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駕部公擇齋中聽李生歌得聲花二韻 其二
江風裊裊江月斜,
一曲猶聞玉樹花。
莫問南朝歌舞日,
尊前誰似李明霞。
江風裊裊江月斜,
一曲猶聞玉樹花。
莫問南朝歌舞日,
尊前誰似李明霞。
江風輕輕吹拂,江月已傾斜,還能聽到一曲《玉樹后庭花》。別再問南朝縱情歌舞的日子,在這酒樽前誰能比得上歌女李明霞。
裊裊:形容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
玉樹花:即《玉樹后庭花》,為南朝陳后主所作,后世多視為亡國之音。
尊:同“樽”,酒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南朝時期,統治者沉迷于歌舞享樂,最終導致亡國。此詩可能是詩人在吳駕部公擇齋中聽李生唱歌時,由《玉樹后庭花》聯想到南朝的興衰,從而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南朝的歷史興衰,抒發對歷史興亡的感慨,同時贊美了歌女李明霞的歌聲。其特點在于將自然之景與歷史典故相結合,富有深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朝來已與碧桃約,留住東風不放歸。
彈鋏歸來日,名山幾度過。蒼松云影蔽,四野哭聲多。太璞山中玉,微風水面波。遼京天際遠,長嘯拂云蘿。
此生頭已白,無路掃王門。
憶昔春明作吏來,風波如此信堪哀。有人竟誤東坡死,何地能容北海才。悵望飛鴻遵淺渚,虛傳市駿上高臺。凄涼怕聽軍書報,且盡茱萸酒一杯。
爾雅東方號太乎,同文宏愿蓋環瀛。荊州課武慚陶侃,齊國多艱感晏嬰。止有合縱紆急劫,故知通道勝要盟。衛多君子吾何敢,愧此朋簪倦倦情。
稻芒差小蘭芽大,細數頻來亦有情。一樣風吹兼雨洗,只馀墜籜不聞聲。
凈名示疾已多時,消息傳聞信復疑。豈有適來還適去,不堪成喜又成悲。二毛始悔參禪晚,五岳偏嫌遣嫁遲。岐路分攜多未惜,惜哉岐路更多岐。昨日人窺董傅園,今朝客散翟公門。羞將雉性求田宅,止有螢燈付子孫。郢匠豈堪還斲鼻,楚些無復更招魂。勞生欲別非難別,忍淚相辭勿復言。空中野馬路旁塵,去住無端自主賓。捫館便為乘驛客,過橋還是隔溪人。多生未了三生愿,萬事惟馀一事真。君已蓋棺予亦老,相期牢記續前因。
盧茨源上風煙好,結架遙憐云水湄。曾是先生親卜筑,不妨相國細吟詩。山開兩峽云來暝,灘急一江帆到遲。作意云孫真好事,清芬高繼昔人□。平生無夢到班行,留得清名與世長。此老風流勝此謝,諸郎佳句似池塘。掛云出屋須臨賦,卓筆名題信似狂。小泊便思安石渚,他年容我聽鳴鴹。
臨行情緒懶開言,提唱宗乘亦是閑。珍重導師并海眾,不勝依戀向靈山。
西風暗里窺窗牖。小庭閑、獨立夕陽久。花落金錢,露葵開、藥欄如繡。關情處、自嘆吾衰白首。暫來蝴蝶黃昏候。對深杯、辜負紅酥手。消受清芬,怎當他、涼侵衫袖。秋云外,幾層家山是否。
楚水吳山何限情。透花窺鳥最分明。惟奈瘴煙籠飲啄,亦悔梅嶺阻歸程。一片雨,五音清。無那春風欲送行。秦人只解歌為曲,歌按秦樓夢不成。弱柳千條杏一枝。已涼天氣未寒時。故將別淚和鄉淚,莫遣佳期更后期。兩不見,暗相思。淺深更漏妾偏知。低頭悶把衣襟撚,為報春風且莫吹。遠客辭家月再圓。綠楊如發雨如煙。梁間燕子聞長嘆,樓上花枝照獨眠。興又寢,倚闌干。各自當情各自歡。回身泣向寥天月,恰漏清光落枕邊。山檻晴歸漠漠煙。綠窗紅淚冷涓涓。長疑好事皆虛事,可得潸然是偶然。蘭燭燼,江波連。當時惆悵不曾眠。起來自擘紗窗破,病眼開時月正圓。莫怪頻頻上此臺。翠蘿深處遍蒼苔。能令瀑水清人境,更取峰霞入酒杯。堤柳動,野葒開。林下輕風待落梅。從來此地黃昏散,往事空成半醉來。
四山暗同云,天地一何肅。衰柳凝寒煙,凍禽靜且伏。悄然孤篷底,能否斗酒足。近村無鐙火,冥濛此焉宿。喔喔天雞鳴,晨光啟東旭。
陶家屋角樹扶疏,紙閣蕭然一榻虛。墻缺暫教濃綠護,漏痕都似硬黃書。懸河喜聽鄉人語,掀淖重邀長者車。舍北炊煙多未起,官貧敢嘆食無魚。
草滿平泉莎滿徑,池荷競斗新妝。一尊我輩自飛揚。鷗鄉銷鬢白,蟻夢撇腰黃。歸路秋聲聞絡緯,城南竹樹都荒。量煙審雨意茫茫。頻年呼馬走,后日喚牛郎。
岳巘含蔥郁,青搖海岱端。一真司佐命,萬古共巑岏。閶闔鄰朱鳥,煙霞駐彩鸞。日光懸景外,輪轉夜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