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清浪望壺頭山謾題二首
春江落日倚崔嵬,月色猶疑漢將歸。萬壑風云馳號令,一川魚鳥避旌微。晴霄未必今如昨,廟略休論是與非。遙奠壺公一杯酒,千秋南土仗靈威。
連峰磊磈奔壺頭,羅列壺公自一丘。躡屩巳堪凌絕頂,昂頭何事尚孤舟。通仙薤老無人采,避暑巖荒有鹿游。天與閑身真浪跡,南游奇勝得重搜。
春江落日倚崔嵬,月色猶疑漢將歸。萬壑風云馳號令,一川魚鳥避旌微。晴霄未必今如昨,廟略休論是與非。遙奠壺公一杯酒,千秋南土仗靈威。
連峰磊磈奔壺頭,羅列壺公自一丘。躡屩巳堪凌絕頂,昂頭何事尚孤舟。通仙薤老無人采,避暑巖荒有鹿游。天與閑身真浪跡,南游奇勝得重搜。
春天的江水邊落日倚靠在高峻的山峰旁,月色中仿佛看到漢朝將領歸來。眾多山谷中風云好似在聽從號令奔騰,滿川的魚鳥都躲避著旌旗。晴朗的天空未必今天和昨天一樣,朝廷的謀略也不必再去評判是非。遠遠地向壺公敬上一杯酒,千秋以來南方大地都仰仗他的神靈威德。連綿的山峰重重疊疊奔向壺頭山,羅列著的山峰中壺公山自成一丘。穿著草鞋已能登上絕頂,為何還獨自乘舟昂頭觀望。通仙的薤草老了也無人采摘,避暑的山巖荒蕪只有鹿在游走。上天賜予我悠閑之身真是四處漂泊,這次南游能重新探尋到奇異的勝景。
崔嵬:高聳的樣子。
漢將:指東漢將領馬援,曾征戰南方,駐軍壺頭山。
廟略:朝廷的謀略。
磊磈:形容山峰重疊、高低不平。
躡屩:穿著草鞋。
薤老:薤草生長多年。
此詩創作背景或與作者游覽壺頭山有關。壺頭山因東漢馬援征五溪蠻曾駐軍于此而聞名。作者在游覽過程中,面對眼前的山川景色,聯想到歷史故事和朝廷決策,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兩首詩主旨圍繞壺頭山展開,既懷想歷史人物馬援,又感慨世事變化。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自然與人文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情感表達。
西漢右文治,間氣產名儒。一推賈長沙,一推董仲舒。
其實王佐才,董猶遜不如。董氏談王道,理尚懸諸虛。
賈生論治道,剴切握其樞。茍施諸實事,七國害先除。
其馀推本圖,治可返唐虞。惜哉忤絳灌,謫向長沙居。
郁郁赍志沒,身后叢毀譽。東坡好論人,曷不以身試。
時當熙豐朝,荊公正言利。章惇呂惠卿,附和俱得意。
何不迎合之,而亦觸其忌。放逐老江湖,與賈復何異。
責己固已疏,責人無乃備。人才升降間,世運關隆替。
漢治不復古,端因疏賈誼。
履端嘉氣至,綵筆寫新春。
淑鳥喧陽候,高楣啟后人。
遠將綿嗣緒,上可慰慈親。
呼仆添爐火,題詩賜慧麟。
貪夫溺忘返,達人自不羈。時行施惠利,時止娛詩書。而況故山下,猶有舊田廬。及此身強健,不歸待何如。
鸚鵡在雕籠,日食非不腴。何如林間鶴,棲老蒼松株。先生早賦歸,酌酒舞且歈。彼哉憂得喪,役役真鄙夫。
群賢際昌運,袞袞乘風云。先人獨何事,超然離人群。鷸以翠而斃,膏以明自焚。偉哉桑榆翁,東籬醉斜曛。
春水綠浩蕩,春山翠崢嶸。登臨縱吟賞,浩然發幽情。因悲華要客,氣勢如云橫。長安如奔走,紅塵沒簪纓。
丈夫進退間,從容乃為宜。進退或窮迫,寧不為世蚩。賢哉漢二疏,清風藹今茲。先生繼芳躅,高節巍巍而。
閑行引孤鶴,復與瑤琴俱。山水一會意,日晏猶忘餔。始知天壤間,一閑真足娛。
別時不知愁,別后空相憶。日晚潮水來,渡頭問消息。
儂作博山爐,雙煙吐不住。郎如飄風吹,但將香引去。
本作雙鴛鴦,忽為別鵠怨。不是儂淚流,江水有時斷。
脈脈閨閣中,常似千里別。兩心自分明,有如水上月。
細草青回輦路春,舞雩今見詠歸人。
寒鐙夜話西山雨,匹馬朝飛朔陌塵。
海內論交幾師友,秦中播越舊君臣。
丈夫不為窮途哭,萬感蒼涼淚滿巾。
圣朝久變文身俗,
四海誰非革面人。
此地胡為名未改,
猶勝酬偽必言真。
詩史四朝搜劫火,白頭此愿冀能償。
山靈倘許吟招隱,河伯終當嘆望洋。
窺管一斑添閏集,投書幾輩吊清湘。
勞君遠道貽新什,斗室春生寂寞鄉。
吹來萬斛濤聲沸。恰趁江風利。
夢中渾不辨行船。醒攪船輕簸浪軟于綿。
濛濛濕霧推篷里。半餉帆收矣。
日高天鏡洗青銅。回望三山浮動有無中。
杖從紫竹洞,津口問湖船。
笭箵收涼雨,跏趺向晚煙。
隱無郫上宅,耕少汶陽田。
便可移家去,漁歌共歲年。
公來前有約,更望少微閒。
爛醉新醅酒,能忘舊隱山。
瓊瑤雖并質,塵土會凋顏。
永夜陶陶語,令人愧尹班。
朝逾弱水北,夕憩鐘山頂。
顓頊清玄宮,禺強掃幽境。
燭龍發神曜,陰野彌煥炳。
導達三氣和,驅除六天靜。
玉樓互相暉,煙客何秀穎。
一舉流霞津,千年在俄傾。
惺忪春夢何時足,拚晝掩、銀屏六曲。
繡倦歇鴛針,藏在沈香褥。
藕花衾壓桃花肉,微睡醒、低呼小玉。
何處弄琮琤,似戛瀟湘竹。
連昌宮廢昌河在,事去時移語浪傳。
下有荒祠難問處,古槐枝禿竹參天。
唧唧復唧唧,夜嘆曉未息。
蟲聲急愈尖,病耳聞若刺。
壯士易為老,良時難再得。
日月相隨東,天行自西北。
三者不相謀,萬古無窮極。
安知人間世,歲月忽已易。
吟。
拍遍闌干賦不成。
明鏡里,
一夜鬢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