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番禺蕭少熙大令近體詩集題句四首 其三
無端兵火起江鄉,
幕府羈棲感慨長。
杜先生逢天寶亂,
偶吟風月也凄涼。
無端兵火起江鄉,
幕府羈棲感慨長。
杜先生逢天寶亂,
偶吟風月也凄涼。
無緣無故的戰火在江邊的家鄉燃起,在幕府中寄居的日子里感慨悠長。就像杜甫先生遭遇天寶年間的戰亂,即便偶爾吟誦風花雪月,也滿是凄涼。
無端:無緣無故。
兵火:戰火,指戰亂。
江鄉:江邊的家鄉。
幕府:古代地方軍政長官的官署,此處指蕭少熙任職的官署。
羈棲:寄居他鄉,漂泊停留。
杜先生:指唐代詩人杜甫。
天寶亂: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6)爆發的安史之亂。
偶吟風月:偶爾創作風花雪月題材的詩歌。
此詩為作者校訂番禺縣令蕭少熙近體詩集時所作題詩之一。晚清時期戰亂頻仍(如太平天國運動等),蕭少熙或因戰亂滯留幕府,其詩作多含亂世感慨。作者通過此詩呼應其詩集內容,暗含對時代亂局的感慨。
全詩以戰亂起筆,直述蕭少熙幕府羈棲之苦,借杜甫天寶亂時的境遇類比,突出亂世文人的共同命運。語言質樸,用典精當,情感真摯,是題詠詩集時對作者生平與時代背景的深刻呼應。
懶尋捷徑問通津,高臥南州樂隱淪。侄可承祧勝有子,田堪供祭不干人。江風山月諧清興,野竹溪梅作近鄰。除卻賦詩觀畫外,更將何事累閑身。
一葉彩舟輕,紅妝照溪水。歌聲隔岸聞,兩兩鴛鴦起。
辜負春風二月時,學宮日閉錦城西。教師且任吹牛逼,羹飯還能飽彘蹄。但覺昏昏思早睡,不堪喔喔聽晨雞。衰頹怕減詩書興,大別山頭去蹋泥。
承詔曾趨玉幾前,蕭蕭白發許歸田。誰知鼎鼐調羹手,卻校云林種樹篇。琴鶴共消閒日月,樓臺長挹舊山川。朝廷有道尊年德,優賜行看下九天。
嫩綠平原半未勻,馀寒蜂蝶敢相親。誰知他日調羹手,元是高齋臥雪人。環佩輕搖乘好月,瓊瑤碎踏亂香塵。六街車馬應無數,空谷孤芳孰探春。
飛瀑過雙磧,橫梁亙一洲。時清自失險,石出更安流。客棹依洄洑,人家帶坌丘。為誰含怨怒,嗚咽下邳州。
懷人驚節序,握手限津梁。滄海交情遠,云山別路長。論花朝倚袂,傾酒夜焚香。彩筆知無恙,何時接雁行。
一醉狂歌入翠微,疏鐘斜照澹忘歸。無多風景娛羈客,不合年華隱釣磯。野溆秋痕涼拭面,僧樓竹色古侵衣。憑欄遠覽尋常事,玉樹珊瑚喜共依。
沉疾已在躬,嗜書猶不廢。每聞有奇籍,多方必圖致。手錄畏辛勤,數紙還投棄。貿人供所好,恒輟衣食費。往來繞案行,點畫勞指視。成編亦艱難,把玩自珍貴。家人怪何用,推卻從散離。亦蒙朋友笑,既宦安用是。自知身有病,不作長久計。偏好固莫捐,聊爾從吾意。有子雖二人,未知誰可遺。我但要披閱,豈復思后世。逢愚聚亦散,賢必能添置。區區慮遠心,何其錯為地。不如供目前,一卷有真味。
雙闕浮光照短亭,至今猿鳥嘯青熒。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魚龍舞洞庭。蜀人文賦楚人辭,堯在崇山舜九疑。圣主若非真得道,南來萬里亦何為。嶺海東南月窟西,功成天已錫玄圭。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東來隱會稽。
昨日新聞未忍聽,憂時贏得鬢毛星。歸休高臥西江上,祗恐川原草木腥。
遠嶺嵐煙有淡濃,茅亭人杳水淙淙。山家何舍清幽地,不趁風來坐聽松。層巒半被淡云遮,老樹閑枝向舍斜。泉瀑潺聲聽不斷,將春吟到野人家。何方山水兩悠然,一卷春風染洞天。誰動流聲驚鷺鳥,元來帆起五湖船。一山繞水曲成灣,沿岸枝垂可系船。身在桃園堪避世,心隨鷗鳥上云天。
地偏異寒燠,厲風筋膂傷。時艱況羈旅,年登尚糟糠。憶昨盛壯辰,致身思慨慷。空余獻納志,白首念嚴廊。臥疾厭長夜,驚烏慘繁霜。斗室悲黝暗,攬衣俟初陽。
兩都作客今憐汝,三楚逢人定憶家。登閣郢云連大別,開門湘水隔長沙。王孫一笑揮如意,國士相看贈莫邪。狗監懸知能引薦,馬卿詞賦不須嗟。
不嫌筆墨尚差池,興至還來對客揮。已下棲鴉污紙白,更成春蚓怯人圍。風霜未改青衫舊,糠覈偏增皤腹肥。經月無聊淹錦里,清明又負一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