠扇恩疏,紅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風,恨最恨、閑卻新涼時節。楚簫咽。誰倚西樓淡月。
漫道十年前事,悶懷天又陰。何須恨、典了西湖,更笑君、宴罷瓊林。閑時數聲啼鳥,凄然似、上陽宮女心。記斷橋、急管危弦,歌聲遠,玉樹金縷沈。
看萬年枝上禽。徊徨落月,斷腸理絕弦琴。魂夢追尋。揮淚賦白頭吟。當年未知行樂,無日夜、望鄉音。何期至今。綠楊外、芳草庭院深。
水云幽。怕黃霜竹生新愁。生新愁。如今何處,倚月明樓。
龍吟杳杳天悠悠。騰蛟起舞鳴箜篌。鳴箜篌。聽吹短氣,江上無秋。
冰箔紗簾小院清。晴塵不動地花平。
昨宵風雨,涼到木樨屏。
香月照妝秋粉薄,水云飛佩藕絲輕。
好天良夜,閑理玉靴笙。
問海棠花下,又何如、玄都觀中游。嘆佺巢蜀錦,常時不數,前度何稠。
誰見宣華故事,歌舞簇遨頭。共是西江水,不解西流。
在處繁華如夢,夢占人年少,生死堪羞。任傾城傾國,風雨一春休。
醉逢君、何須有約,醉留君、系不住扁舟。空又失,花前一笑,綠盡芳洲。
暖消蕙雪,漸水紋漾錦,云淡波溶。岸香弄蕊,新枝輕裊條風。次第燕歸將近,愛柳眉、桃靨煙濃。鴛徑小,芳屏聚蝶,翠渚飄鴻。
六橋舊情如夢,記扇底宮眉,花下游驄。選歌試舞,連宵戀醉珍叢。怕里早鶯啼醒,問杏鈿、誰點愁紅。心事悄,春嬌又入翠峰。
蓂莢飛雙,桂分缺二。金風已肅深秋意。
萱庭戲彩恰稱觴,蕊宮仙子天臺裔。
鶴發童顏,龜齡福備。孩兒書額添三字。
常將機訓付兒孫,取青行擁潘輿侍。
山青青。水泠泠。
養得風煙數畝成。
乾坤一草亭。
云無心。竹無心。
我亦無心似竹云。
歲寒同此盟。
燕子芹干,龍孫籜老,綠陰深鎖林塘。午風庭院,人試薄羅裳。
數盡落紅飛絮,摘青梅、煮酒初嘗。重門靜,一簾疏雨,消盡水沉香。
把當年團扇,恩情猶在,未是相忘。笑衰翁鬢發,早已蒼蒼。
說與乘鸞彩女,看世間、多少炎涼。都休怨,百年一夢,且共醉霞觴。
念芳鈿委路,粉浪翻空,誰補春痕。佇立傷心事,記宮檐點鬢,候館沾襟。東君護香情薄,不管徑云深。嘆金谷樓危,避風臺淺,消瘦飛瓊。
梨云已成夢,謾蝶恨凄涼,人怨黃昏。拈殘枝重嗅,似徐娘雖老,猶有風情。不禁許多芳思,青子漸成陰。怕酒醒歌闌,空庭夜月羌管清。
欲展吳箋詠杜娘。為停楚棹覓秦郎。藕花三十六湖香。
珠顆翠檠饒宿淚,玉痕紅退怯晨妝。小橋風月思凄涼。
唱古荼?,新荷葉,誰向重簾深處。
東風三十六,向園林都過,馀寒猶妒。
公子狐裘,佳人翠袖,怎見此時情否。
天上知音杳,怪參差律呂,世間多誤。
記畫扇題詩,單衣試酒,夢歸泥絮。
嗟春如逆旅。送無路、遠涉前無渡。
回首住、凌波亭館,待月樓臺,滿身花氣凝香霧。
度入南薰去。留燕伴、不教遲暮。
但一點、芳心苦。生怕搖落,分付荷房收貯。
晚妝又隨過雨。
對琴臺、不堪塵涴,春風微露纖指。崢嶸鶴膝翹空勢,取次著花安蕊。偏有意。把竹外一枝,飛灑輕煙里。月痕如洗。又底事丹青,何須水墨,虛白闞清泚。
華堂暮,珍重休彈麈尾。靜中留此佳致。橋西幾度香浮處,回首都隨流水。閑徙倚。嘆汨沒黃埃,變幻皆如此。蜚廉莫起。待別有神人,風斤一運,和影上窗紙。
流蘇靜掩羅屏小。春夢苦無分曉。一縷舊情誰表。暗逐馀響裊。
相思謾寄流紅杳。人瘦花枝多少。郎馬未歸春老。空怨王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