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泰寧陳侯被詔馳驛還都
龍驤百萬寄戎機,六傳飛揚北上時。
路遠風雷驚鼓角,江清魚鳥識旌旗。
洛師已報功宗禮,魯頌今歌燕喜詩。
云暖日高貂冕入,未央前殿望罘罳。
龍驤百萬寄戎機,六傳飛揚北上時。
路遠風雷驚鼓角,江清魚鳥識旌旗。
洛師已報功宗禮,魯頌今歌燕喜詩。
云暖日高貂冕入,未央前殿望罘罳。
百萬雄師的軍事機要托付給您,您接到詔令六次快馬加鞭向北趕赴京城。路途遙遠,風雷似乎都被軍中鼓角聲驚動;江水清澈,魚鳥都能辨識您的旌旗。洛陽的軍隊已報捷并舉行了祭祀宗廟的大禮,如今正如同《魯頌》中所唱的舉行宴飲喜慶的詩歌。在云暖日高之時,您頭戴貂冕進入京城,在未央宮前殿遙望殿上的罘罳。
龍驤:本指駿馬,后常用來比喻軍隊威武雄壯。這里指雄師。
戎機:軍事機宜、軍務。
六傳:指多次傳遞詔令或消息,也表示快速傳達。
洛師:指洛陽的軍隊。
功宗禮:指祭祀宗廟以報戰功的禮儀。
魯頌:《詩經》中《頌》的一部分,這里借指歌頌喜慶的詩歌。
燕喜:宴飲喜樂。
貂冕:飾有貂尾的帽子,為高官所戴。
未央:漢代宮殿名,這里泛指皇宮。
罘罳(fú sī):古代設在宮門外或城角的網狀建筑,也指宮殿上的屏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陳侯立下戰功后,朝廷下詔將其召回京城時創作。當時可能處于軍事勝利、社會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為表達對陳侯的祝賀與贊美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陳侯的軍事功績和祝賀他被召回京城。其特點是氣勢宏大,意境開闊,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出莊重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詩歌對軍事和政治題材的關注。
孰觸潭中老龍怒,昂頭濆沫飄長空。千尋直下佩天劍,一道橫飛纏錦虹。不欲摩巖審言續,翻思筑室詎那同。暮歸更語郭聞喜,咫尺回車在后侗。
時難年荒萬劫愁,天心于此轉關頭。不知多少英雄淚,洗出金甌與玉甌。武昌起義逼天高,地勢中央立腳牢。薄海景從非易易,果然一白豎旌旄。為堯為舜渺千古,景運中天那復開。恰有生公善說法,軒軒王母獻圖來。如羆如虎號雄師,鼓吹功多若個知。收拾人心一枝筆,漫云汗馬獨居奇。業把五金冶一爐,萬邦花覆吉祥多。旋聞牛李爭門戶,辜負文題是共和。出手先將大廈傾,紛繁頭緒理重清。舊僚并作新官吏,幾見肝腸兩段生。奪胎換骨系何年,半屬人謀半屬天。勝負至今棋打劫,利民福國口頭禪。內政既無齊管仲,立功那有漢班超。一條界線爭何在,海外旌旗五色標。
千山流水入平溪,古木云深鳥亂啼。馬上行行何處去,人家猶在瀼東西。華子岡連竹嶺盤,欒家瀨下石灘寒。丹青不見王摩詰,且向煙霞輞口看。
春懶花慵時候,聽雨紅樓,眠云山閣。沖簾歸客,泥滑燕銜巢幕。煙先漾曉,游絲橫路,潤迫琴喑,寒欺衾薄。故國紅樓舊夢,海外東坡,醒后還在天角。不斷怪風掀浪,惱人但覺桃汎惡。一曲公無渡,聽箜篌彈罷,情意消鑠。飛花飛絮,等是去家流落。枉說忘憂歌采采,任芳馥盈握。愁思百遍,拋卻為上著。
水鏡慚相問,人今豈臥龍。尚馀難折項,猶屬未歸容。強飯終玄草,留書比素封。此生何所慕,杯酒莫辭醲。久爾稱人相,如吾杜德權。青云他燕頷,赤日自鳶肩。骯臟虞翻骨,輕肥蔡澤年。小儒那足道,天地亦茫然。
北苑中春岫幌開,里民清曉駕肩來。豐隆已助新芽出,更作歡聲動地催。
秋雁參差起,隨陽正遠尋。欲窮霄漢力,只遂稻粱心。聲急繁霜冷,歸遲夕照沈。還應念矰繳,莫恃塞云深。
小步騧騮細織帴,群僚拜賜赤墀前。玉門關外年年貢,金水橋邊一一牽。周制天閑元十二,衛詩騋牝亦三千。不才駑鈍知何補,多幸青云早著鞭。職幣司存九府間,流行如水積如山。鹿皮薦璧侯王入,蚨血涂錢子母還。盛世理財元有道,小臣蒙賜獨何顏。弊裘羸馬仁三族,晏子為人亦未慳。
云山幾萬隔黔滇,銅柱西南更有天。日暮懷君舒望眼,斷魂祇在夕陽邊。
一株松下一茅屋,何處山中此景無。煨芋老翁常閉戶,世人從此畫成圖。
昔日仰高賢,澄江識仲宣。義重同鮑叔,文錦繼盈川。咫尺交游日,天涯共晚年。情深成莫逆,相慕樂林泉。
流行坎止事無多,舉世營營自網羅。珍重主人真止矣,直如古井更無波。
文翰曾經品玉宸,綵毫搖映泮池春。杏壇化雨賞心遠,水暖江清寄興頻。官近故鄉風習熟,堂登大雅廣陶甄。諸生謾笑阮囊澀,游詠偏多得句新。
昨偕郭叟飛霞觀,縱看華蓋之嵚崎。高巖跡摩謝客字,古柏韻讀黃侯詩。小文妄托三語掾,博識奚援五總龜。珠玉在前誠自赧,報章試祈儻惠而。
長安騎馬候晨雞,風雪催班更早啼。高枕十年容倦客,五更聽雨海樓西。細雨樓頭夜色寒,天涯一夢似邯鄲。醒來不問黃粱熟,起向梅花萬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