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鑾中河三首 其一
風雨中河阻,
心旌北望遙。
歸舟吳越遠,
不必憶溪橋。
風雨中河阻,
心旌北望遙。
歸舟吳越遠,
不必憶溪橋。
在中河遭遇風雨阻礙行程,我滿心牽掛,向北眺望遠方。歸鄉(xiāng)的船只距離吳越之地還很遙遠,不必再去回憶故鄉(xiāng)的溪橋了。
回鑾:帝王及后妃的車駕稱鑾駕,回鑾即返回。這里可引申為返程。
中河:河流名。
心旌:指心神,心意好像旌旗隨風擺動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吳越:春秋時吳國與越國,今江浙一帶。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返程途中于中河遇到風雨阻礙,歸鄉(xiāng)心切卻無法前行,由此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行程受阻時的思鄉(xiāng)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與直抒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當時的生活片段。
九水匯荊楚,一樓名古今。地連衡岳勝,山壓洞庭深。宿雁落前浦,曉猿啼遠林。倚闌搔白首,空抱致君心。
故人宦轍各西東,欲到荊南恐未逢。地主何須尋李尹,洞名原自屬張公。紅灰酒美衣須當,紫竹箘肥詩自工。有個墨翁應識我,謾憑把筆記行蹤。
乍飛來、知還倦鳥,桂林枝好堪住。翩翾忽憶同林友,曾寄衡陽書字。雁不語。憑鵲訊、天河泛濫橋難渡。思君正苦。恨如夢浮生,如煙舊影,日日人遲至。多少事,況待君同聽取。算來知己何許。含情未必逢鸚鵡,謠諑尚輸人妒。姑且去。幸贏得、小紅低唱傷心句。滿天飛絮。切莫學蛛絲,糾纏定在,檐角招風處。
短棹下吳門,連朝雨色昏。青山斜帶郭,碧水曲通村。香稻秋將熟,幽花晚更繁。歸途無限意,惆悵與誰論。
芳歲不可駐,逢君京洛間。燈花照酒落,詩草對人刪。霜月披林白,風煙薄鬢斑。相過慰寒色,爛醉莫言還。
早不記,人間世。一洞潺潺春水。為今番、天臺逢仙子。費修行三世。便指青天起誓。道今生不二。終日奉妻尊、遵妻旨。整一隊、小把戲。
蓮開宮沼年年盛,香染斑衣葉葉新。愿借琴音奏清雅,薰風涼殿壽雙親。
年來懶病頻疏客,詩思多君發(fā)興長。閉閣不禁炎夏苦,聞君詩思轉凄涼。
力挽天河洗甲兵,爭如談笑凈胡塵。山東名并山西重,歷數從來有幾人。
瀛洲同會舊諸生,分省西秦重此行。河上未收胡地馬,關中猶駐漢家兵。窮秋轉餉多民隱,圣代旬宣屬老成。不負平生憂國志,按圖先問受降城。
煙霧霏霏濕麝煤,文生綠硯硯生苔。天風拂地鳳笙下,楚雨入吳龍女回。石壁水花泉涌出,海棠春色鳥銜來。洞天只在風塵外,門外游塵拂不開。
無何有醉隱,稱是飲中仙。玉瀣涵金液,金波養(yǎng)玉泉。
紅葉填松徑,清溪繞竹林。西風雙鬢老,落日半窗陰。壞衲偏宜厚,幽居不厭深。竺仙遺偈在,展卷且高吟。
為爾停驂幾叩門,每于清事得相論。山中載酒梅花過,湖上放船春水渾。閑到竹齋為解帶,坐深苔徑與開樽。當年醉墨留題處,風雨新添屋漏痕。
蒼茫山口月西沈,瀟灑新秋院落深。雨滴梧桐河漢淡,夢回猶記少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