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倢伃求共養太后長信宮
江籬寄幽渚,萎絕亦何傷。鵜鴂應秋鳴,香草為不芳。
增成奉隆寵,慶會不可常。蕃華豈再滋,白日忽移光。
圃圃合歡扇,冷至捐巾箱。華色茍長好,君恩安可量。
昔為笥中錦,今為階下薔。自由妾命薄,何敢怨參商。
愿托長信宮,灑掃躬親嘗。聊緩須臾景,冀以免百殃。
燕燕飛涏涏,盛寵冠椒房。十年曾一瞬,疇與問昭陽。
江籬寄幽渚,萎絕亦何傷。鵜鴂應秋鳴,香草為不芳。
增成奉隆寵,慶會不可常。蕃華豈再滋,白日忽移光。
圃圃合歡扇,冷至捐巾箱。華色茍長好,君恩安可量。
昔為笥中錦,今為階下薔。自由妾命薄,何敢怨參商。
愿托長信宮,灑掃躬親嘗。聊緩須臾景,冀以免百殃。
燕燕飛涏涏,盛寵冠椒房。十年曾一瞬,疇與問昭陽。
江籬生長在幽靜的小洲,即便枯萎也沒什么可悲傷。鵜鴂在秋天鳴叫,香草也因此不再芬芳。我曾在增成舍享受隆恩寵愛,但這樣的歡會難以長久。繁花哪能再次盛開,時光匆匆如白日迅速移走光芒。曾經團扇被珍視,天氣冷了就被扔到巾箱。如果容顏能長久美麗,君王的恩寵怎會有限量。過去我如竹箱中的美錦,如今卻似階下的薔薇。只怪我命運淺薄,哪敢埋怨你我如參商二星不得相見。我愿到長信宮去,親自承擔灑掃之事。暫且延緩這短暫時光,希望能免去各種災禍。燕子輕盈地飛舞,你曾在椒房盛極受寵。十年光陰如白駒過隙,如今還有誰過問昭陽殿的舊人。
江籬:一種香草。幽渚:幽靜的小洲。
鵜鴂(tí jué):鳥名,即杜鵑,常于春末夏初啼叫,其鳴意味著春天結束,百花凋零。
增成:漢宮殿名,班婕妤曾居此。
蕃華:即繁華。
合歡扇:圓形有對稱圖案的扇子,象征團圓美滿。
笥(sì):竹箱。
參商:參星和商星,二者此出彼沒,永不相見,比喻人分離不得相見。
長信宮:漢代宮殿名,為太后所居。
涏涏(yán yán):形容鳥飛行輕盈的樣子。
椒房:漢代皇后所居宮殿,用花椒和泥涂壁,取溫暖、芳香、多子之義。
昭陽:漢宮殿名,趙飛燕姐妹曾居此
班婕妤是漢成帝的妃子,初受成帝寵愛。后趙飛燕姐妹入宮,深得成帝寵幸,班婕妤受到冷落。為避趙氏姐妹的迫害,她自請前往長信宮侍奉太后。這首詩便是她在失寵后,表達自己心境和愿望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班婕妤失寵后的哀怨與無奈,展現了宮廷女子命運的悲慘。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比興和比喻,委婉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宮廷女性生活與情感的佳作,為后世了解漢代宮廷女性的生存狀態提供了重要資料。
老懷易感淚汍瀾,塵世分明一夢間。精爽乘鸞云外去,空留玉骨葬青山。
鯫生用字換霜螯,待詔將書易雪糕。并是老饕營口腹,省教半李奪蠐螬。百年生死鸕鶿杓,一殼玄黃玳瑁膏。不有相知能餉此,止持齏脯下村醪。
御史才華舊省郎,翩翩云路起鹓行。天回紫閣明奎壁,地切烏臺動雪霜。分陜定存周禮樂,過秦猶有漢文章。欲因巡郡還搜訪,別酒臨風意獨長。繡衣此別近如何,驄馬西行處處過。驛樹蒼茫連灞浐,江花浩蕩過岷峨。三秦久訴誅求盡,六詔仍聞警急多。早聽封章切肝膽,為憐編戶困干戈。
王事匆匆到日邊,相逢一笑酒尊前。歸心又繞閩山月,去路還尋潞水船。千里霜蹄寧久蹶,九霄風翮定高騫。為君豫掃詞垣榻,折桂重來話昔年。
家住東吳魂寄楚,寂守官倉一抔土。即看叢祀遍湖湄,恥為幻惑親酒脯。香囊繡帶已如塵,累劫豈猶戀殘楮。生前挾婿各不俗,何日同攜永歸處。含情艷向姊妹花,月明娟娟相爾汝。
治世竟先達,英材惟陸機。秋闈況得意,復憶家林歸。落日江上別,涼風吹客衣。壺山郁蔥倩,莆水清漣漪。為言到家日,未幾登王畿。無令得桂手,虛負看花時。談笑青云上,誰念山中期。
佳節蕭然無過賓,馂馀觴豆自相親。斗垂西柄半入海,梅發南枝先得春。平日以文為事業,老來惟酒是精神。莫論炊熟邯鄲未,巳是山翁一欠伸。
宋代陳無巳,唐時鄭廣文。道高官獨冷,名美世同聞。汝挈一氈去,予憐雙袂分。潸潸白首淚,長向渭西云。
小雨濕叢菊,何當噴金英。嚼蕊亦可人,蕭然慰我情。羈旅念家遠,濁酒還獨傾。云表雁初過,草根蟲自鳴。歲晏將如何,一醉豁平生。
不堪垂老尚蹉跎,有口無辭可奈何。強食小兒猶解事,學妝嬌女最憐他。故衾愧見沾秋雨,短褐寧忘拆海波。倚仗循環如可待,未愁來日苦無多。
回澗曲如月,泠然綠樹根。云山自幽寂,水石共成喧。靜觀因悟性,耽聽欲忘言。何由駐塵駕,迢遞一尋源。
沈沈北海雪波深,老眼增明寸碧琴。未得一江活物水,何酬四海望云心。我生有遇千年會,自愧難為三日霖。吾子佞然虛贊德,臨風羞繼謫仙吟。
內廄多龍馬,奚官晚更調。獨矜紅叱撥,老氣壓天驕。
前涼開繼守孤忠,自軌及華日熊熊。呂氏龜茲忘主難,忽改麟龍稱霸雄。此實婆樓羌狄種,彼惟張耳趙箕弓。夷夏殊心秦越判,貞邪分軌馬牛風。秦川沒腕涼倚柱,東歸福地頗相同。適逢時亂依偏阻,一樣邀天得始終。報國寧家方戒子,聞傾入援豈為躬。卑辭誘趙俱權計,假道于成或至衷。長寧奪曜初墻鬩,天錫戕玄乃卒窮。暴尸輿襯繇身作,晉侍秦侯賴祖功。可憐大豫思捲土,一姓難興枉就戎。光平三寇雖容易,豈虞三子自相攻。紫閣才登東閣繼,挽車方下素車蒙。一紀天王空浪竊,何如五世晉西公。
臨溪吹雨來,彼沚多蒼葦。猶似古歌聲,憶之心悱悱。