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同年何愚溪都中見懷元韻二首 其一
長安西望暮天高,暫憩閒身跋涉勞。
此日懷君臨素簡,當時憐我贈締袍。
五年延閣遲鴻羽,十載恩榮毓鳳毛。
誰識山窗風雨夜,幾回驚起聽松濤。
長安西望暮天高,暫憩閒身跋涉勞。
此日懷君臨素簡,當時憐我贈締袍。
五年延閣遲鴻羽,十載恩榮毓鳳毛。
誰識山窗風雨夜,幾回驚起聽松濤。
向西眺望長安,暮色中天空高遠,我暫且停下疲憊身軀,緩解跋涉的辛勞。今日你懷著思念之情在信中傾訴,當年你曾憐惜我贈我締袍。五年來在延閣等待消息卻遲遲未到,十載的恩榮培育出優秀人才。誰能知曉在山間窗戶伴著風雨的夜晚,我有多少次被驚醒傾聽松濤聲。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考中的人互稱同年。
素簡:書信。
締袍:疑為“綈袍”,指粗絲綿袍,此處可能有典故,如范雎事,有憐憫、饋贈之意。
延閣:漢代國家藏書處,這里可能代指朝廷機構。
鴻羽:指書信。
鳳毛:比喻有才能的子弟,這里可能指受恩榮培養出的人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身處山間,遠離朝廷。“同年”何愚溪在都中(京城)寫信表達思念,詩人以此詩作答。當時詩人或許在仕途上有所期待,等待朝廷消息,但又在山間過著相對閑適卻又有些孤寂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仕途上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時間對比和景色描寫,將友情與個人境遇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情感表達。
春到蘭芽分外長,不隨紅葉自低昂。 梅花謝后知誰繼,付與幽花接續香。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花底一聲鶯,花上半鉤斜月。月落烏啼何處,點飛英如雪。 東風吹盡去年愁,解放丁香結。驚動小亭紅雨,舞雙雙金蝶。
春闈試罷且徘徊,十里荷花渾未開。 笑指西湖且歸去,閒時應待我重來。
史才司秘府,文哲今超古。亦有擅風騷,六聯文墨曹。 圣賢三代意,工藝千金字。化識從臣謠,人推仙閣吏。 如登昆閬時,口誦靈真詞。孫簡下威鳳,系霜瓊玉枝。
觴牢具品,管磬有節。祝道夤恭,神儀昭晰。 桐圭早貴,象輅追設。聲達樂成,降歆豐潔。
借問襄王安在哉,山川此地勝陽臺。 今宵寓宿高塘館,神女何曾入夢來。
流水泠泠,斷橋橫路梅枝亞。雪花飛下,渾似江南畫。 白璧青錢,欲買春無價。歸來也,風吹平野,一點香隨馬。
奴啟情人勿見罪。閑將小書作尹字。情人不解其中意。問伊間別幾多時。身邊少個人兒。
孔門頻建鑄顏功,紫綬青衿感激同。一簣勤勞成太華, 三年恩德仰維嵩。楊隨前輩穿皆中,桂許平人折欲空。 慚和周郎應見顧,感知大造竟無窮。
櫻桃抄乳酪。正雨厭肥梅,風忺吹籜。咸瞻格天閣。見十眉環侍,爭鳴弦索。茶甌試淪。更良夜、沉沉細酌。問間生、此日為誰,曾向玉皇、案前持橐。 龜鶴。從他祝壽,未比當年,陰功堪托。天應不錯。教公議,細評泊。自和戎以來,謀國多少,蕭曹衛霍。奈胡兒自若,惟守紹興舊約。
一窩兩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 食盡皇王千鐘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云山日在眼,飛觀復看云。 原似崇朝雨,飄揚靜世氛。
染淚修書寄彥章。貪做前廊。忘卻回廊。功名成就不還鄉。鐵做心腸。石做心腸。 紅日三竿懶畫妝。虛度韶光。瘦損容光。不知何日得成雙。羞對鴛鴦。懶對鴛鴦。
旄頭光芒兮戎馬馳,海水沸蕩兮鯨鯢飛。 煙塵蔽日兮殺氣昏,金鼓轟天兮岳奔。 小國不過兮大國顛傾,王侯戮辱兮蛇豕肆行。 二公仗義無反顧兮捍賊濉陽,柏骸易子兮并力小城。 勢窮力殫兮外無救兵,亡身徇國兮寧屈虎狼。 仰天視日兮氣以揚揚,衣纓不絕兮貌如平生。 旅游馳驅兮歷此舊都,致詞雙廟兮涕泗不收。 惟忠與孝兮死義為尤,遭世擾攘兮適履其憂。 吁謀顛置兮邊將怙功,尾大權移兮三鎮握兵。 忠賢在野兮讒邪肆意,女謁內用兮戚臣外圯。 紀綱日紊兮典刑日弛,胎禍階亂兮誰執其咎。 義土沒身兮沈冤莫置,猗歟二公兮行人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