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歸東里
板令懸車欠四年,
散關如砥去欣然。
鄭州門首人爭入,
誰伴山翁老洧淵。
板令懸車欠四年,
散關如砥去欣然。
鄭州門首人爭入,
誰伴山翁老洧淵。
按照朝廷規定的退休年齡還差四年,我卻像走在平坦的散關道上一樣欣然離開。鄭州城門下人們爭著進城,有誰能陪伴我這老翁在洧淵安度晚年呢?
板令:朝廷的命令,此處指官員退休的制度規定。
懸車:古代官員七十歲退休稱“懸車致仕”,因七十歲可懸車不用,代指退休年齡。
欠四年:還差四年到懸車之年(即七十歲)。
散關: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西南,古代交通要道。
如砥(dǐ):像磨刀石般平坦,形容道路平整。
山翁:詩人自指,老年男子的自稱。
洧(wěi)淵:洧水(古河名,在今河南境內)的深水處,代指隱居之地。
此詩約作于詩人提前致仕歸鄉途中。當時詩人未到傳統懸車之年(七十歲),卻選擇辭官歸里,在途經散關、鄭州等地時,因歸鄉之喜與對晚年生活的感慨而創作。
詩中記錄詩人提前致仕歸鄉經歷,通過歸途中所見所感,表達歸鄉欣然與晚年孤寂的復雜心境。語言質樸,情感真摯,以日常場景入詩,展現對歸鄉生活的真實感受。
吾去不足惜,眷彼后來人。后人鑒吾轍,誰復念酸辛。
柘湖淪此地,柘山巋其瀕。復驚秦時女,化作湖上神。世事喜反覆,孰能識涯津。物變雖萬殊,不惑固有人。
小雨初殘,蕉窗外、炎威半歇。試起捲、湘簾閑望,碧天如抹。一樹蟬聲清冷露,滿庭花影嬋娟月。最關情、梔子送清香,離愁結。封書字。空親切。思君意,難安貼。憶當年,繡閣相依時節。秀句頻敲元話好,瑤琴漫譜清音徹。悵而今、云水隔千重,何能越。
風靜川無云,天地呈清秋。清秋此佳日,抱景成孤游。林亭鳥雀喧,物類各有求。得失遺外役,耳目易以酬。晚花散疏香,遂為靜者收。山空白日下,此意常悠悠。
峰頭落日一尺景,平地行人一丈影。登高試望石觜山,缺月已懸大佛頂。紅柳不青白草黃,西風雁唳涼州涼。今宵刪丹郭外宿,客路更比長城長。
瀟灑襟期迥出塵,主璋特達豈無因。驊騮已見鞭先著,風雨應驚筆有神。數載青燈同硯席,一朝朱鬣躍云津。何堪桂領嬋娟月,兼照寒窗失意人。
采藥歸來月滿溪,家兒能唱白銅鞮。山翁有樂無人道,木槿明朝花又齊。白發蕭蕭覆領頭,瓦瓶無酒幾曾愁。人間一醉尋常醒,懶學先生向婦謀。山上常珍紫蕨生,山中幽意白云行。等閒孺子休相聒,無那橋邊去住情。鎮日閒談遂古初,郡中來問養生書。紫芝亦是商山草,此曲高歌我不如。
客到江潭鶴報歸,重茅此日任清輝。松聲兩耳古風韻,云錦一屏天杼機。野色遍看還處處,玄談未了欲遲遲。山廚不怕無供給,風雨連年飽蕨薇。老鬢霜林一色皤,清商催動興偏多。幽居自謂無人到,荒徑誰知有客過。萬里歸來新版筑,幾年流轉笑蓬科。煩君故有篇章贈,屬意精思費琢磨。
愁云垂地黃映日,疊嶂插空青照樓。野菊花開秋又晚,便當歸去老滄洲。
林間一葉秋,屏去三伏暑。凄然風露繁,絺绤莫能禦。炎涼相推移,胡為遽如許。孰知秋已半,今夕四十五。
傘墩湖畔喜吟詩,老柏森森作勢奇。鳴鳳朝陽驚意態,珍同玉樹美交枝。
春到愁如此。伊寄消愁字。道儂無賴惹春思,是。是。是。便不思量,思量則恁,那關卿事。愁思因春至。春病由伊致。如何只說但傷春,試。試。試。索性都拋卻,難分別、兩般情思。鉤月光初吐。半籠昏黃霧。只愁芳徑路多迷,赴。赴。赴。記得檐前,秋千影里,倚墻低樹。微近香深處。悄悄無人語。鸚歌只管暗呼人,誤。誤。誤。莫便窺窗,恐他姊妹、花陰閑步。
廣寒宮殿太凄清。玉宇夜長晴。未知搗霜成否,有路問云英。眉影黛,鬢云青。倚銀屏。秋波凝處,天上人閒,一樣閒情。
上筵勝日辨生朝,沾醉東風一和陶。官責每懸精力少,班行空說歲年高。雁南雁北身猶寄,花落花開夢尚遙。薄暮仙舟來遠使,忽驚玄鶴下青霄。海日蒼涼輟視朝,病坊旬浹愧甄陶。因高祗覺邱陵小,仰止真憐泰華高。虎帳令嚴看節制,鶴袍名重副逍遙。南陽捷上天顏慰,宴罷從容下紫霄。索盡孤懷采綠朝,看花何日共陰陶。頭童未覺龜毛少,詩細從添鶴骨高。約伴丹邱緣自淺,溯洄銀漢路成遙。鸴鳩決起元無力,薄趁風鵬上九霄。
直木無繁柯,安能附蔦蘿。托身茍得所,時命如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