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秋閨三首 其二
闌干畔,拜月試新妝。
四壁蛩吟秋影瘦,一燈花落夜更長。
往事不堪傷。
闌干畔,拜月試新妝。
四壁蛩吟秋影瘦,一燈花落夜更長。
往事不堪傷。
在欄桿旁,女子對著月亮禮拜,試著換上新妝。四周墻壁邊蟋蟀聲聲,秋夜的影子顯得那么消瘦,一盞孤燈,燈花飄落,更覺夜漫長。過去的事情讓人不忍回想,實在太悲傷。
闌干:欄桿。
拜月:古代習俗,女子在中秋夜等時候拜月祈福。
蛩吟:蟋蟀鳴叫。
燈花落:油燈的燈芯結花掉落,古時認為燈花掉落是有喜事的預兆,這里更添寂寥。
此詞創作背景或為古代女子在秋夜,獨守空閨,觸景生情。在古代,女子常因丈夫遠行等原因獨守家中,秋夜的冷清更容易勾起她們對往事的回憶和對離人的思念。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女子的閨怨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將女子的哀傷表現得細膩動人。在文學史上,此類閨怨詞豐富了古代詩詞的情感表達類型。
昆池不習戰,寰宇已銷兵。鴻業承匪易,膚功久乃成。威靈昭祖德,展謁慰群情。迢遞關山路,寧辭千里行。
順動因時豫,東風引翠旗。鳴鑾萬騎出,執事百僚隨。日暖草初茁,煙輕柳未絲。春光無限好,應有上陵詩。
寒宵讀史一燈深,眼底浮云變古今。
卒懦無狐篝楚火,士愚有狗斗秦金。
故應積氣天難墜,何致清談陸便沉。
上界不知人事苦,但聞開宴奏元音。
皇容肅祗,天步舒遲。
對越惟恭,敬事不遺。
陟降蒞止,永言孝思。
上帝臨女,日監于茲。
忍望長松下,喬喬蒼翠森。
蒿萊三尺土,雨露百年心。
幕府銜恩重,泉臺飲恨深。
圣明推贈典,光滿大夫林。
縱心以后決求歸,
曰耄之年永息機。
蔬食不消人祝饐,
布裘安用妾熏衣。
我來投高齋,訪悉李公宅。
李公讀書時,養氣師鄒嶧。
廿六登諫臺,愿為君礎磶。
維時魏閹黨,滔天勢赫赫。
公欲除內奸,以伸大建白。
彈疏筆如刀,寒落賊臣魄。
銜怨深復深,食肉不心釋。
黨禁馳于朝,矯詔馳于夕。
冥鴻即高舉,網罟密如鯽。
公知禍不免,樂踵椒山跡。
忍淚別高堂,引領長安驛。
楚囚莫我憐,肝膽堅鐵石。
公冤痛木索,公忠光竹帛。
予謚荷褒榮,主思特破格。
迄今三百年,第懸柱史額。
郁郁復蔥蔥,勁干挺百尺。
英爽實式憑,齋前有老柏。
迷濛寂歷渺愁予,幽谷無人蕭以疏。安得一舟維此際,卜居漁父傲三閭。
當年帝子度湘水,手撫五弦弄素琴。玉琯散為千蕩筱,至今風雨作龍吟。
經年欲到竟無繇,
便路今朝得暫留。
弄月燃犀俱未暇,
潮平且欲過西州。
士憂不能晦,不患名不章。
垂老有降志,當年寡身藏。
古來經世人,皆抱丘壑志。
王官待罪耳,敢有欲為意。
細兒詎如許,謂是詭與崖。
吾豈鳥獸群,寶櫝義當懷。
如作市門優,可作君子配。
男兒補袞日,招隱意終在。
秋光領略夜如銀,
萬里冰輪戰骨新。
愿照大千灰劫里,
看余橐筆作征人。
變風以后數靈均,彭澤天然見性真。
對酒不忘書甲子,《懷沙》空自嘆庚寅。
滋蘭九畹心偏遠,采菊東籬句有神。
五柳三閭異醒醉,何妨千載德為鄰。
君是吳閶人,不踏吳閶跡。野菜佐蒸藜,一飽枕白石。
歲邸偶相見,眉宇寒山碧。卻笑柴桑叟,被人喚彭澤。
名者果何物,于身了何益。新詩不杜機,終難辭物色。
晨起便無營,寧為晚饔計。青山不礙人,藜杖信所憩。
酒半雙頰紅,往往吐豪鷙。譬彼詠荊卿,毫端劍光至。
調笑主人公,俠兒謝都尉。但作蓬戶觀,朱門豈為累。
一龕燈火最相親,
日日車聲輾曲塵。
絕勝海風三日夜,
拿舟空訪沈南蘋。
莓苔風雨舊詩留,
十七年前鬢未秋。
巖桂拂云篁竹拱,
樹猶如此一搔頭。
金谷荒涼墓尚存,
午橋風月剩琴尊。
低徊五十年前事,
一樹梨花欲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