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二首 其二
曾愛蕓窗日影遲
三冬又復下書帷
呵將凍筆臨晴雪
可念程門夜立時
曾愛蕓窗日影遲
三冬又復下書帷
呵將凍筆臨晴雪
可念程門夜立時
曾經喜愛書齋中日影緩緩移動的時光,如今寒冬又閉門苦讀。呵氣溫暖凍僵的筆,面對晴日里的積雪書寫,可曾想起程門立雪的深夜時刻?
蕓窗:書齋的雅稱,古人藏書時用蕓草防蛀,故稱書齋為蕓窗。
三冬:冬季,亦指三年,此處指寒冬時節。
下書帷:放下帷幕,指閉門專心讀書。
程門夜立時:用“程門立雪”典故,出自《宋史·楊時傳》,楊時雪夜立程頤門外等待受教,形容尊師重道。
推測創作于冬日苦讀之際,詩人由眼前寒冬閉門讀書的場景,聯想到往昔書齋生活,并借“程門立雪”的典故,表達對求學的堅持與對先賢尊師重道精神的追慕。
全詩以寒冬苦讀為核心,通過今昔對比與典故運用,既展現了求學的艱辛與執著,又傳遞了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
鼓刀戰牧野,采薇餓西山。出處各有意,喋喋俱空言。不如得美酒,一醉終馀年。賢愚死則已,死去知誰傳。
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發多。
深結花工知。賜與衣裳盡是緋。曾向玉盤深處見,隈隨。兩個心腸一片兒。從小便相依。酒伴歌筵不暫離。只恐被人分擘破,東西。怎得團圓似舊時。
千峰秀出青蓮宇,下界神龍走風雨。帝遣靈鰲戴此峰,來作中吳天一柱。吳王宮雉結浮云,日日西施醉歌舞。春□館娃樂未終,敵人隔江嘗膽苦。夜半越師溪上來,翻手繁華化為土。硯池鳥下詠青蘋,樵路幽香來秋塢。昔時寶屧響瑤階,誰信荊榛上修廡。惟有琴臺石,峨峨似蒼虎。吾將煉成金,天高不可補。飛閣當天開,五湖三江入窗戶。君不見鴟夷子,浮沈兩國煙波里。屬鏤讒鋒固莫辭,恥雪夫差肯知止。肯知止,今人寧無鼎鐺耳!奈何古之人,九泉呼不起,酒盡蘋蕪三萬里。
楊柳池塘春信早。簾卷東風,猶帶余寒峭。暖透博山紅霧繞。洞簫扶起歌聲杳。初試花冠金凰小。鬢亂釵橫,長怯旁人笑。銀燭未殘尊未倒。雞聲漏永頻催曉。
蟬雀參差在扇紗,竹襟輕利籜冠斜。壚中有酒文園會,琴上無弦靖節家。芝畹煙霞全覆穗,橘洲風浪半浮花。閑思兩地忘名者,不信人間發解華。
過盡長淮未見山,倦尋殘夢獨憑欄。風煙漸欲回春眼,不似蔣陵江上看。
常時不對鏡,對鏡即傷情。自覺衰容惡,誰知白發生。松筠存晚節,蒲柳謝春榮。喜有丹心在,常懷報圣明。
豈謂伊人至,能令倦客狂。千秋誰陸謝,一徑且求羊。夜色青藜短,秋聲白苧長。朝來還奏賦,不擬步長楊。
固知島可是詩奴,何況區區杜與吳。舉世徒能循覆轍,先生今為剪蘩蕪。淵明松菊還堪賦,白傅園池亦有圖。莫把五湖都占了,也須留與故人俱。
肺渴初供醒酒冰,又思攜客上崢嶸。十分宇宙無塵事,一色瓊瑤是化城。病起未堪論斗醉,詩狂且莫到參橫。剡溪可是忙回棹,凍合琉璃作么生。
嗜酒有何好,酒酣見真情。忍斷杯中物,而留身后名。名譽外物爾,醉乃得此生。神完氣不懾,墜車終莫驚。何必事輕舉,崆峒師廣成。
怨絮悽花滿謝橋。夢中風雨自蕭蕭。可堪鐫恨與瓊簫。逝水盡迷前后浪,新霜誰護短長條。待尋言說已魂銷。
山中樵客食無酶,熱芋寒饘八十來。參附若還能續命,王孫公子不須哀。
衛青功高不薦賢,猶有蘇建能拳拳。魏其已誅武安死,將軍畏禍無敢言。田竇安知天下士,可是一言誰得罪。當憂磊落世上奇,白頭騎奴安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