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丈內艱南還二首
慘淡歸人意,春前問去舟。參商初兩地,膠漆已三秋。雨色低津樹,江光隱驛樓。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游。
把袂憐同舍,離愁可奈何。定知秋雁少,惟有月明多。江上思瓊樹,風前廢蓼莪。無令清夜夢,不入舊鸞坡。
慘淡歸人意,春前問去舟。參商初兩地,膠漆已三秋。雨色低津樹,江光隱驛樓。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游。
把袂憐同舍,離愁可奈何。定知秋雁少,惟有月明多。江上思瓊樹,風前廢蓼莪。無令清夜夢,不入舊鸞坡。
歸人的心情凄涼慘淡,在春前詢問返程的行舟。如今如參商二星分隔兩地,曾經如膠似漆的情誼已過三秋。雨色低沉壓向渡口的樹影,江光朦朧隱沒了驛站的高樓。庭院的花似有無限遺憾,因這并非衣錦榮歸的游賞。
握別衣袖憐惜同舍的友人,離愁別緒教人無可奈何。料想秋日南歸的雁群稀少,唯有明月的清輝格外多。江上思念如玉樹般的友人,風中悲嘆難再吟誦《蓼莪》。莫讓這清冷的夜夢,不再回到舊日的鸞坡。
內艱:舊稱母親去世為內艱。
參商:參星與商星,此出彼沒,常喻分離不得相見。
膠漆:比喻情誼深厚如膠似漆。
三秋:三年,亦指時間長久。
錦衣游:指衣錦還鄉的榮耀之行。
蓼莪(liǎo é):《詩經·小雅》篇名,內容為子女悼念父母,后以“廢蓼莪”代指失去父母的悲痛。
鸞坡:唐代稱翰林院為鸞坡,此指詩人與友人曾共處的朝廷或舊地。
此詩為友人林丈因母親去世(內艱)南歸時所作送別詩。古代重視孝道,友人因喪歸鄉,詩人與林丈有同舍之誼(“把袂憐同舍”),故以詩寄別,既抒離別之愁,亦含對友人盡孝的理解與慰藉。
兩首詩緊扣“送別”與“內艱”主題,前首以“慘淡歸人”起筆,通過參商分離、雨江隱樓等景,寫歸人非衣錦的遺憾;后首直抒同舍離愁,借秋雁、明月、蓼莪等意象,深化對友人喪母之痛的共情與舊誼的懷念。全詩情感真摯,意象含蓄,是送別詩中融友情與孝思的佳作。
雁紅吹滿。千林樹、還催吟鬢彫晚。翠微多處看西山,戒峭寒清旦。帶一抹、平蕪似剪。愁心江上煙波遠。蕩倦客羈魂,縱宋玉能招,到此不禁腸斷。仍見。遍插茱萸,車螯丁酒,醉菊香噀缸面。故鄉無地可登臨,定有人傷亂。剩蜀國、弦中望眼。薛濤箋寫蘋洲怨。念歲華,驚離夢,京洛衣緇,錦城絲管。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難為久,春來反凋殘。殘固不堪殘,何須自尋煩?花落自有花開日,蓄芳待來年。
黃栗留鳴日正長,酴醾開盡一川香。南園表里皆濃綠,黃蝶無稽輥地狂。
白帝城西魚腹浦,十月江平見津滸。當年累石紛成行,此地臥龍經講武。轅門外建嚴中權,列陣相承存后伍。何人蛇勢識常山,未數魚麗矜鄭拒。懸知精神貫金石,尚想號令嚴鉦鼓。老兵料敵應疑生,川后澄波其敢侮。向令赤伏有遺符,下睨皇州直指取。云何遺跡司神明,獨靳豐功被寰宇。高城置酒供臨眺,往事興懷增嘆撫。巍然王佐三代前,信矣名言照千古。
背城路曲,趁小車、清風為我吹冠。霜曉楓濃,日曇花病,秋容繪也應難。倦懷暫寬。甚舊情、偏觸尊前。嘆頻年、雁翼參差,上京風雨蒯緱寒。塵劫盡歸游眺,吊南洼牧笛,故苑哀蟬。蠃墨殘題,菭磚凄句,江亭畫壁傳箋。勸觥送船。蕩墜魂、離夢連娟。謝朝華、鬢改簪羞,強來臨鏡看。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浩蕩園林風雨聲,鵓鳩撩亂亦悲鳴。作毬刺芥風吹盡,薝卜林中特地清。
大豁□幽徹洞天,分明平地有蓬山。朝元□□歸何晚,故敞瑤扃白日閑。
雨腳飄愁,簾腰通夢,迸作旅窗魂斷。才侵露幌,乍落平沙,天際陣云驅雁。憔悴江關,庾郎孤館,端憂燭花頻剪。嘆逢秋、多感書空,無字信沈人遠。還自憶、繡幕銷春,錦屏圍晝,剩遣護寒憎煖。花閒膩語,柱底芳塵,多少乳鶯嬌燕。誰道離居茂陵,弦冷琴臺,酒疏梁苑。送邊聲、不過瀟湘,雙懸淚眼。
多能百舌弄春晴,解作春風百鳥聲。獨立高林千尺上,黃鸝無數不能鳴。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缺月半掛簾鉤上,輕鉤恨眼,牢鎖眉心。漏短夜長,孤燭不照窗深。沈水旋添袖香,重衣篝、薄掩辟寒金。最凄楚、殘蛩虛籟,似助哀吟。孀娥倩影亭亭立,怕今宵、碧天離夢難尋。厭旅倦懷,空自撫劍雷音。爭遣酒邊效蠻語,只憐山袋怯瑤簪。蕭瑟意、窮秋老,盡百感光陰。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杜鵑終日苦言歸,只解言歸不見機。青山本是渠歸處,猶向風前怨落暉。
儀清態淡雕瓊瑰,捲簾瀟灑無塵埃。岳茶如乳庭花開,信心弟子時時來。灌頂壇嚴伸?塞,三十年功苦拘束。梵僧夢里授微言,雪嶺白牛力深得。水精一索香一爐,紅蓮花舌生醍醐。初聽喉音寶樓閣,如聞魔王宮殿拉金瓦落。次聽妙音大隨求,更覺人間萬事深悠悠。四音俱作清且柔,愛河濁浪卻倒流。卻倒流兮無處去,碧海含空日初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