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以四韻記陸大夫三高圖自謂能省句矣后作絕句增畫筆之妙
馬解馱經度碧空,
便令王許伴支公。
山童野仆立如石,
忘卻儂曾在會中。
馬解馱經度碧空,
便令王許伴支公。
山童野仆立如石,
忘卻儂曾在會中。
馬馱著人在碧空下經過,隨即讓王許陪伴著支公。山間童子和野外仆人站立著像石頭一樣,都忘了我也曾在這聚會之中。
馬解:馬能。馱經:可能指馬馱著經書等物品。
王許:可能是特定的人物。支公:一般指東晉高僧支遁。
山童野仆:山間的童子和野外的仆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圍繞陸大夫的三高圖而作,可能當時詩人看到這幅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圖中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三高圖中的畫面并抒發感慨。其特點是簡潔勾勒畫面,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觀察力和情感表達。
經年不見書來,后期杳杳從誰問。柳英蠟小,柳枝金嫩,艷陽春近。羅幕風柔,泛紅浮綠,連朝花信。念平生多少,情條恨葉,鎮長使、芳心困。
可是風流薄命。鏡臺前、松松蟬鬢。茜桃凝粉,薰蘭漲膩,翠愁紅損。縱使歸來,燈前月下,恐難相認。卷重簾憔悴,殘妝淚洗,把羅襟揾。
鸞胎麟角,金盤玉箸,芳果薦香橙。
洛浦佳人,緱山仙子,高會共吹笙。
揮毫便掃千章曲,一字不須更。
絳闕瑤臺,星橋云帳,全勝少年行。
踏遍江南,予豈為、解衣推食。謾贏得、煙波短棹,月樓長笛。看劍功名心已死,積薪涕淚今誰滴。想中原、一望一傷情,英雄客。
形勢地,還如昔。談笑里,封侯覓。豈有于前代,無于今日。龍豹莫藏韜略手,犬羊快掃腥膻跡。看諸公、事業卜梟盧,何勞擲。
屑玉飛霙,正堪稱、馮夷展布。空幾度、癡云凝聚,狂風掀舞。點點拋揚珠作霰,纖纖斷續絲垂雨。借銀河、翦刻六花飄,天應許。
水漠漠,斜橋渡。煙淡淡,長亭路。望寒莎衰草,總成愁緒。坡老新堤須好在,逋仙孤嶼猶堪去。共尋梅、止欠雪雙清,煩青女。
采芳蘋,縈去艫。歸步翠微雨。
柳色如波,縈恨滿煙浦。
東君若是多情,未應花老,心已在、綠成陰處。
困無語。柔被褰損梨云,間修牡丹譜。
妒粉爭香,雙燕為誰舞。
年年紅紫如塵,五橋流水,知送了、幾番愁去。
落枕鴻聲,龍山夢、驀然驚覺。還堪喜、木樨香底,鵲聲翻曉。弄雨未成霜意懶,望寒先怯山容老。最難逢、無一點西風,驚烏帽。
竹葉酒,傾杯小。橙齏鲙,銀盆好。稱良辰歡宴,及今年少。須信從來黃菊壽,未應便放青霜惱。但看花、日日是重陽,金尊倒。
神鰲誰斷,幾千年再,乾坤初造。算當日、枰棋如許,爭一著、吾其衽左。談笑頃、又十年生聚,處處豳風葵棗。江如鏡,楚氛馀幾,猛聽甘泉捷報。
天衣細意從頭補。爛山龍、華蟲黼藻。宮漏永、千門魚鑰,截斷紅塵飛不到。街九軌,看千貂避路,庭院五侯深鎖。好一部、太平六典,一一周公手做。
赤舄繡裳,消得道、斑斕衣好。盡龐眉鶴發,天上千秋難老。甲子平頭才一過,未說汾陽考。看金盤,露滴瑤池,龍尾放班回早。
綠窗初曉。枕上聞啼鳥。不恨王孫歸不早。只恨天涯芳草。
錦書紅淚千行。一春無限思量。折得垂楊寄與,絲絲都是愁腸。
雁陣曉來霜。鴉村夕照黃。
滿人間、風景凄涼。
幸有菊窗堪一醉,爭又滯、水云鄉。
沽酒也三行。邀風與較量。
便明朝、吹送歸航。
趁得老盆新熟信,日日是、我重陽。
筑室依崖,春風送、一簾山色。沙島外,漁樵而已,別無閑客。
醉后和友眠犢背,醒來瀹茗尋泉脈。把心情、分付隴頭云,溪邊石。
身未老,頭先白。人不見,山空碧。約釣竿共把,自慚鉤直。
相蜀吞吳成底事,何如只抱隆中膝。漫長歌、歌罷悄無言,看青壁。
行樂平生志,方從事、未出已思歸。嘆歡宴會同,類多暌阻,冶游蹤跡、還又參差。
年華換,利名虛歲月,交友半云泥。休憶舊游,免成春瘦,莫懷新恨,恐惹秋悲。
惟思行樂處,幾思為春困,醉枕羅衣。何事暗辜芳約,偷負佳期。
念待月西廂,花陰淺淺,倚樓南陌,云意垂垂。別后頓成消黯,伊又爭知。
寒意方濃。暖信才通。是晴陽、暗拆花封。冰霜作骨,玉雪為容。看體清癯,香淡佇,影朦朧。
孤城小驛,斷角殘鐘。又無邊、散與春風。芳心一點,幽恨千重。任雪霏霏,云漠漠,月溶溶。
四壁圖書靜不嘩。里湖深處隱人家。
斑衣自斗百家彩,烏帽親裁一幅紗。
新釀酒,旋烹茶。半溪霜月正梅花。
前庭手種紅蘭樹,看到春風第二芽。
春夢怯。人靜玉閨平帖。睡起眉心端正貼。綽枝雙杏葉。
重整金泥蹀躞。紅皺石榴裙褶。款步花陰尋蛺蝶。玉纖和粉捻。
一片游塵拂鏡灣。素影護梅殘。行人無語看春山。背東風、兩蒼顏。
夢飛不到梨花外,孤館閉、五更寒。誰憐消渴老文園。聽溪聲、瀉冰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