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側身東望苦蝸爭,起舞中宵百感生。
一粟寒鐙延古月,半庭落葉碎秋聲。
吟蛩激楚思雄斗,嘹雁凄涼知有兵。
料得玉門關萬里,征人無限故園情。
側身東望苦蝸爭,起舞中宵百感生。
一粟寒鐙延古月,半庭落葉碎秋聲。
吟蛩激楚思雄斗,嘹雁凄涼知有兵。
料得玉門關萬里,征人無限故園情。
我側身向東望去,痛苦于像蝸牛角之爭般的爭斗,半夜起身舞劍,百感交集。一盞寒燈如滄海一粟般伴著古老的月亮,半個庭院的落葉破碎了秋夜的聲音。蟋蟀的叫聲激越凄楚,好似在想著英勇戰斗,嘹亮的雁鳴聲凄涼,仿佛預示著有戰事。料想那遠在萬里之外的玉門關,征人們心中滿是對故鄉的無限思念之情。
蝸爭:比喻為微小的利益而爭斗,典出《莊子·則陽》。
中宵:半夜。
一粟:形容微小,這里指寒燈渺小。
吟蛩:鳴叫的蟋蟀。
激楚:聲音高亢凄清。
嘹雁:聲音嘹亮的大雁。
玉門關:古代重要關隘,在今甘肅敦煌西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對戰爭的憂慮和對征人的同情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戰亂頻繁的時期,詩人目睹社會的紛爭和百姓的苦難,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征人的同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秋夜之景傳達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當時的社會風貌。
懷玉今辰到,官亭憩晚晴。連山雨渺渺,獨樹花盈盈。對酒三春暮,離家一月程。舊窗園木暗,惆悵忽聞鶯。
暗數君恩本自深。畫堂閒鎖晝陰陰。宮砂點臂痕猶濕,紈扇迎秋恨怎禁。驚霧重,悵更沉。祇馀魂夢苦追尋。分明留得前情在,一紙書來抵萬金。
遺臺連廢壘,落日展遙岑。海岳天東北,燕遼世古今。每當多感慨,直欲罷登臨。莫更留塵跡,千年不易禁。
子夜南郊薦,寅賓北極臨。陽生飛琯應,樂奏慶云沉。魚藻君臣樂,檐梅天地心。玉音親命酒,既醉荷恩深。
端正樓空,一枝春色誰偷得。夜來消息。暮雨胭脂濕。倚竹佳人,翠袖嬌無力。須相覓。一尊休惜。轉首春狼藉。
車度蒙茸里,侵衣樹色涼。土音聞越客,山色見江郎。萍梗悲游子,菖蒲憶故鄉。龍舟何處競,簫鼓斷人腸。
夜宿天臺最上頭,四無云彩眾星秋。金庭鰲背東南重,玉幾蓮花左右浮。過客躋攀咸欲老,顛厓辛苦未知瘳。不眠起看涵波日,赤鳳輪囷映十洲。
朔風號萬竅,冷色倍三分。榾柮爐偏暖,茅柴酒易醺。烘梅慳愛日,釀雪布彤云。今是豐年瑞,吾儂政樂聞。
詩眼看青天,幾多虛曠。雨過涼生氣蕭爽。白云無定,吹散作、鱗鱗瓊浪。尚馀星數點,浮空上。明月飛來,寒光磨蕩。彷佛輪間桂枝長。倚風歸去,縱長嘯、一聲悠飏。響搖山岳影,秋悲壯。
趙州狗子無佛性,咬人更不存性命。大悲千手不能遮,跋陀那龍側耳聽。
近來煩惱障,左目忽茫茫。聶政心雖碎,劉伶醉未忘。問天天不應,食日日何傷。萬想由來假,收拾太乙光。
跨鶴來從碧海東,水樓風雨一尊同。誰言彭祖無千歲,自信淮王有八公。醫國久傳三世業,活人時奏十全功。中年頗覺朱顏少,愿把金丹托便鴻。
池閣新開帝苑東,偶來亭上一尊同。彩虹拔地紆高樹,玉筍排云入半空。晴亟尚沾花下雨,暑殘仍愛柳邊風。隔墻語笑相聞處,只似江南罨畫中。
天末涼風吹白云,漸看長晝少炎氛。滿庭慈竹秋陰合,夾岸枯荷夜雨聞。漂泊鄉關新避寇,荒唐客夢舊從軍。起來極目西山望,故里松楸悵夕曛。
歸來手接一封書,累幅春冰字字珠。便欲籃輿從此去,好風吹過燭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