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孝甫大理閱視延綏
黃金裝寶劍,白羽借兵符。知爾多邊略,終能贊廟謨。
榆關空筑塞,鐵騎不捐軀。試問延州將,嫖姚今有無。
自昔成和議,于今二十秋。祇聞增市馬,誰復問椎牛。
月色臨關迥,笳聲入暮愁。君行看塞上,何處有貔貅。
黃金裝寶劍,白羽借兵符。知爾多邊略,終能贊廟謨。
榆關空筑塞,鐵騎不捐軀。試問延州將,嫖姚今有無。
自昔成和議,于今二十秋。祇聞增市馬,誰復問椎牛。
月色臨關迥,笳聲入暮愁。君行看塞上,何處有貔貅。
用黃金裝飾寶劍,白羽箭伴隨著兵符。知道你有很多邊防謀略,最終能輔佐朝廷決策。榆關白白修筑了關塞,鐵騎卻不能奮勇捐軀。試問延州的將領們,如今還有像霍去病那樣的英雄嗎?自古以來達成和議,到現在已經二十年。只聽說增加了購買馬匹,誰又去關心犒勞士兵。月色籠罩著遙遠的邊關,笳聲在傍晚傳來讓人發愁。你去看看塞上,哪里還有勇猛的軍隊。
大理:官名。
白羽:白羽箭,借指兵符。
邊略:邊防謀略。
廟謨:朝廷的謀略。
榆關:即山海關。
捐軀:獻出生命。
延州:今陜西延安。
嫖姚:指漢代名將霍去病。
和議:和平的協議。
市馬:購買馬匹。
椎牛:殺牛犒勞士兵。
貔貅:比喻勇猛的軍隊。
此詩創作于和議達成二十年后,當時邊境雖有和議,但邊防可能存在松弛、將領無能等問題。詩人送友人王孝甫去延綏視察,借此表達對邊防的關注和對友人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在于關注邊防,批判和議下的邊防不振。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結合。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邊防的思考和憂慮。
西湖續會許相從,閨閣咸欽大雅宗。我豈能詩慚畫虎,人言此老好真龍。竹聲當牖涼三徑,云氣深潭幻一峰。未得追隨女都講,春愁偏欲惱吳儂。
江湖幾載避風塵,病里詩成白發新。不是使君相唱和,一時同調更無人。莫道西施寵最深,館娃宮女正如林。何人不解矜顏色,敢向君王更捧心。
暫假夫妻一宿眠,禪心淫欲不相連。昨宵姑順君臺意,多與虔婆五貫錢。從來諸事不相關,獨有香醪真個貪。清早若無三碗酒,怎禁門外朔風寒。
我懷云林居,夐在蘿壁下。幽花落窗扉,秋藤覆櫩瓦。重巒紫翠深,中有忘機者。壁觀坐來久,風骨更清灑。聲沈萬境寂,妄遣百慮舍。何事支道林,區區猶愛馬。
離杯悵惜粵天春,遠色青青稻葉新。江海漸無高臥地,鶯花如笑未行人。多年攻玉同山石,萬里辭根學水蘋。南北路歧難定計,許身須念白頭親。
壯游易倦,廿年客味消吟卷。誰遣。是轉燭秾華、酒邊換。江湖夢覺后,始信文章賤。流轉。甚翠墨、紅牙尚堪伴。蘋洲舊月,笛韻和天遠。料理到、顧塘秋,歸鶴未嫌晚。倦拍霓裳,急觴慵勸。一曲樵歌,待君排遍。
幽居一室少塵緣,妻子相看意自閑。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見舊溪山。
汴水河頭王氣窮,還鄉遺恨亦成空。千年花石留殘魄,一笛牛羊歸晚風。才解望天悲薊北,可能揮淚憶陳東。家山念盡南冠客,五國城中斷塞鴻。
天凈明霞斂,山遙翠黛浮。瀟湘煙景畫中收。輸與長竿裊裊,獨釣釣清流。逸思冥冥雁,閑情點點鷗。斷無人處一扁舟。只有斜陽,只有晚風柔。只有荻花楓葉,月冷半江秋。
燈灺懶不歸,歸來人睡足。悄然見卷書,清氣撲眉目。展讀消酡顏,郭洞逢石屋。貽芳終古芳,紫陽花不獨。我本林泉癖,五載夢魂熟??唾饷魅招?,爾音無金玉。
鏡凹照人瘦,鏡凸照人肥。不如打破鏡,還我舊面皮。
云頭月出倚樓看,老桂深深發廣寒。底事嫦娥深愛惜,他年摘為少年簪。
湖外青山案幾橫,卷簾幽坐少逢迎。一鉤香餌看魚上,萬頃金波待月生。
八年不看臺南月,獨上高樓自放歌。盈缺匆匆愁里過,一輪還照舊山河。
柳條不肯系春光,返棹天臺餞別觴。青眼早深知己感,白頭猶是愛才忙。湖堤草色催新夏,驛路蟬聲到夕陽。愿得年年芳訊至,許教桃李附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