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醇士江鄉歸思圖為吳冠英作三首 其一
度自謙和骨自奇,
擅場名久重京師。
歸艎只載河陽筆,
我道淵材未算癡。
度自謙和骨自奇,
擅場名久重京師。
歸艎只載河陽筆,
我道淵材未算癡。
為人謙遜且氣質超凡,憑借擅長的技藝在京城久負盛名?;剜l的船僅載著如潘岳般的生花妙筆,我認為淵材不算癡人。
擅場:指在某種技藝上特別擅長,此處指戴醇士在繪畫等方面技藝高超。
歸艎(huáng):回鄉的船。
河陽筆:潘岳曾任河陽縣令,以善寫詩文著稱,“河陽筆”借指高超的文筆或繪畫之筆。
淵材:北宋文人彭淵材,性格豁達灑脫,有諸多奇行異舉。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為吳冠英所藏戴醇士的畫作而作。當時戴醇士可能在京城已頗具聲名,此時打算歸鄉,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戴醇士的才華與品德,突出其歸鄉的灑脫。以簡潔的語言和巧妙的用典,展現出戴醇士的形象。在同類題畫詩中,以獨特視角表達了對人物的贊賞。
瑤階晴日弄輕紅,掃地湘童立曉風。金鎖沉沉春洞寂,玉琴聲出落花中。
也知城里春難留,漫向郊外舒倦眸。峰斂黛痕似含羞,花不知名情自柔。攜酒相與登高丘,神女縹緲空淚流。班荊小坐聊遣愁,長林禽鳥聲啾啾。憶昔常來此中游,豪氣直欲沖斗牛。憑虛御風心悠悠,便謂身是仙之儔。每削短木為吳鉤,云間嘯傲輕諸侯。韶光一去四十秋,綠鬢少年今白頭。杜鵑底事啼未休,應知我輩懷深憂。臨澗下探百尺湫,劍光凜凜驚潛虬。清潭如鑒云影浮,龍涎凝碧寒颼颼。野馨沁肺歌出喉,物我渾然夢相糾?;赝\靄綠陰稠,馀生寄跡無他求。塵寰污濁靈臺幽,襟期惟與松竹侔!
嘉客遙臨暫啟關,相將別墅眺春山。溪流似鑒宜供漱,村酒如澠解駐顏。靄靄峰巒形倏幻,鱗鱗墟落望中斑。不緣衰足妨游興,藉草盤旋薄暮還。
憶昨家君出帥時,惟公英氣少人知。要除五事心常在,費盡千言氣不卑。渺渺淮波紛棹楫,晶晶霜日照旌旗。論功未盡還知否,應有名賢為立碑。
暮春清且煦,賓御此燕喜。豈無絲竹繁,德音快盈耳。憶昔同升日,黑發俱相似。荏苒二十年,頗覺疏舊齒。及時當亨衢,一一被金紫。入為家庭光,出致邦國理。長松晚益茂,大道行可止。往古多才賢,閱世固如是。離合豈足嘆,造化有終始。珍重斷金心,垂芳共青史。
晨興氣澄穆,池影涵幽堂。泉從松下來,漱齒生微香。內揣澹無得,外檢倏已忘。即此冥其愚,樂如還故鄉。
宛宛長波切太虛,霏霏晴霧濕高居。云涵度影翻玄燕,日映圓紋散白魚。遙轉石陰通樹細,稍侵花底出宮徐。橋邊市起春鳴轂,閣里朝回晚曳裾。天子數臨窺碧藻,詞臣時敕賦金蕖。龍池浩蕩恩波接,草木無情亦勝予。
令子清時拜好官,先生林下獨盤桓。隔簾山色吟邊見,繞徑黃花醉后看。滄海鶴歸云渺渺,南柯夢斷夜漫漫。可憐孤冢平郊外,衰草含煙靄莫寒。
北地樵蘇寸草空,不如燒炭此山中。良材合抱隨斤斧,豈顧區區櫟與楓。
光明清絕地,物色藉詩描。野鼠拱虛穴,山蜂歸早朝。閑庭翻芍藥,枯木引陵苕。鼻觀香風入,移時獨未消。云嶠無榮辱,林泉得浸淫。瀑飛晴雨散,風奏曉龍吟。大葉長莖菋,枯枝老樹林。吾行忽過此,殊喜得幽尋??曙嬁罩新?,饑餐石上霞。夜茶烹玉液,春酒釀松花。自謂得仙術,不知老歲華。請看梳櫛處,斑白照窗紗。溪行欲假履,云坐不須冠。樹密一天小,樓高六月寒。袈裟憎客至,魍魎喜人看。惟有松無意,風來即奏彈。
白鹿重開講院基,多君曾此服遺規。學分朱陸心能辨,跡比龔黃事可知。客路杯長留坐久,鄰封情厚發船遲。青溪坊下人行處,他日來看德政碑。
南渡倉皇憐瑣尾,載書渾不抵愁多。汝舟訟與柏舟誓,奈此雙溪舴艋何。
扶桑曉色壓春云,江上香爐留夕曛。坐來白日有佳興,雪后青山無垢氛。蟄龍三冬成久臥,鳴鳥百年今不聞。遺經獨在共誰語,太乙吹藜來夜分。
年華逝水故相臨,節序循環豈易禁。蘆葉汀洲遷客夢,菊花籬落故園心。長筇曳曳風生袖,破帽翩翩雪滿簪。惆悵昔人行樂地,劇談豪飲莫沉吟。
浮云出岫本無心,桔槔俯仰人所引。一大藏教留后人,看與不看渠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