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姑蘇袁公新拜春官宗伯賦上賀篇時余南還
彤墀鳴佩秩宗尊,
一歲三遷是主恩。
周樂奏歌惟有札,
漢臣家世幾如袁。
朝來山色尚書府,
秋入江聲白下門。
公去趨朝吾益遠,
直從南斗憶臺垣。
彤墀鳴佩秩宗尊,
一歲三遷是主恩。
周樂奏歌惟有札,
漢臣家世幾如袁。
朝來山色尚書府,
秋入江聲白下門。
公去趨朝吾益遠,
直從南斗憶臺垣。
紅色臺階上玉佩鳴響,禮部尚書地位尊崇;一年三次升遷,全賴君主深厚恩寵。周代禮樂奏歌,唯有禮書可依循;漢代大臣的家族,有幾個能像袁氏這般顯赫?清晨山色映照尚書府第,秋意融入江濤傳至白下城門。您前往朝廷任職,我卻越走越遠;只能從南方仰望,追憶舊日官署。
彤墀(chí):皇宮中紅色的臺階,代指朝廷。
鳴佩:官員上朝時佩戴玉飾發出的聲響。
秩宗:周代掌宗廟祭祀之官,后為禮部別稱,此處指袁公新任的禮部尚書。
一歲三遷:一年三次升遷,形容晉升迅速。
周樂:周代禮樂制度,代指禮儀典章。
有札:有典籍記載,札指古代書寫木片,代指書籍。
漢臣家世:以漢代袁氏(如袁安家族)比附袁公家族的顯赫。
白下門:南京古地名,代指南京。
南斗:南方星斗,代指南方。
臺垣:朝廷官署,此處指袁公原任或中樞機構。
此詩為袁公由御史大夫升任禮部尚書(春官宗伯)之際,作者因南歸而作的賀詩。反映明代官場晉升背景,暗含同僚間的交游情誼與離別情境。
全詩以賀升遷為核心,稱頌袁公恩榮、家族顯赫與才德,結合自然景色渲染離緒,是明代官場酬贈詩的典型。語言典重,用典貼切,情感真摯。
江上春來風雨惡,大浪小浪江中作。一葦之航何足云,蕩漾中流幾飄泊。人鲊甕,鬼門關,下隔深淵咫尺間。饑蛟食人骨如山,公無渡河當早還。
南州六月暍欲死,一見新圖眼遽明。何處長林雙樹下,矮床茅屋聽秋聲。
金井西頭萼綠仙,霞裾風度影翩翩。隴西才子多清思,謾把春云染杜鵑。
買山藝花竹,長恐落人后。不見竹林人,山王非俎豆。市門能幾許,掉臂日奔湊。遲子來朝天,商略陳薄陋。
登歌奏罷樂初成,懿懿芬芬薦德馨。好是天心彰信順,故教華月吐青冥。
眠溪大樹不見日,牧鵝小兒兼釣魚。南風相送玉湖口,舟子飯時吾讀書。
去年夜度西陵關,待渡兀立江上灘。灘頭潮來倒雪屋,海面月出行金盤。冰花著人如撒霰,過耳斜風快如箭。叫霜鴻雁零亂飛,正似今年畫中見。寒煙漠漠天冥冥,展玩陡覺心神清。便欲吹簫騎大鯨,去看海上三山青。
暫綴明光草,言從洛下游。塵沙兩河夕,風雨二陵秋。鏡有潘郎鬢,囊無季子裘。更堪三五夜,獨自下西樓。
節概西曹彥,文章太守臨。樸忠元故俗,風雅自遺音。探虎時看壯,懸魚跡許尋。五朝稽德在,如玉又如金。
一代汪司馬,憐才海內聞。乍日傳書至,慇勤問白云。
長爪麻姑舞壽筵,靈霄高會聚群仙。雷公電母飛金鈸,月姊風姨碎玉鈿。瓜遜棗,藕如船,蟠桃如斗酒如泉。鈞天廣樂醺天醉,簾外誰知下土寒。
老山今久寄,心事付蒼茫。數見春風起,長聞野卉香。林深藏日月,天近問圓方。詩酒老于此,男兒無故鄉。
湖月娟娟在,衣寒怯早行。水邊孤鶴起,郊外亂雞鳴。牢落身將老,艱危世未平。何當謝塵鞅,歸傍白云耕。
茫茫天地有筵臺,司命高持黑酒杯。酒過數巡應到我,欣然盡飲莫徘徊。
亂帆投浦暮煙浮,兩石高懸抱海流。返照入江無遠近,波光一望思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