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魏懋忠馮用韞登顯靈宮玉皇閣
祈靈漢帝有仙壇,閬苑秋陰碧殿寒。宦海幾人同對酒,天涯九日此憑欄。黃金臺向荒城沒,白玉珂從古陌看?;厥准t塵悲莽蕩,紫云深處欲驂鸞。
瓊宮故是仙家地,佳節相招此共游。古木蕭蕭松露冷,長空片片海云秋。風塵忽老陶潛菊,樽酒聊登庾亮樓。秩散正宜同汗漫,何妨落日更淹留。
玉皇高閣俯人寰,畫棟丹梯靜可攀。雙闕參差連漢殿,千峰迢遞接燕關。樓頭秋色當杯墮,檻外晴云入座閒。松菊故園何處是,蕭條三徑未能還。
祈靈漢帝有仙壇,閬苑秋陰碧殿寒。宦海幾人同對酒,天涯九日此憑欄。黃金臺向荒城沒,白玉珂從古陌看?;厥准t塵悲莽蕩,紫云深處欲驂鸞。
瓊宮故是仙家地,佳節相招此共游。古木蕭蕭松露冷,長空片片海云秋。風塵忽老陶潛菊,樽酒聊登庾亮樓。秩散正宜同汗漫,何妨落日更淹留。
玉皇高閣俯人寰,畫棟丹梯靜可攀。雙闕參差連漢殿,千峰迢遞接燕關。樓頭秋色當杯墮,檻外晴云入座閒。松菊故園何處是,蕭條三徑未能還。
漢代皇帝曾在此祈求神靈,這里有仙壇,閬苑秋日的陰涼讓碧殿透著寒意。官場中能有幾人一同對酒,在天涯的重陽節我憑欄遠望。黃金臺已在荒城中埋沒,白玉珂只能在古老的街道上回想?;厥讐m世,只覺悲嘆迷茫,真想在紫云深處駕鸞而去。瓊宮本就是仙家之地,在佳節時大家相邀一同來此游玩。古老的樹木風聲蕭蕭,松上露珠清冷,長空里片片云朵帶著秋意。風塵歲月讓陶潛喜愛的菊花也顯得衰老,暫且在這酒樽旁登上庾亮樓。我官職閑散正適合放任自在,何妨在落日時分再多停留一會兒。玉皇高閣俯瞰著人間,畫棟和紅色的樓梯安靜地可以攀登。雙闕高低錯落與漢宮相連,千座山峰連綿不斷連接著燕關。樓頭的秋色仿佛隨著酒杯墜落,欄桿外晴朗的云朵悠閑地飄入座位。故鄉的松菊在哪里呢,那蕭條的三徑我還未能回去。
祈靈漢帝:傳說漢代皇帝曾在此祈求神靈。
閬苑: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這里指顯靈宮環境。
宦海:官場。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黃金臺:戰國時燕昭王所筑,用來招納賢才。
白玉珂:馬勒上的裝飾品,這里代指達官貴人的車馬。
驂鸞:駕著鸞鳥,指成仙或超凡脫俗。
陶潛菊:陶淵明喜愛菊花,常以菊自喻。
庾亮樓:東晉庾亮曾登此樓賞月,這里借指登高之處。
秩散:官職閑散。
汗漫:放任不拘、廣泛無邊的樣子。
雙闕:宮殿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
燕關:指北方的關隘。
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此詩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重陽節與友人登上顯靈宮玉皇閣,在官場可能有不如意之事,借登高望遠抒發內心感慨。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賢才不被重用等現象,詩人在游覽中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歸隱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重陽節登高時抒發的復雜情感,包括對官場的感慨、對賢才不遇的遺憾以及歸隱的渴望。其特點是意境清幽,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明代文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情感和文學表達。
未徹根源肯便休,
煉磨三種愈精修。
發輝自己光明藏,
抹過俱胝一指頭。
碧沚渺秋思,飄鸞淡霧姿。
明珰一以獻,玉佩解要之。
子夜芙蓉曲,秋風蘭菊辭。
卻看銀漢側,牛女別經時。
江南憶,最憶是燈船。
