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仲同何旦兼同年飲顧公綸父母舟中夜話
薰風微度扈江蘺,潮滿中洲酒半卮。三事公孫依眾母,九潘壺子有吾師。當歌柳葉波侵渚,表里云山話皺眉。欲挹江流寄懷抱,乘槎誰更問支機。
夏云晴樹暗江花,海甸豐林入暮鴉。燭近大官千日酒,潮平桑土萬人家。星移玉尺依銅柱,蟲就銀燈護碧紗。子夜莫愁歸道杳,平津只在水西涯。
薰風微度扈江蘺,潮滿中洲酒半卮。三事公孫依眾母,九潘壺子有吾師。當歌柳葉波侵渚,表里云山話皺眉。欲挹江流寄懷抱,乘槎誰更問支機。
夏云晴樹暗江花,海甸豐林入暮鴉。燭近大官千日酒,潮平桑土萬人家。星移玉尺依銅柱,蟲就銀燈護碧紗。子夜莫愁歸道杳,平津只在水西涯。
和暖的南風輕輕吹過江邊的江蘺草,洲中潮水漲滿,大家飲酒半杯。顧公綸像三公之后依傍著眾人之母般有依靠,九潘壺子處有我的老師。對著歌聲,柳葉下波浪拍打著小洲,面對云山交談時不禁皺眉。想舀起江水寄托情懷,可誰又能像乘槎人去詢問支機石呢。夏天晴朗的云朵和樹木掩映著江邊的花朵,海邊的豐茂樹林迎來暮歸的烏鴉。靠近燭火,品嘗著大官賞賜的美酒,潮水漲平,桑田邊住著萬戶人家。星辰移動,玉尺依傍著銅柱,飛蟲圍繞著銀燈,隔著碧紗。半夜不用愁歸路遙遠,平津就在江水西岸。
薰風:和暖的南風。扈江蘺:扈,披;江蘺,一種香草。
卮:古代盛酒的器具。
三事公孫:三公之后,這里可能指顧公綸。眾母:眾人之母,可能指顧公綸的長輩。
九潘壺子:可能是一個特定的人物或代指某類人。
挹:舀。
乘槎:傳說中乘木筏上天河。支機:支機石,傳說中織女用以支撐織布機的石頭。
海甸:海邊。
大官:指朝廷官員。千日酒:傳說中一種極烈的酒,飲后能醉千日。
桑土:桑田。
玉尺:古代選拔人才的標準。銅柱:可能指地標或有象征意義的柱子。
子夜:半夜。
平津: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在夏天與何旦等同年在顧公綸父母的舟中夜飲交談時所作。當時可能正值夏日閑暇,詩人與友人相聚,在江邊舟中飲酒暢談,借景抒情,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這首詩描繪了夏夜江邊的聚會場景,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優美和友人相聚的歡樂。通過運用豐富的意象和典故,抒發了詩人復雜的情感,既有對生活的享受,也有對人生的思考。在文學上體現了較高的語言技巧和藝術表現力。
北風吹冷薄寒裘,萬里遙憐上國游。雪色迷人明兩岸,江聲入夜到孤舟。春歸忽聽云霄雁,晝臥惟聞渚水鷗。葵草向陽余素志,故園雖好敢淹留。
夕峰褪日半鉦多,秋漢吹云一絮過。寂寂庭松今兩月,鶴雛去盡只留窠。
南州香匱久流傳,亦賣東湖草屨錢。莫共諸賢理鉛槧,只治香匱過年年。
形容不識識鄉音,挑盡寒燈到夜深。故舊憑君休更說,老懷容易便沾襟。
徙倚高樓問索居,故人湖海意何如。樽中十日平原酒,袖里三年薊北書。大麓夏云當檻出,石門寒雨過城疏。明朝遠道空相憶,那得仍停使者車。
亭亭玉節拂云霄,坐覺清風瘴霧消。擬奏鈞天筒十二,虞廷此日聽鳴韶。
急裝攜婦挈兒行,坎坎長空鐵鳥聲。誰唱流亡三部曲,哪年哪月此時情。
我家田中所種物,萬里之外獨來看。沉黃一片墮谷底,四周玉碧環群山。打谷機聲啞而慢,機上紅白撐細傘。傘中一罅得微陰,陰里農人汗如霰。我家寄在長江旁,年年此際波汪洋。聞道今年天稍倦,或有馀秫為吾觴。
水漫長橋深復深,寺門花密柳陰陰。尋余只在鶯聲里,不聽鶯聲何處尋。
相扶照水弄春柔,發似矜夸斂似羞。碧合晚云霞上起,紅爭朝日雪邊流。我無丹白知如夢,人有朱鉛見即愁。疑此冶容詩所忌,故將樛木比綢繆。
少小骨成傲,既壯不能遷。神取千秋達,氣收天下賢。已慚多羈系,況忍學周旋。智非山膏下,胡為自寇煎。
壯年從宦老京華,歷仕先朝歲月賒。自入憲臺頻攬轡,近承優詔許還家。金頒內帑衣裁錦,宴錫南宮帽壓花。如此恩榮光閥閱,向人稱說信非誇。
杜鵑如此,瀉滿全山紅欲紫。兩度同君,世世回思不老魂。當峰誰嘯?忽覺江湖年尚少。舊事如煙,便使如煙亦固然。
生世苦不諧,愈甚太常屬。藁砧任飄蕩,寧馨堪撫育。生無織錦詩,死有崩城哭。愁云散晉溪,華表照陽曲。
偶向塵勞得勝游,縱觀三十六峰秋。巢云負月幾千歲,欲問神龜不轉頭。龜鳳猿鰲各定名,峰峰峭怪倚青冥。也知造物無情甚,凝結如何特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