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益師謙所藏和靖吟梅圖
瓶插梅花一兩枝
逋仙隱幾自吟詩
北風釀作西湖雪
不顧山童凍得癡
瓶插梅花一兩枝
逋仙隱幾自吟詩
北風釀作西湖雪
不顧山童凍得癡
瓶中插著一兩枝梅花,和靖先生靠著幾案獨自吟詩。北風醞釀著,西湖飄起了雪花,卻不顧山中小童凍得發癡。
逋仙:指林逋(967-1028),字君復,謚號和靖先生,北宋隱逸詩人,以愛梅養鶴聞名,世稱'梅妻鶴子',故稱'逋仙'。
隱幾:靠著幾案。幾,古代一種矮小的桌子,用于憑靠或放置物品。
釀作:醞釀形成。此處指北風逐漸匯聚,最終形成降雪。
山童:山中的書童或仆人,多指代身份低微的侍從。
林逋是北宋著名隱逸詩人,其'梅妻鶴子'的典故廣為流傳。此詩為題畫詩,當是作者觀李益師謙所藏描繪林逋吟梅的畫作后所作,通過畫面內容想象林逋冬日賞梅吟詩的情景,反映宋代文人對隱逸文化的推崇。
全詩以瓶梅、吟詩、雪落、山童為線索,生動刻畫林逋隱逸生活的閑適與高潔,語言簡練,意境清逸,是題畫詩中描繪文人雅趣的典型之作。
幾年食玉桂為薪,不染京華一點塵。孤雁旅懷沙漠雪,蹇驢詩思灞橋春。紆朱喜換頭銜舊,衣錦榮歸鬢發新。海晏河清予日望,與君同作太平人。
燁燁房心,下照重屋。我嚴帝親,匪配之瀆。西顥沆碭,夕景已肅。靈其來娭,嘉薦芳郁。
取次衣裳盡帶珠,別添龍腦裛羅襦。年來寄與鄉中伴,殺盡春蠶稅亦無。
養疴丘壑玩寒藤,領略雞園最上乘。射虎已驚生李廣,登龍行復見元膺。九原煙雨悲埋玉,一代功名定伐冰。安得董狐南史筆,發揚潛德到云仍。
背負明霞葉葉舟,靴文萬頃夕風柔。閒看落日平生事,不待山僧更苦留。
竹也平生最愛之,草堂分植更添奇。隔溪已教重開徑,力壅還愁或后時。要使連云移巨本,可無向日挺高枝。鷓鴣煙里春深候,擬趁幽人賦緣漪。
山風古道,海國輕車,相逢只在東瀛。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休嗟鬢絲斷雪,喜閑身、重渡西泠。又溯遠,趁回潮拍岸,斷浦揚舲。莫向長亭折柳,正紛紛落葉,同是飄零。舊隱新招。知住第幾層云。疏籬尚存晉菊,想依然、認得淵明。待去也,最愁人,猶戀故人。
半紙功名百戰身,不堪今日總紅塵。死生自古皆由命,禍福于今豈怨人!蝴蝶夢殘滇海月,杜鵑啼破點蒼春。哀憐永訣云南土,錦酒休教灑淚頻。
聳我殘病骨,健如一仙人。鏡中照千里,鏡浪洞百神。此神日月華,不作尋常春。三十夜皆明,四時晝恒新。鳥聲盡依依,獸心亦忻忻。澄幽出所怪,閃異坐微絪。可來復可來,此地靈相親。
高樓長夜破凄迷,風偃長林一向低。動海霞光侵落月,連天蜩嘒亂鳴雞。流金氣候今日昨,隱幾生涯東院西。康濟自家身亦可,何緣洗耳萬方啼。
我佛慈悲鐵作衣,誰知方便示禪機。昔年庾嶺家風在,直到如今識者稀。
塔外青山匝四圍,澗邊流水繞松扉。白云一塢僧常住,紅杏數枝春漸歸。雨足人牛耕曠野,山深鳥雀哢晴暉。長廊響屧皆明禁,口自忘言心自非。
渴令平生病,年來病更多。腰仍難老折,腸亦舊無他。知子眠三徑,逢秋欲七歌。勛名郵傳爾,唯日飲無何。
寒花清事,老圃閑人,相看秋色霏霏。帶葉分根,空翠半濕荷衣。沅湘舊愁未減,有黃金、難鑄相思。但醉里,把苔箋重譜,不許春知。聊慰幽懷古意,且頻簪短帽,休怨斜暉。采摘無多,一笑竟日忘歸。從教護香徑小,似東山、還似東籬。待去隱,怕如今、不是晉時。
思齊太任,嬪于周京。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不可儀測,矧可強名。鏤玉繩金,昭哉號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