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樂生
王道已淪昧,戰國競貪兵。
樂生何感激,仗義下齊城。
雄圖竟中夭,遺嘆寄阿衡。
王道已淪昧,戰國競貪兵。
樂生何感激,仗義下齊城。
雄圖竟中夭,遺嘆寄阿衡。
王道已經沒落,戰國時期各國競相貪婪地發動戰爭。樂毅是多么激憤感慨,秉持正義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宏偉的計劃最終中途夭折,留下的遺憾只能寄托于像伊尹那樣的賢相之才。
淪昧:沒落、昏暗。
樂生:指樂毅,戰國時燕國名將。
感激:激憤感慨。
下齊城:樂毅曾率燕軍連下齊國七十多城。
中夭:中途夭折。
阿衡:本指伊尹,后泛指輔弼帝王的宰相。
此詩是陳子昂隨武攸宜北征契丹時所作。當時武攸宜不采納他的建議,他登薊北樓,感慨古今,寫下《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詩人借樂毅的故事,抒發自己生不逢時、抱負無法實現的悲憤。
這首詩以樂毅的事跡為題材,主旨是借古諷今、借古抒懷。其特點是情感深沉,借歷史人物表達自身境遇。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陳子昂詩歌復古革新的特點,對唐代詩歌發展有一定影響。
永明頻代拜,秋晨復此來。燭里金門啟,松間寶殿開。香煙羅幾席,云霧隱樓臺。明祀崇群圣,彝章出帝裁。
陌上冬乾泣老農,天留甘雨付春工。阿香急試雷霆手,莫放人間有臥龍。
云霄一羽,記當年霧隱,一番爪跡。的的江烽紅過岸,未礙短檠秋碧。抱膝情長,畫齏志遠,劫任楸枰急。想會心處,諸天風雨遙集。忽放管領天山,玉門楊柳怨,聽殘羌笛。夢到池塘春草句,生怕春痕難覓。畫里閑身,今吾故我,相對還相憶。林花山鳥,分明留住疇昔。
葉卷西風樹樹寒,亂蛩吟砌夢初殘。情懷自是不堪聽,又把琵琶月下彈。
寒山寒,冰鎖石。藏山青,現雪白。日出照,一時釋。從茲暖,養老客。
曾宴瓊林爛熳紅,寶津樓下看春風。今朝忽向君家見,猶憶當年醉眼中。
兵氣動嚴關,才聞漠騎還。邊愁醒醉里,身事去留間。亂響更深柝,空明雪后山。苦吟時倚杖,不使客心閒。
韓信棲遲項羽窮,手提長劍喝秋風。吁嗟天下蒼生眼,不識男兒未濟中。
正仗臨軒萬國來,漢儀周禮盡堪咍。光浮云蓋青龍轉,香透椒花白獸開。慶賜應時均億兆,卜年從此數京垓。群臣共感文明運,況是天言誡懋哉。
君家篆江側,秀屏當戶開。知是神仙人,胡為塵世來。黃氛緇素車,皂蓋冒朱埃。以茲謝民役,返耕白云隈。少小稽古昔,中式得此階。亦知慎官服,奈與寸心違。欲往昧前算,欲止遞成哀。繄予丘壑士,諦此良用駭。因陳接淅義,頗究蓬矢懷。我固互相發,君固耿難回。丈夫志四海,好念濟川才。嗟彼長沮徒,泛泛豈根荄。
柳色千家與萬家,閑身行止屬年華。殘花落日小齋閉,幾個春舟在若耶。
陰生為月窟,陽生乃天根。陰陽互相長,天地寂無言。
風燈零落夜鐘殘,數卷玄經掩不看。藥采刀圭還玉液,火留文武養金丹。瑤池月滿鸞笙杳,石榻云深蝶夢寒。斷盡世緣須及早,肯將白發戴黃冠。
愁云淡淡搖碧空,瑣窗虛掩閑微風。芳魂欲迷疏影亂,滿庭細月香溟濛。夜景沉沉春漠漠,翠禽啼春春不覺。水澀銅龍漏轉遲,霜華暗妒青綾薄。惱情橫玉泣小鸞,畫屏殘照圍素寒。起來重覓舊游處,曉煙十二空欄干。
凍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屨凍蒼苔滑。不辭攜被巖底眠,洞口云深夜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