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松鶴軒
階下蒼松立,階前白鶴行。
軒中何所有,終日此雙清。
松外見白鶴,鶴外見青松。
小軒終日坐,清氣落重重。
階下蒼松立,階前白鶴行。
軒中何所有,終日此雙清。
松外見白鶴,鶴外見青松。
小軒終日坐,清氣落重重。
臺階下蒼松挺立,臺階前白鶴漫步。軒中有些什么呢?整日里只有這松與鶴的高潔景象。從松的外面能看見白鶴,從鶴的外面能看見青松。我整天坐在小軒中,清新高雅的氣息不斷襲來。
雙清:指蒼松和白鶴,二者都象征高潔。
重重:形容清氣濃郁、不斷。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寧靜清幽之地,可能是在遠離塵世紛擾的居所,被松鶴的景象所觸動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高潔品質的崇尚。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松鶴的高潔,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它以簡潔的文字展現了一種高雅的生活情趣,在同類描繪自然景物以寄情的詩詞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
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
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
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西湖煙盡水溶溶。一笑與誰同。多謝湖邊霜菊,伴人三見秋風。
兩高南北,天教看盡,吳越西東。趁取老來猶健,登臨莫放杯空。
無限春情不肯休。
江梅未動使人愁。
東昏覷得玉奴羞。
對酒情懷疑是夢,
憶花天氣黯如秋。
喚春云夢澤南州。
固元精,收聽視。物外身無此地。
接子謬,季真非。無為翻有為。
但心虛,教腹實。密與寥天為一。
華陽洞,廣寒宮。人人方寸中。
踏舞貪看赤腳娘。送春春去莫悲傷。
飛花逐水歸何處,落絮沾泥不解狂。
都是醉,任飛揚。百年三萬六千場。
使君親按新歌舞,魂夢相逢笑楚襄。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柳水鱖魚肥。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浮云萬里煙波客,惟有滄浪孺子知。
紙帳綢衾忒暖。盡自由、橫翻倒轉。
睡覺西窗燈一盞。恰聽打、三更三點。
殘夢不須深念。這些個、光陰煞短。
解散韁繩休系絆。把從前、一筆句斷。
臥病獨眠人,無月中秋節。
澹照碧紗燈,冷看銀屏雪。
風露轉蕭寒,砧杵添凄切。
伏枕漫書空,到曉愁難說。
蘆州晚凈。雨罷江如鏡。屬玉雙飛棲不定。數點晚來煙艇。
夢回滿眼凄涼。一成無奈思量。舟在綠楊堤下,蟬嘶欲盡斜陽。
深擁熏篝倏已冥。寂寥山枕畔,夢難成。誰堪三兩夜烏聲。銀缸炧,花影上圍屏。
猶記舊時情。簾邊人似月,月如冰。從今張眼到天明。衣帶緩,誰與問伶俜。
圓月又中秋。南海西頭。蠻云瘴雨晚難收。北客相逢彈淚坐,合恨分愁。
無酒可銷憂。但說皇州。天家宮闕酒家樓。今夜只應清汴水,嗚咽東流。
桂樹新生都幾許。兄弟騎龍,雙入蟾宮去。一日兩枝同折處。姮娥拍手都分與。
楊柳江頭春色暮。白馬青衫,兩郡文章主。只恐遠方難久住。高宗夢覺思霖雨。
薄雪消時春已半。踏遍蒼苔,手挽花枝看。一縷游絲牽不斷。多情更覺蜂兒亂。
盡日平波回遠岸。倒影浮光,卻記冰初泮。酒力無多吹易散。馀寒向晚風驚幔。
青錦成幃瑞香濃。雅稱小簾櫳。主人好事,金杯留客,共倚春風。
不知因甚來塵世,香似舊曾逢。江梅退步,幽蘭偷眼,回避芳叢。
濟楚風光,升平時世。端門支散,碗遂逐旋溫來,吃得過、那堪更使金器。分明是。與窮漢、消災滅罪。
又沒支分,猶然遞滯。打篤磨槎來根底。換頭巾,便上弄交番斯替。告官里。駝逗高陽餓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