鳳尾裙兒人按曲,蝦須簾子月窺筵。
波底照嬋娟。
春曉慈闈啟,
君王奏問安。
和聲調嶰管,
歡頌獻椒盤。
潦倒經生業,凄涼國士心。愁容非酒病,憨態為書淫。再刖荊人璧,空懸燕市金。魏其賓客盡,怪爾獨相尋。
薄宦唯吾拙,諸生爾獨貧。他年文苑傳,今日士林人。蝕字真如蠹,牽衣故作鶉。未須嗟濩落,晚貴最平津。
何事披書臥竹園,新詩贈我古玄言。
相思兩地孤琴在,徙倚高齋四壁存。
剡曲浮槎吾欲發,隴頭飛雪興猶繁。
搖心聞落梅花弄,能使壚頭倒玉尊。
往昔讀《論語》,吾愛長沮生。接輿何多事,荷蕢亦有心。丈人供雞黍,徒爾招譏評。唯有耦讀者,不知所問津。揮手不復顧,妙在無人情。向往不能至,如望秋月明。冷氣徹人骨,清光自難名。
往昔讀佛書,吾愛覺有情。菩薩有六度,忍辱良足欽。布旗立弘愿,愿重身命輕。投身飼餓虎,事奇情更真。平生再三讀,感激幾涕零。向往不能至,留作座右銘。安得傳燈火,供此一卷經。
往昔讀《國語》,吾愛范大夫。忍恥逾十載,遂爾破強吳。一言卻使者,親自執鼓桴。吳使與越師,相隨入姑蘇。靦然具人面,本是蛙黽徒。但知報仇恨,情理非所喻。讀此一節話,毛戴亦氣舒。向往不難至,徒具作楷模。人生得到此,不妨終醢菹。陋哉后世人,虛傳游五湖。
往昔讀《論衡》,吾愛王仲任。讀書疾虛妄,無愧讀書人。漢儒漸不競,胥吏起叔孫。終至談讖緯,乃與道士鄰。王君不信數,雷虛鬼非真。著書數十篇,覼縷亦肫誠。賴有黃氏釋,遺文差可明。向往不能至,禮贊頌姓名。明清有李俞,學海之三燈。唯此星星火,照破千古冥。
往昔讀古文,吾愛王陽明。瘞旅文一作,不虛龍場行。吾與爾猶彼,此語動人心。非墨亦非釋,儒家自有真。后年說良知,學術為一新。未嘗吃苦瓜,味道殊難名。素不喜閩洛,跳脫良所欣。擒濠雖小事,亦足傲迂生。道誼兼事功,百世有幾人。向往不能至,祠下徒逡巡。
往昔讀《文飯》,吾愛王謔庵。姚江一雷震,文苑起聾喑。溫陵實濫觴,發難自公安。由熟而返生,繼之以鐘譚。山陰集大成,筆舌翻波瀾。略跡論風神,頗似蘇子瞻。嬉笑兼怪僻,余人未易諳。或解啖橄欖,滋味自醰醰。向往一能至,攀援聊自寬。后有張宗子,越風良可觀。
號風響四檐,孤燈耿深夜。
淙淙雨雪交,魂夢?焉咤。
形情不相識,苦樂誰復借。
鴻濛蓬云將,攜手觀元化。
一身分二首,一首一铦铓。
遇物無微細,交鋒即斷傷。
剪齊繄汝銳,任用在君詳。
大抵便柔脆,毋令過所長。
百頃風漪當面起,下馬就船三十里。五月清涼無處尋,赤日青天歸凈洗。
主人好客復愛奇,曉郭邀出臨空陂。微茫未辨野岸闊,颯爽但信回飆吹。
峨岢駕槳船窗倚,舟子鳧雛相向喜。曠觀不復礙波瀾,幽思何如被蓮葦。
棹入陂心渺無極,浮虛浮翠皆生白。琉璃看作地上行,翡翠來從浦邊直。
裊裊瀜瀜動偏側,陰插中條陂底黑。倒入珊瑚蕩陂色,朝暮西南煙霧積。
蔓牽藻荇平于席,玉醥哀絲催轉劇。樂事貧窮喚打魚,漁舟出沒捷若驅。
未知蛟龍有擾怒,咫尺失水觀須臾。赤尾銀刀雜相送,鲙盤揮霍行鮮供。
日暮陂深愁奈何,杳冥忽驚波浪橫。奔雷舉扇卻可麾,鬼神有意同清機。
雨飛知向何處黑,鷺瞑悄立沙漘微。舵樓傳鐘崖寺暗,嶺樹掛月高城輝。
扶醉歸來嗔兩炬,清景回頭失相遇。少昊祠南煙草深,忽憶春星醉邊聚。
有無變化也復多,抹眼人間飛電去。
洞庭南望重踟躕,野色蒼涼落木疏。
春水綠波人去后,秋山紅葉雁飛初。
飄零張儉還為客,憔悴長沙尚著書。
頻向天涯遙極目,故人消息近何如。
銅壺催漏鴨爐溫,窗月正黃昏。金敲絡索,玉鳴條脫,別樣銷魂。
流蘇低綴銀缸轉,馀韻入琴尊。枕屏微逗,帳文輕掠,準備溫存。
極目烽煙接遠蒼,哀聲幾處斷人腸。
云含殺氣迷征旆,沙逐腥風過戰場。
四野荒莊同陸氏,滿城廢屋類昆陽。
撫民但愿來陽寇,恤典頓邀降建章。
壬戌十月十六朝,
虛空拳踢不相饒。
等閑打破疑團后,
大地黃金也合消。
聯翩連璧扣柴荊,剝啄初聞屣履迎。華袞借褒知不稱,累珠入手見須驚。長篇勢欲傾三峽,古調聲堪被四清。聊遣世人知句法,君家元有謝宣城。
偶結茅茨一水湄,便從佳士得心期。可堪大老留青眼,更向諸郎識白眉。驥足方求千里附,豹文先許一斑窺。鶴鳴子和君家事,此樂外人那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