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縣過董永墓
春草綠不盡,遺蹤近郭門。孤墳幾株柳,啼鳥不依村。
馬蹄傍古城,道上雨初晴。石瀨千年滴,墓前流水聲。
云入高原暗,春風吹客衣。經過孝子墓,封樹我將歸。
寒食添墳土,重陽幾度秋。北邙山上月,盡照古今愁。
春草綠不盡,遺蹤近郭門。孤墳幾株柳,啼鳥不依村。
馬蹄傍古城,道上雨初晴。石瀨千年滴,墓前流水聲。
云入高原暗,春風吹客衣。經過孝子墓,封樹我將歸。
寒食添墳土,重陽幾度秋。北邙山上月,盡照古今愁。
春天的野草綠得無邊無際,董永的遺跡就在靠近城郭的地方。孤獨的墳墓旁有幾株柳樹,啼叫的鳥兒也不靠近這個村落。馬蹄聲在古老的城墻邊響起,道路上雨剛停。墓前的石頭上千年都有水滴落,伴隨著墓前潺潺的流水聲。云朵飄入高原,天色變得昏暗,春風吹拂著我的衣裳。我路過孝子董永的墳墓,在這有封土和樹木的地方我即將回去。寒食節人們會來給墳墓添土,重陽節已經過了好幾個年頭。北邙山上的月亮,映照盡了古往今來人們的哀愁。
郭門:城郭的門。
石瀨:石上急流。
封樹:墳上的封土和樹木。
寒食: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日,有祭祀、添墳土等習俗。
北邙山:在河南洛陽東北,多古代帝王、貴族陵墓,常用來指代墓地。
董永是古代著名的孝子,其故事流傳甚廣。詩人路過孝感縣董永墓,可能是在寒食或重陽等特殊節日,觸景生情,有感于董永的孝道以及歲月的變遷,從而創作了此詩。當時社會或許重視孝道文化,董永的事跡為人們所傳頌,詩人借此表達對孝道的尊崇和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緬懷孝子董永,感慨古今哀愁。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著名詩篇,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孝道的推崇以及對生死、歲月的感悟。
一秋吟思奈天慳,醉面無因點纈斑。袞袞簿書成底事,朝來爽氣在西山。
誰謂江南庾信哀,多應未上粵王臺。愁聞繡幕珠簾盡,猶載歌鐘舞袖來。獻疏可誰醫國手,傳經今見掞天才。相逢道有徵兵詔,無數龐眉慘色開。
翠壓朱闌十二干,滿堤楊柳一般看。如何蘇小門邊樹,偏有游人系玉鞍。樹樹青青葉葉開,低腰宜浪舞宜臺。莫多移到江都種,系得君王不肯回。垂柳垂楊亂著絲,行人都擬為相思。不知原是雙雙樹,生長橋頭慣別離。參差楊柳又如齊,二月雛鶯上下棲。怪得多情青眼便,春風常笑雨常啼。
靜坐取片時,妄想自家知。心口兩不同,修行不透機。明朝與后日,作個野狐貍。因果全不落,百丈一言迷。
露華浥浥汎晴光,睡足東風倚綠窗。試遣紅妝映銀燭,湘桃爭合伴仙郎。
金銀畫壁謝觚棱,中國人留外國僧。今日寺存僧去盡,淡煙明月是香燈。系馬荒宮讀古碑,寺名猶識小高麗。傷心莫問前朝事,吹落椒花見黍離。
窗前學書晉永和,窗外山色入青螺。永和帖言休禊事,群賢不集勞思多。午餔將酣手將覆,忽來知心載酒過。神如行云流如水,以文為網禮為羅。羅致奎映樓之北,興高若劍出太阿。鸚綠泉香烹新茗,鵝黃酒泛郁金波。笑我連朝困飲食,疲兵那得荷矛戈。再戰再北援不至,不入詩魔入睡魔。座中佳士新取婦,宛如兔絲附女蘿。夭桃枝頭春意鬧,踏青池畔裙色拖。酒馀罔識時朝暮,踵門醉倒屋婆娑。春華自當惜年少,結并蒂花出水荷。嗟哉東園有好女,徐行佩玉不鳴珂。芳菲固得賞幽谷,過時不采空蹉跎。歸讀南華經一卷,軒車不到新如何。
百戰功成翻愛靜,侯門漸欲似仙家。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井放轆轤閑侵酒,籠開鸚鵡報煎茶。幾人圖在凌煙閣,曾不交鋒向塞沙。
已治安時不忘備,猶清和節即巡邊。鹿狼雞塞論兵地,龍馬龜文犒士錢。明月寶刀光照海,絳云長旆勢橫天。戈船簫鼓人千里,灑翰琳瑯壓錦韉。
初識鄉關景,登樓對暮天。亂帆黃歇浦,殘塔赤烏年。酒味濃江水,春光淡野煙。平生湖海意,誤到旅愁邊。
試罷行吟別院開,惟多黃葉與蒼苔。忽有泠泠聞樹底,山泉流過短墻來。
雨過青空月一痕,風襟留爽到黃昏。持杯未咽思玄度,今夜微吟何處村。
抵節休歌《行路難》,出門一笑向長安。天回八極風云壯,江走孤篷雨雪寒。韞玉舊曾傷卞璞,斷犀今合淬吳干。嘲啾燕雀渾間事,獨立蒼茫振羽翰。窮邊回首莽神州,濁酒難銷壯士憂。滄海鯨鐘鏗碧浪,大江鼉鼓動高秋。懷才世已思安石,獻策君真過馬周。休笑書生無骨相,請纓從此覓封侯。
年來金甲幾時銷,一望煙村迥寂寥。石竇夜窺南海月,云門晴吼越江潮。張羅豢虎謀何拙,縱壑游魚勢自驕。大會番禺須此日,樓船應不讓嫖姚。
輕煙酣醉動長眉,不辨楊枝定柳枝。恰似大堤游冶伴,相逢羞道姓名時。連綿千樹儼游龍,不是眠煙便舞風。底笑落殘飛絮后,滿江秋葉罥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